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的人本化取向更具感染力
http://www.cflac.org.cn     2011-07-20     作者:刘玉璞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为体现传统文人精神的艺术表现物象——山水画,总是以知山乐水、大田园观民居意识为集中体现,或表达士者文化,或展现闲云野鹤,或吐纳一种对托古改制的官场释怀的情感。一个有思想的山水画家应当更多地从那些普通生活社会情境中的众生,及新时代山河变化中折射出自己的思考,也应该积极思考大众文化时代向大众审美转向的问题。

    当代大众文化是以都市大众为消费对象和主题的,通过现代文化语言,集中满足人们的感性娱乐需求的文化形态。虽然国画山水由于表现题材上很难直观地满足这种文化需求,但是一个人的起伏得失,万物的生老枯荣都会在每个人的心中留下印痕,能产生感悟的人是大多数,而能够将感悟转化为具有时代性笔墨表现的一定会是个优秀的艺术家。进一步讲,这样的作品会很容易让观者产生共鸣,使其作品产生“平民”面孔,让大家易于亲近。

    时至今日,相形于新潮滚滚的“当代艺术”,讲究源流脉络与笔墨程式的国画艺术之尴尬早已毋庸深讳。山水画相应于交流方式、展示空间、文化语境的变化,如何在当今文化语境中以当代艺术家立场观照和表现山水世界,如何创变出符合现代审美的山水画视觉语言等成了许多山水画家棘手的课题。同时,名家效应、展览效应和市场因素导致的跟风、近亲繁殖现象,又尽显创作主体精神性缺失的时弊。其实山水画就是一种审美创造的活动,说到底就是要按照美的规律来体现形象、创造意境,这就必然会产生对艺术真实和生活真实辩证关系的认识。

    有人以为,山水画就是原生态的传统式展现,片面地理解了散点透视的全、大、满,结果作品真的就只剩“高山流水”了。孰不知注重选择运用典型细节,注重画面的构图和用笔、用色,注重整体意境氛围的营构和景别的变换节奏,这样的国画创作才会有“观众缘”。从艺术处理角度讲,一个经验丰富的画家能够很敏锐地洞察到大多数人欣赏的尺度,如画论中“山实,虚之川烟霭,山虚,实之以亭台”给我们很好的启示,也就是说,把艺术的“虚”和观者的“实”通过经验来融合相生,实处以美的可感形象和虚处互为作用,作为一对相互制约而又统一的概念来对待,实处确立审美主义中心,虚处开拓境界,作为“象外之旨”来调动观赏者的联想和想象,这样的艺术作品才会极具感染力。

中国音乐专刊
中国舞蹈专刊
中国民间文艺专刊
中国书法学报专刊
重大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