第13届CBDF国际标准舞“院校杯”公开赛于今年春末在北京圆满落幕。中国国际标准舞总会和北京市文联再度携手,香港国际标准舞蹈运动促进协会鼎力支持,全国各地40余所院校近800对选手积极参加,海内外国标舞大师和世界冠军接踵而至,国内顶级评审与职业选手汇聚一堂……一年一度的“院校杯”公开赛一如既往地彰显出高规格和专业性,整个比赛欢腾有序,异彩纷呈。
公开赛开幕式文艺表演《红星随想》延续了去年“院校杯”开幕式表演的艺术风格,同时融入了庆祝建党90周年和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的崭新内涵。通过群众耳熟能详的红色歌曲,演绎了国标舞艺术的持久魅力和国标舞选手的豪迈情怀。华尔兹的优雅抑或斗牛的豪放包括踢踏舞铿锵有力的律动,新颖而生动地融会在红歌的旋律之中,别开生面,独具一格。其中刘岩与齐志峰的轮椅舞表演更是深深牵动了全场观众的心。优秀青年舞蹈家刘岩,因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排练意外受伤而不得不终日与轮椅为伴。但她并未被命运击倒,在党和人民的亲切关怀下,坚强、乐观的刘岩重新回到舞台,并以发自心灵深处的肢体表达,倾诉着生命与舞蹈的全部意义。
公开赛开幕式由北京市文联党组副书记、驻会副主席索谦主持。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标舞总会换届领导小组组长胡珍宣布比赛开幕。中国舞协顾问、中国国标舞总会换届领导小组副组长李毓珊代表组委会向中外评审和表演嘉宾以及全体参赛选手表示热烈欢迎,他热情鼓励选手奋力拼搏,衷心希望评审公平公正,通过此次比赛大力推动我国国标舞艺术事业健康发展。中国舞协副主席、北京舞协主席陈维亚在讲话中勉励年轻的国标舞选手赛出水平,舞出风格,不断攀登,让中国国标舞艺术进一步走向世界。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舞协名誉主席白淑湘,中国文联组联部副主任李培隽,中国舞协顾问、中国国标舞总会换届领导小组副组长陈翘,中国国标舞总会副会长季孝明、朱良津,北京市文联主席、著名声乐教育家金铁霖,北京市文联党组副书记王德新、程惠民,北京舞协副主席王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有关部门负责人李晞、勇志军以及山西省舞协主席傅汉生,山东省舞协主席李建国,河北省舞协副主席、河北省国标舞总会会长张欣茹,江苏省舞协副主席兼秘书长、江苏省国标舞协会会长胡春田等出席了开幕式。
始终鼎力支持“院校杯”公开赛的香港实业家、香港国际标准舞蹈运动促进协会会长刘少凡与舞伴海伦兴致勃勃地为比赛开舞,遒劲、规范的舞姿获得观众热烈的掌声。胡珍代表组委会向刘少凡赠送了中国书协主席张海的书法作品《厚德载福》,以感谢刘少凡对内地国标舞事业发展做出的积极贡献。
本届比赛邀请了世界舞蹈与舞蹈运动理事会荣誉会长罗宾·肖特,以及肯尼·威尔士、黑兹·纽伯里、马西姆·乔欧杰尼、汉斯·高科、阿兰·弗莱切尔、科林·詹姆士、瑟帕·苏塔里等大师级评审,并邀请了世界标准舞冠军米尔克/艾迪塔、世界拉丁舞冠军迈克/乔安娜做嘉宾表演。国内评审则由国际舞蹈教师联合会(IDTA)国际考官季孝明、朱良津、王永刚领衔,包括尹卫东、赵明、李兆林、成兵、胡春田、韩美玲、张卓妮、阎岭、陈昭等22位WDC国际评审担纲。曾经多次在国内比赛获得冠军并在国际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陆宁/张丁芳、齐志峰/兰帆、杨超/谭轶凌、马鸣/易莎亦受邀担任比赛表演嘉宾。
开幕式还依惯例进行了各专业院校的教学成果展示。
实践证明,一年一度的“院校杯”为提高我国青少年选手特别是专业院校学生的水平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去年曾经参赛的选手今年的成绩有了新的提升;进入高一级组别的学生进步明显;一些具有发展潜力的“未来之星”初露锋芒;有的院校显现出较强的团队型竞争实力。由于各专业院校加强了国标舞教学的基础训练,使得今年各组别学生的比赛状态和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世界标准舞冠军和世界拉丁舞冠军的精彩表演成为公开赛的突出亮点。他们娴熟的技艺、充沛的激情、独特的衔接以及喷涌不尽的艺术创造,给予观众斑斓夺目的舞蹈动感和高层次的视觉享受,也为中国国标舞者示范了生动的一课。
经过激烈角逐,水清/马燕燕获职业组标准舞第一名,陆宁/张丁芳获职业组拉丁舞第一名;杨超/谭轶凌、徐一龙/师林悦分别夺得公开业余组标准舞和拉丁舞冠军;专业院校21岁组标准舞第一名由蒋纪英/赵玉烨获得,21岁组拉丁舞第一名为李玉琨/罗浠予。
随后5天举行的国标舞大师班(又称大师班训练营)广受好评,与会评审、教师、选手、学生交口称赞。罗宾·肖特等“院校杯”外籍评审先后做了精彩的讲述。他们丰富的艺术实践和切身的舞蹈感知,不断为学生带来茅塞顿开的喜悦。
第13届CBDF国际标准舞“院校杯”公开赛是辛卯春日翩然舞动的艺术花朵,是青春迸发、朝霞四射的亮丽舞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