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丹青——读丰子恺先生画作
http://www.cflac.org.cn     2011-07-18     作者:李娟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家朱自清评论丰子恺先生的漫画:一幅幅的漫画,就如一首首的小诗——带核儿的小诗。你将诗的世界东一鳞西一爪地揭露出来,我们就像吃橄榄似的,老咂着那味儿。

    丰子恺先生有一幅画,画上一座小屋,院中梅花盛开。梅树下摆放一张小桌,三把竹椅,三人围坐,面对一树梅花。画上题诗:“小桌呼朋三面坐,留将一面与梅花”。三两知己,坐对一树红梅,来一壶碧绿的清茶,品茗、赏梅、煮酒、聊天,谈得红梅瓣瓣香。有风轻拂,风中也飘逸着一缕梅花的寒香。

    丰先生喜欢画梅花。在另一幅画中,一个人站在梅树下,仰着头,独自赏梅。天空刚落过雪,一树梅花似雪中素颜红妆的女子,白雪红颜,相看两不厌。树下已是落红翩翩,画上有诗:“触目横斜千万朵,赏心只有两三枝”。丰先生性情高洁,一生知己是梅花。人和花的情缘,何尝不是人与人的情缘?一生有两三个赏心之人,足矣。

    有时,他随手拈来李煜的词作画,那幅画便是《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夜空里,夕月一弯,淡若清梦。楼上竹帘半卷,夜凉如水。一个人在楼上望月,寂寥而孤单的背影,却有着说不出的意境。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月明楼高休独依,思念的夜,有着寒月一般的凄凉。真正的思念是无言的,就如同真正的爱也是无言的。寂寂无言的思念,深埋在心底,让它成湖、成海。

    他笔下关于孩子的画,一幅接着一幅,童趣盎然,简洁温情,令人目不暇接。

    一个三四岁的小男孩,胖胖的,光头,穿着短衣短裤,手握着两个大蒲扇夹在腿下当成车轮子。原来,他一定羡慕邻家孩子有一辆三轮车而自己没有,就用大蒲扇发明一个骑着吧。

    《花生米不满足》画的还是这个孩子,正坐在桌前,桌上散落着几颗花生米。他嫌妈妈给的太少不够吃,于是生气了,撅着嘴,皱着眉,内心的不满足、不快乐表现在眼睛眉毛上。寥寥数笔,生动可爱。一个憨态可掬,喜怒哀乐都在脸上的孩子跃然纸上。

    “软软有两只脚,椅子四只脚”。软软将自己的鞋子给椅子穿上。在软软眼里,椅子也怕冷,和他一样是要穿鞋子的。读他的画,人的内心一瞬间像云朵一样柔软。童真是成年人遗失在岁月中的珍珠,我们已多少年不再拥有了?

    丰先生的画里有诗情,画里有爱意,画里有悲悯,画里更有说不尽的禅思。

    《冬日同乐》图中画了一对老人,坐在家门前的矮凳上。天寒,他们将双手拢在衣袖里取暖。脚下蹲着一只狗,门槛上卧着一只猫,光阴在这里仿佛静止了。一对白发的老人坐在冬日阳光下晒太阳,有小动物相依相伴着,天地间一派和睦安详、岁月静好都在画里。

    我久久地看着这幅画,童年的光阴一瞬间将我覆盖。幼年时在下乡,烟花三月的时节,我和奶奶坐在门前的矮凳上,奶奶低着头忙着做针线,稀疏的白发在脑后挽成一个髻。我忙着看连环画,那时我称作“娃娃书”。其实不认识几个字只看图画,《红楼梦》《鸡毛信》《朝阳沟》看得如痴如醉。

    阳光下,母鸡正带着一群小鸡在树下觅食,小鸡们刚出窝不久,跑起来如一地鹅黄色的绒球滚来滚去。母鸡在树下找到一只小虫,舍不得吃,叼着小虫去喂小鸡,小鸡们一瞬间凝成一个黄色的“葵花”,一只只冲着妈妈张开小嘴巴。

    奶奶做活累了,就抬起手臂在白发中篦一篦针,望我一眼,望望一群小鸡,眼里全是笑意。世间一切静美祥和,都在默默无言的相对静坐里。

    读丰先生的画,让我的灵魂一次次贴近泥土,贴近故乡、河流、草木、花香,贴近童年,贴近生命的根。

    还有一幅画,画一张蜘蛛网,上面粘着几片落花,蜘蛛网上坐着一个人,我猜想应该是丰先生。画旁有诗:“檐外蛛丝网落花,也要留春住”。那张蜘蛛网何尝不是他的画意和情思?他写过,孩子们,憧憬于你们的生活的我,痴心要为你们永远留住这黄金时代在这册子里。然这不过像“蜘蛛网落花”略微保留一些春的痕迹而已。他想留住孩子们纯真无瑕的童年,留住生命里的善与美。

    静夜里,随手翻翻枕边的《子恺画集》,画里有花草、鱼虫、蚂蚁、孩子、月光、清风,处处以小见大,读之余味悠长。世间万物,他都拿来入画。恬淡美好,酣然淳朴,一派天趣。守着岁月枯荣,似水流年,尘世的暖意都在画里,对万物的爱与悲悯都在他的画里。

燕归人未归 丰子恺

中国音乐专刊
中国舞蹈专刊
中国民间文艺专刊
中国书法学报专刊
重大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