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爱大理,想法咋就这么矛盾?
http://www.cflac.org.cn     2011-07-18     作者:何瑞涓     来源:中国艺术报

    “我坐在我的房间/翻看着你的相片/又让我想到了大理/阳光总那么灿烂/天空是如此湛蓝/永远翠绿的苍山/我爱蓝色的洱海/散落着点点白帆……”这是许巍写给大理的《温暖》。大理对于有着诗意理想的人来说,无疑是一种温暖。近日,陈凯歌导演的大型实景魔幻剧《希夷之大理》将大理环境问题推向舆论的焦点。

    7月6日,筹备3年、耗资2.5亿元的《希夷之大理》首次上演,然而在投资方与主办方规划中的效益与赞誉降临之前,一场环境保卫战已经悄无声息地打响。有人指出《希夷之大理》将舞台直接搭建在古城北门水库上,破坏了苍山洱海的整体风貌。制作方则强调水库本已废弃,自身有污染、治安等多种问题,舞台的搭建恰恰是变废为宝。具体如何,众说纷纭。其实,旅游文化设施的开发与生态环境的保护之间的关系如何协调,是一个长久以来就普遍存在的问题。而这一问题的根源或许在于各地如何发展符合自身特点的文化产业这一问题上——是一味跟风,还是立足自身文化传统和地域风情来打造更有特色的文化产业模式。

    利用现有资源,发展地方文化产业,带动绿色GDP的增长,无疑是于国于民均有利的好事。然而,近年来地方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盲目跟风现象,心态稍显急功近利。大理事件即可看出端倪。大理市委领导及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大理旅游面临瓶颈,为留住游客而斥巨资策划了这个项目。然而他们没有想到的是,游客们的需求并非是声光电的现代化舞台。远离城市的生活喧嚣,投奔的正是古城的安宁。舞台剧场的设置,恰恰打破了这份宁静。任何样式的文化产业的发展,都不可将游客的文化需求置之度外。

    在今日,放眼望去,以大型歌舞秀的方式来打造文化名片,发展文化产业的现象比比皆是,其中当然不乏成功范例,但是,有些成功并非随处皆可复制。但凡文化产业浪潮中的成功者,无疑都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云南映象》依靠的是极具民族特征的高品质舞蹈,二人转风靡全国凭借的则是原汁原味的东北风,《印象刘三姐》或许与《希夷之大理》最为接近,都是凭借大场面、大耗资的实景剧场,但前者早已经把牢了这种模式的No.1。所以,《希夷之大理》这种复制他人成功的方式就颇值得商榷。剧场无处不在,何必一定要对自身的资源优势置之不理而步他人之后尘?这种做法不容乐观,因为任何一个到大理的人,都会回答:我们不是冲这些去的。要知道,发展文化产业项目与整体人文自然环境的协调十分重要。文化产业发展如同作一幅画,画色本身已经很美的情况下,需要的是画龙点睛,将特色突出出来,而不是画蛇添足,破坏整个画面的意境。因而,与其声光电,倒不如突出自己的纯天然原生态的古朴特性,在硬件设施与服务上都提升上去,发掘当地有民族特色的文化项目,以此来真正留住游客。

    文化产业讲究创意。我国地域文化差异较大,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假如不发挥主动性与创造性,积极发掘自身特色,立足自身优势与独特性,而盲目跟风,看到成功经验就迫不及待地跟上去,不仅会破坏环境,引来环保主义者与艺术家们的批评,长久的效益也将只能是雾里看花,不能真正促进当地的发展。《希夷之大理》的开发方与反对方的出发点无疑都是对大理古城的热爱。想要保护并促进这片梦想之境的健康发展,此次舞台剧也是一种尝试。然而更可行的路径或许是保护好当地所有而且早已名声远播的各类历史人文或自然资源,使其还原为美景胜境,采取把破坏降到最低、把特色做到最大的方式,而不是一味向所谓成功模式靠拢。毕竟,舞台剧可以有成千上万,而大理只有一个。

中国音乐专刊
中国舞蹈专刊
中国民间文艺专刊
中国书法学报专刊
重大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