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画“改造”的初期景观
http://www.cflac.org.cn     2011-07-20     作者:马明宸     来源:中国艺术报

报喜 胡佩衡 白雪石

    7月8日,北京画院推出了“同铸新境——北京画院藏新中国时期集体创作精品展”,展出新中国成立初期艺术家们集体创作的描绘祖国河山新貌的中国画精品,以此来纪念建党90周年并回顾新中国美术史上“中国画改造”的一段特别历程。新中国建设初期的文艺主题是社会形态优越性宣传和中国共产党光辉革命历程的再现,相比于油画与年画,中国画表现出了缓慢和艰难的困境,于是“改造”成为画家们自觉意识到的、也是国家文艺机构期待解决的一个时代课题。

    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保护传统文化”的民间呼声与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文艺政策激荡,国家开始吸纳清末民国时期美术学院之外的画坛耆宿,相继成立了另外一个中国画专业艺术创作机构——画院,画院画家成为“改造”的另一支主力。他们怀着对党的感恩之情,被新中国建设的热潮激励,为时代精神感召,相信“思想变了,笔墨不得不变”,坚持“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背负纸笔走出画室与书斋,到全国各地写生采风,逐渐找到了反映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新面貌这个基本主题的方法,打开了中国画改造的第一个突破口。

    变革首先是从题材层面展开的,画家们把描绘对象从寒山瘦水转向火热的社会建设风貌,把点缀在传统山水画中的古装人物替换成当代的工农兵人物形象,增加新的社会事物形象元素,比如农田水坝、火车汽车、拖拉机电线杆、公路厂矿。然后再逐渐增加点景人物在画中的分量和比重,进一步细致描绘使之成为画面主体,把山水形象后推成为人物活动的背景,这样逐渐变成了山水与人物合一的“山水人物画”,转化为具有叙事性和情节性的社会活动场景,如生产建设或者矿藏勘探、旅游写生等等,山水画被赋予了明确具体的主题功用,这个主题功能再进一步明确化就是直接描绘某个重要工农业工程或者重要文化建筑设施,如十三陵水库、三门峡工地、钢铁厂等等,成为表现时代新貌的场景纪录,顺应了时代需要。但是审美上的问题也随之而来,许多老画家不能放弃原来的笔墨,画中的山、石、云、水、树等形象仍然保留着传统的面貌,与新增加的工厂、公路、农田形象不协调,从事山水画创作的老艺术家大多没有经过人物画训练,所以人物造型很成问题。可以说这个时期转型还处在探索阶段,画面诸元素还处在割裂状态,显得生硬牵强,甚至荒诞。

    为了取得画面总体的协调,随着改造的深入,艺术家们试图把改造的重心转移到笔墨技法层面。因为这个时期流行写实潮流,许多中国画家也都把写实作为改造的一个方向,提倡中国画写生,注重从写生中借鉴表现方法或者用写生代替创作,创作中弱化写意性、强化写实性,用原色替代水墨,灭失了中国画的传统笔墨,也放弃了传统的章法,致力于表现场面全景,这样就逐渐取得了画面的协调统一,形成了一种笔触细腻工整、画面干净甜熟、格调清新优雅的格局。同时因为自然山水整体色调偏绿,所以这个时期的绘画色调也以绿色为主,呈现出向传统的小青绿山水靠近的新样相,这是中国画改造的第一阶段的成果。在具体创作机制上,老艺术家们发挥合作传统,彰显集体精神,有组织有计划的集体写生、讨论,联袂绘制,尺幅巨大。在创作过程中他们淡化个体表现,不题写个人名字,融个人风格统一于总体风格之中,所以才产生了这些尽管尺幅巨大却又能够保持主题鲜明突出、整体风格面貌和谐统一的经典之作。

    20世纪50年代,北京和上海两个国画院的画家掀起了中国画创作的一个高潮,他们创作出了一大批反映新中国工农业建设的精品,不啻为新中国建设的史诗画卷,这成为50年代中国山水画的主旋律。另外尽管在当时中国画改造的前提下,艺术家们仍然没有偏离中国画艺术创作的规律,他们把自己融入新中国的社会,深切感受时代精神,用饱蘸情感的笔触来描绘河山新貌,主题性与艺术性兼顾、多样性与统一性并重。其后江苏国画院的画家们又把这一探索开掘深化,这一风格一直延续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成为新中国美术的一道靓丽景观。

中国音乐专刊
中国舞蹈专刊
中国民间文艺专刊
中国书法学报专刊
重大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