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书法发展的面向风尚
林进忠(台湾艺术大学书画系教授兼美术学院院长)
书法创作与美学思想、社会、文学、历史、艺术流派风潮及展示环境息息相关,图为中国美术馆举办的“情境书法大展”
近年来从事书法创作的风气与水平日益提升,书迹史料汇编研究与创作学理探研亦风盛普及,学书者众而能书者亦不少。当代杰出书法家们都有极为扎实深厚的笔墨功夫,普遍兼攻篆隶草行楷各体书法,又能参研古今各家融会贯通并灵活应用,书法表现的能力素质均极优异;同时,创作表现的形式与内容亦朝向多元化与多面向发展,在兼顾传统与现代的艺术创作思维下,充分展现各人自我的理念情境与风尚,整体表现颇有可观。
在东西文化的交汇冲击中,随着西方社会重新认识古代东方文明的辉煌灿烂历史过程中,世界艺坛也肯定了书法艺术所独有的内在价值与美学意义。尤其,20世纪世界绘画运动中重要思潮之一的抽象艺术,又极显然的与书法艺术具有共通互赏的表现要素,面对风潮迭起、日新月异的世界艺术思潮,具有悠久传统的中国书法在探研发展的过程中,无疑的,现代造型艺术所阐述的视觉欣赏要素,也是探研现代书法艺术发展方向最根本而重要的问题。
造型构成形式多样化
在欧美现代艺术快速发展交流的环境中,书法作品创作展示的理念与内容形式也有转变。当代青年书法家的“视觉造型”意识较强烈,作品表现形式变化丰富;同时,刻写使用的媒材也较多样,并从生活艺术化与书法文化场域中思维探索与应用。在创作试探与表现上,概要而言约有两大分野,一是传承再生的新古典表现,参化历朝各体书法笔墨法要而自抒机杼,形质技能扎实而能通解书艺内涵情境;另有则是致力现代艺术造型构成的表现,在作品表现形式及视觉场域环境的整体探索,同时也不免会有部分跨媒材领域的联结应用,可能凌越书法构成要件的局限。两种表现着力不同却是交错同行而互为资用的。
视觉造型效果的产生,是书者的情感思想主导下以技能表现所呈现。技能,具体地写出视觉的造型性笔墨形质效果,它是“当于目而有据”的;但在书写的过程中,书者的情感思想才是文字造型催生的主控中枢,流现的是寻觅知音慧心悟察的个人理念与性情,不论是作者或是观者,它都是“得于心而难名”的。书法创作表现的媒介是书写文字,不论是书者的情思或是技能,其视觉上最终据点仍在文字总体的造型表现;同时,书法作品鉴赏的起点也是它视觉上的造型构成的成效。若此,对于抽象绘画作品中所显现的不同于书法艺术的点线形质异趣,亦能以视觉艺术构成要素去客观互赏。
抽象艺术学理与书法的造型表现相互资用,是现代书法艺术发展中不容忽视的一项要素,近50余年来先后在日本、韩国、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都曾产生影响:日本的现代书道发展,有些以简要的点线构成其现代的风格表现,有效提升书法的视觉艺术效果,但内容空洞化与形式雷同定制则是后续发展的课题。由于现代书艺所认同的理论依据部分来自欧美抽象表现主义,因此,在具前卫精神的书艺创作表现中亦曾有舍弃文字的作品,形同书写式的抽象绘画,但就书坛现况回顾,则非文字或无文字的创作终非主流发展所纳取。少字数、新笔趣的创作形式风格是现代书法艺术发展的重要创获,是值得肯定的,所余者是对风味、形式、线质、结构、内涵等品评探讨的问题。反倒是强化视觉效果的简要内容形式在不断重复雷同多年后,要如何提升内涵持续变化发展才是重要的课题。
在同属视觉艺术领域中,书法与雕塑、绘画、设计等造型构成的基本原理相通,彼此可以互资通赏是必然的。书法是书写文字的表现,书法与抽象画在造型创作表现上具有相当的共通点,二者可以共通欣赏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书法不等同是抽象画,彼此的区别很清楚,关键便是书法有“书写文字”的基本要件。文字的既定形象与书写的顺序过程,从下笔之前的构想思维到整个创作过程,都影响着书者的心与手。
书艺文化场域的延展
书法有悠久的历史内容与丰硕而杰出的古典名迹,研习过程中的笔墨根基亦不容忽视。当代杰出书法家均由传统走向现代,融合古今博涉而约取,自有感悟与主张,除视觉造型构成形式更趋多样化,亦从文化内涵、生活化应用、材质媒体、展示场域与方式及跨领域结合展演等各面向探索创作,使书法艺术的表现更加丰美而多彩。
“书法”的基本要件不在工具材质,而在于“书写”、“文字”,有其过程与结果,作品就是书写留存的结果。如古书所记有“地上学书”、“以荻画灰”、“被中画腹”、“以指画肤”、“倚井栏为书”、写后冲洗再写等,确是书法文化中具有意义的活动,但都只有书写的行为过程而未留书迹,没有“结果”可见便找不到书法的“作品”。
在现代艺术思潮冲击下,一种观念、行为、表演的表现也是艺术创作。有志于书法现代化改革的艺术专业青年,有时提出的是:“时空书法”,拿笔在空中写大字;“光影书法”,用雷射或光束在暗室中写字;“化墨书法”以笔墨在水池上书写。诸如此类,比在地上用树枝写字还前卫,但所着力的并非书法本身的发展,确是与书法文化相关而有创意价值的艺术行为,应尊重其艺术创作的存在价值,在某些相关的艺术领域中或许会受到赞誉肯定,虽被称为“书法的”艺术创作,但仍不足归属为“书法艺术”的作品,关键便是在于书法的要件“书写文字”也是它的发展限制,这是追求书艺文化推广发展所应周圆考虑的课题。
书法的现代展现
清初傅山《霜红龛集》云:“宁拙毋巧,宁丑勿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直率毋安排,足以回临池既倒之狂澜矣。”这是抱持“我自有我在”的创发精神所致之艺术理念,是表现内涵情境自觉的独往追求。艺术发展,与人类的美感经验及美学思维有极为密切的关联,但是,当艺术发展成为有意识的创作表现时,则艺术往往不只是美而已。美感出于直觉,本出天然,美学探讨的则是思维表现的思想,与哲学、心理学同属于一种形而上学;艺术品是后天的创造,艺术表现自情动立意至作品完成间,由理想到实现,尚经笔墨施用的实际创作过程。因此,从书法作品的创意表现与人文内涵中,我们可以清晰感受,艺术创作受影响的除相关美学思想外,社会、文学、历史及艺术流派风潮等均与创作生活息息相关,当然亦不容忽视,尤其是个人自体的创作心得与笔墨法则等形质神采营造的相关学养,更与作品赏析密不可分。
20世纪中西艺术的交流,掀起了审美意识与艺术创作认知上的重大变化,书者关心的不只是古典书法如何承续弘扬而已,而是前瞻性地思考书法如何在现代展现其应有的艺术面貌。其实追求书法艺术创作的终极目标大抵相同,且基本上都必须具备最佳的点线面构成和笔墨表现能力。清代包世臣说“妙在性情,能在性质”,但最上乘的境界还是在于“能妙兼备”,这—点是毋庸置疑的。古今杰出书法家都是兼具能书的善书者,拥有精巧圆熟的文字书写技能,兼具笔墨形质的书写之能与艺术创作理念情思表现之妙,都是创作经验与阅历学养俱丰的杰出书家,长期发展才能创造出卓越的成就。
前人所示的“我自有我在”,是一种理念性的寻找。所谓的传统书法古典作品,其成就都是建立在有所创新之上,如果当时他们没有创新的成就,就不会成为今日我们认知的传统了。所谓的传统,其实是历代的文化创新所累积的,但创新不是无中生有,必定是由旧而新融合再生。重要的是对传承的正确认知,前人指出要能“师古人之心,而不师古人之迹”,“迹”就是作品笔墨的表相,我们应该师法古人的精神理念而非笔墨形质的表相。学书者必须真正了解传统的创作精神,体会到不同的时空、不同纸笔材质、不同创作形式应当各有不同的表现。其实,承继“创新的精神”,才是真正维系传统发展的主要中心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