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两国青少年在辉腾锡勒草原游戏 中国文联网记者 郑荣健/摄
再见了,如诗如画的西子风光;再见了,摩登现代的东方明珠;再见了,相处多天的同程伙伴;再见了,热情友好的中国朋友;再见了,难以忘怀的美好时光……6月22日,“欢乐儿童——美中文化交流协会青年艺术团”一行49人,带着无限收获和感动,更带着丝丝眷恋与不舍,踏上了返美回乡的旅途,由中国文联、欢乐儿童美中文化交流协会主办的2011美国青年艺术团中国行活动就此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点,而中美两国青年人的心间却留下了一个个满是期待的省略号。
从6月9日正式抵达中国开始,在为期13天的交流访问中,一群来自美国西部犹他州和爱达荷州的年轻人,用美妙的音乐、欢愉的跃动将美利坚的历史和文化编织成一幅精美的绣锦,继6月13日北京梅兰芳大剧院精彩亮相后,他们又辗转至内蒙古、浙江,上演了一场场充盈着激情与梦想的歌舞秀。“在中国的每一天我们都感到非常快乐。”第五次来到中国的欢乐儿童美中文化交流协会主席朱莉·哈特在临别总结时难掩激动,哽咽着说:“我们此行的目的很容易描述,让爱和友谊永恒传续,但一句告别却很难讲出口,希望这仅仅是很有意义的新开始。”
是呀,为了这次行程,他们整整准备了一年的时间,付出的艰辛与汗水可想而知。中国方面,中国文联也曾为如何安排这次行程颇费脑筋,最终的路线既展示拥有历史悠久和深厚文化底蕴的现代化国际大都会——中国首都北京,也展示地貌壮观、民族风情浓郁的内蒙古大草原,突出中国多民族国家的特点;既展示广袤辽阔、性格豪迈的北方风土,又展示秀丽精致、温柔淳厚的南方水乡。在这其中,甚至连交通工具都寓有深意,从汽车、火车到飞机,不同的体验给客人提供了观察中国、了解中国的不同窗口:车窗、舷窗外,这片古老的土地或宁静、或繁忙,传统与现代在这里交织,古朴和发达在各地参差呈现。
内蒙古 友谊在碧草蓝天下定格
6月15日,艺术团是迎着朝阳来到呼和浩特的,随后便开始了参观。在内蒙古博物馆,他们频频拍照,留下珍贵的纪念。落日的余晖斜照在内蒙古风情园内,一袭苍茫诉说着草原民族曾经的辉煌;蒙古包、禄马风旗、成吉思汗纪念堂、蒙古大汗营等景观更形成了一道蒙古民族历史文化的时空隧道。在成吉思汗纪念堂,孩子们虔诚地按当地礼仪向历史英雄致敬。
当晚,内蒙古文联举办了民族风情浓郁的欢迎晚宴。晚宴气氛热烈,悠扬的马头琴声、高亢豪迈的民族歌曲、生动感人的敬酒和献哈达的场景,充分展示了草原人民热情好客的性格。当听到曾叹为天籁的呼麦表演时,孩子们欢呼、尖叫了起来。康纳告诉记者,去年中国组团访美时他们曾经听过,“太神奇了,太不可思议了”。吉斯瑞尔还不忘跟记者竖起大拇指,不时打听一些风俗细节,比如哈达是什么,歌手们唱的是什么意思,等等。记者告诉他,哈达是对远方的客人表达敬意的最珍贵的礼物,他们唱的是关于家乡的歌。他听了连说:“你们都很热情,中国很伟大!”
第二天,艺术团的孩子们进入了紧张的走台排练中。演出在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举行,曾在美国一度相聚并同台演出的中美两国青少年再次同台,而一年后的重逢让他们禁不住热泪盈眶、热情拥抱。拉吉娜说:“跟做梦似的,没想到我们又在一起了。”
晚上的演出盛况空前。内蒙古文联主席、党组副书记巴特尔,中国文联国际联络部副主任董占顺,内蒙古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吴迎春和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内蒙古大学的相关人士观看了演出。当中美两国青少年唱起“当我遇到你,从此就变得再不一样”,现场的氛围感动了所有观众,热烈的掌声一再响起。担任晚会导演的保尔·威克曼表示,虽然美中两国有文化上的差异,但其实“我们并没有什么不一样”,孩子们之间的默契恰恰证明了这一点。他说:“我觉得我做了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此次中国之行让我看到了中国丰厚的文化,而且孩子们的交流更给了我许多启发,让我看到了美中两国和平相处的未来前景。”
“演出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更重要的是中美两国青少年之间广泛而深入的交流。”这是中国文联对此次活动的定义。6月17日,艺术团又来到了广阔的辉腾锡勒大草原。沿途羊群如云,蒙古族小伙子骑在马背上驰骋,英姿勃发;无数的风机立柱顶着转动的叶片,展示着草原上开发生态能源的崭新面貌。在碧草蓝天之间,中美两国青少年尽情地戏耍,此时此刻,碧草蓝天下永恒的游戏在此定格。
浙江 把爱的心声留在中国
6月20日,这些文化小使者来到浙江职业艺术学院,奉献上他们在中国的最后一场表演,将光辉闪烁的百老汇、星光璀璨的好莱坞、劲爆火热的迈克尔·杰克逊歌舞串联在一起,让中国观众分享美国文化的发展历程,以及美国人民对世界大家庭和睦相处、幸福快乐的向往。中国文联国际联络部副主任范斌、浙江省文联书记处书记张均林等与学生们一道欣赏了这台奔放与含蓄并存、活力与柔美交汇的晚会。演出高潮当属中美两国演员们同台飙歌飙舞,青年人携起手来,告诉人们《为了更好》,我们需要更加增进彼此间的相互了解。担任中方领唱的金帅,是浙江职业艺术学院2009级音乐专业的学生,刚刚结束演出的她还没从兴奋的情绪中走出来,眼中闪着晶莹的泪光:“我花了3天时间来学习这首歌,大家都在努力配合,所以今晚的表演非常顺畅。”的确,为了达到更好的演出效果,正值期末考试阶段的中国学生们都放弃了休息,一遍遍刻苦练习。同样,犹如表演中强劲的节拍激励着年轻人不断成长与进步一样,为了精益求精,美方演职人员也在马不停蹄地看剧场、调灯光、排节目,演出当天有些演员甚至连晚饭都没顾上吃,谢幕后紧张心情一下放松,“吃不消”的鲍勃晕倒在后台,敬业程度可见一斑。
舞台上的他们是那样专业有素,很难与中学生的身份联系起来,而舞台下的他们又是那样稚气可爱。时间倒回至6月18日。那日,艺术团从呼和浩特抵达杭州时已是傍晚时分,一场大雨的迎接,令天气顿时清爽了许多。当行至在一处露天广场,心情大好的他们,纷纷扔掉了手中的伞,在雨中忘情地“操练”起来,把所有节目全排了一遍,那“不管不顾的劲头”尽显孩子气。他们的一招一式都像在舞台上一般认真,还有的孩子随身携带着乐器,边唱边跳边演奏,水花四溅,全身湿透,引来很多群众围观。有的观众提出能否“来个中国歌”,他们立刻合唱了一首《茉莉花》,清晰的发音引来阵阵叫好和掌声。
在浙江的4天中,美国孩子们还赶赴富阳,在龙门古镇领略了中华传统文化厚重深邃的积淀,在黄公望村感受了中国新农村建设欣欣向荣的景象,尤其是在与富阳市江南中学师生的联欢中加深了沟通。在富阳,接待方特别设置了一个环节——学写书法,并为每位“学员”拓写了一张红模子,在中国老师手把手地指导下,“富春山水”4个大字在美国孩子们的笔下慢慢呈现出来。一笔一画摹写完成后,米凯拉·莱斯勒还特意从包中翻出写有她中文名字的纸,照模照样地签了上去。有了这份难得的体验,美国孩子们感到十分有趣,他们排成一列展示着自己的“作品”,意犹未尽地说会把毛笔带回去好好“练习”。
在中国的最后一晚,中美两国的工作人员特意将大家这些天来的经历制作成一个幻灯片,当一张张剧照、一个个笑脸、一次次拥抱出现在屏幕上时,美国孩子们大声地喊出了他们的心声:“即使有人认为我们付出的爱已经很多了但还是要去爱,即使有人认为我们在冒险但还是要勇敢地前行,即使有人认为我们的梦想不可能实现但还是要去做,即使有人认为我们期待太多但还是要去期待,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获得想要的成功。”从中国到美国定居的欢乐儿童美中文化交流协会副主席林京京说,到美国后她一直有个心愿,为中美两国青少年架起一座交流的桥梁,因为只有接触多了大家才能成为朋友,今天,多年的心愿终于实现了。
来到杭州那天,卡缪勒迎来了她18岁的生日,在即将离开杭州的前夜,莱利度过了她17岁的第一天,这些15岁至19岁的美国青年,拥有着传播美国文化的强烈渴望,相信这份热情和使命感会随着岁月的增加同他们一样茁壮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