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文学创作与理论的有机结合和良性互动
http://www.cflac.org.cn     2011-07-13     作者:     来源:中国艺术报

推动文学创作与理论的有机结合和良性互动

“王学海理论研究与文学创作学术研讨会”发言摘编

    王学海是具有全国性影响的浙江省作家,今年5月29日,由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浙江省作家协会和海宁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王学海理论研究与文学创作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中国文联新大楼召开。中国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夏潮,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副主席何建明,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主任陈建文,副主任刘国强,浙江省作协党组副书记、秘书长郑晓林,浙江省海宁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朱海英,海宁市政协副主席、文联主席田耘,浙江文学院院长盛子潮,海宁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吴建林出席。北京及外地高校与科研单位的学者、文学刊物的主编、《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艺术报》《中国文化报》《文艺报》和新浪网、腾讯网、新华网以及海宁电视台等媒体界专家近50人参加研讨会。王学海的近作《文学前言:精神与问题》(上海文艺出版社)与《王学海文选》(九洲出版社)同时首发。

崇尚美学理想主义

    夏潮 中国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

    举办王学海理论研究与文学创作学术研讨会,表明了中国文联对基层理论工作者的关心关注和重视。这是中国文联首次为基层文联理论工作者召开这么高规格的研讨会。对王学海在基层工作仍能坚持理论研究与文学创作,并取得这么丰厚的成果表示敬意。

    何建明 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

    王学海是一位文学理论批评、诗歌创作和小说散文创作并驾齐驱、才华横溢、喜欢疯癫式创作的文学艺术家。在他理性的外表下,是个炽热而又冷峻的思想者、观察者和批评者。我欣赏他对当下文学艺术发展现象所发表的一些见解,如强调“作家的高度敏感与社会责任性”的问题,指出当代作家必须重视作品的政治维度,而且认为一部没有政治维度的文学作品很难成为具有社会意义与美学高度的经典作品。王学海不仅是一位才华出众的文学创作者,更是一位具有美学意识、重视社会责任感和善于、勇于提出不同观点的理论批评家。王学海的文艺理论文章充满了一种浓重的美学理想主义色彩,有些见解非常精辟和到位,对当前我国文学创作具有一针见血的理论阐述穿透力。他特别强调文学艺术创作中独立的个体生命与社会和时代之间的美学关系,并把美学提升到哲学层面上加以阐释,因而显得特别可贵。因此,我认为今天在这里召开王学海理论研究与文学创作学术研讨会,非常必要,也很难得。

接地气又有高度

    向云驹 中国艺术报社社长

    基层的文艺理论工作者能达到一流的学术水平,得到一流专家的认可,又召开这么一个隆重高规格的学术会议,是一个少见的文化现象。王学海是一位接地气又有高度的评论家。他的特色是一有鲜明的人文立场,二有诸多领域打通的优势,学术视野非常开阔,三是身居地方,把一个地方学者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王学海的文艺评论具有鲜明的人民立场,他写小说、论诗,常常把文学置于大众视野中。他敢于诤言文学,直指利弊。他与狭隘的地域研究不同,他把穆旦、王国维、金庸等一些文化巨人放在历史长河中和文化空间中为他们定位,揭示他们对于文化的贡献。这种研究,一是有利于乡土文化的重建,二是有益于传主所事学业的学术门类研究,三是有益于作者学术视野的丰富与互补。这样的研究难度很大,是很值得钦佩的。

评论有个性

    郑晓林 浙江省作协党组副书记、秘书长

    2005年,王学海的《文学前沿》一书列入“浙江省现实主义文学精品工程”。5年后,由于他一边搞理论研究,一边搞文学创作,其势头又呈一发不可收的旺盛态势,所以又成为浙江省2010-2013实力派签约作家全省三人中的一位。王学海对当代诗歌创作的评论,有独到的理解,并且实事求是,有褒有贬,从创作实际出发,进行学术上的客观分析,进行审美价值的公允评判。在当代文学研究中,他认为疏远政治或冷漠政治的作家与作品,很难成为一部具有社会意义与美学高度的经典作品。这一观点,应该说是比较鲜明而大胆的。对文学是人学的质疑,迄今为止,仍可说是中国文坛极为罕见的不同见解,虽是一家之言,但又十分在理。我认为,王学海具有综合性强、知识面宽、研究面广、学术性突出的几个特点。另外,学理有探究,评论有个性,也一直是王学海学术研究的一个特色。他对重读经典作品的一些感悟,对延安时期一些作家如陈学昭、史东山、沙可夫等的作品分析,提出尊重文本产生时代的历史语境,坚持从客观性与作家个性的前提出发,去分析研究,终于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

    高建平 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副所长

    去年在浙江省美学年会上,王学海的发言非常精彩,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在远离学术中心的小地方做研究,要比别人更艰辛。浙江省美学学会会长徐岱当时就说,王学海在这次年会上作学术发言,比我们在座的专家教授都更具学术性,应当把他当做个案来加以研究。王学海追踪前沿,关心学界的话题,言之有理。对吴世昌的研究很深,让我知道了很多东西。尤其是王学海能以地方优势把他们推入学界进入我们的视野,很不容易。

    张陵 《文艺报》副总编辑

    王学海长期在基层坚持文艺评论工作,写出了大量的学术性很强的理论评论文章,非常值得我们高度评价。一个基层的理论工作者那种勇于思考、勇于拼搏的精神,对我们这些专门从事理论评论工作的人非常有启发。我个人比较注意他那些思考当代文艺现象的文章。这些文章直面当前文艺存在的问题,敢于批评、敢于坚持真理、敢于坚持自己的评论个性、思想清晰、文字明快、直击要害。可以说,这些文章是当今文坛不可多得的好文章。

文学不能低于生活

    陶东风 首都师大教授、《文化研究丛刊》主编

    在文学批评中,譬如作家的想象力和精神取向,道德价值与知识分子立场等高端问题,王学海在他的文学批评中对这些问题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现在的情况是文学低于生活,作家想象力低于生活。而文学是不能低于生活的。从今天的文学创作来看,有的作品中文学与生活的关系完全颠倒过来了,也就是文学已低于生活了。当然现在我们的现实中有一些东西比荒诞派的小说更荒诞,这一方面是今天人们现实生活的戏剧性的程度,已超过了我们的想象力,另一方面,文学作品中道德水准、价值立场又低于生活。这在王学海的书里都已有所反映。多元复杂时代其实对我们的作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个真正的作家,不能简单地唱赞歌,他应当坚守人文立场,在作品中与庸俗的现实有对立的勇气,并借作品发出警示的声音。在王学海的作品中对于现今创作中的这些弊病的批判都有所体现,也对我们很有启示。

提升文学的境界

    王文革 北方工业大学文法学院副教授、博士

    王学海既是一位理论家、批评家,也是一位作家、诗人。他以理论家、批评家的学养从事创作,又以作家、诗人的经历开展理论研究和文学艺术批评,可以说在两个领域具有超过一般人的优势和有利条件,并且在两个领域都取得不同凡响的成绩。在理论、批评方面,王学海对美学、文学理论、学术史以及涉及电影、戏剧、小说、诗歌、网络文学等现象和作品进行了深刻的研究,往往能够探幽发微、鞭辟入里,使人对当前文学艺术现象有清醒冷静的认识。在这种理论建设和文学艺术批评中,体现出王学海强烈的社会情怀和担当精神;并且,在对各种现象的批评批判中,不仅有着愤世嫉俗的情感态度,更有着建设完善的严肃观念。这是与那些市场的、娱乐的众声喧哗中的所谓批评迥然不同的。当前的批评,缺少振聋发聩、一针见血、提升境界、振奋精神的批评,理论缺乏现实性、批评缺乏建构性、创作缺乏方向性,在理论、批评、创作繁荣的表象下其实掩盖着某种精神的缺失。而对这种精神的呼唤恐怕是王学海多数文章的内在主旨。他的《对当代文学发展的期待》是一篇值得关注的论文。该文对当代文学提出一些很好、很有针对性的看法和意见,具有很强的启发性。我认为,王学海对当前文学现象有着准确的把握,并且用一种批判精神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这对提升当前文学的境界是很有价值的。这篇文章甚至可以视为他带有纲领性的一篇论文。我很赞同王学海所说的“疯癫式的创作”,这个说法很有道理。我以为,“疯癫式的创作”是一种充满激情、突破各种束缚,通过极为个性化的表达来超越自我、超越当下,达到触及生活本真、揭示历史本质的创作。我以为,王学海所要倡导的一个核心理念,就是文学的社会性。这个理念不是对原来曾经流行的文学社会性的简单重复,而是针对当前文学现象所提出的具有现实性的要求,是在一个更高层次上对文学价值的一种回归。

热的心与冷的影

    李小雨 《诗刊》常务副主编

    王学海对当前的诗歌很自觉,阅读了大量作品,我国有一批理论家也在写诗,有的成功,有的并不成功。但王学海的诗最近已形成自己的风格。他的诗与社会、生活连在一起,以批判现实主义的手法写诗,不是简单地描述,而是带着思辨能力去写,所以他的诗有思想,很坚实。读他的诗,既是社会的,世界的,同时又是个人情感的。个人情感与现实相遇碰撞,显示出个人与实际生活中的矛盾、反抗、陷落。如《鱼》这首诗,有弹性、含蓄。还有几首写庄稼、农村、矿工等诗,写出了远离家乡、背井离乡、飘泊流浪的心理。他的诗有历史感,又有现实感,既有诗歌技巧,又有思辨哲理。现在我们有些诗写得太快、太松散、太散文化了,太把现实呈现出来了。但王学海的诗如《改变》等却不是这样,他平视生活,把自己融进去,所以诗里有疼痛感,令人咀嚼,写得非常成功。他奇特的想象力,用形象去表现,绝对注意不是概念化,而是用想象让你去感受,如《胡杨》《九月的最后一天》等。王学海作为一个理论家,是很成功的,作为一个诗人,有他自己特有的写作形式,是成熟的。王学海诗歌创作的民间性是有引领作用的。他的诗歌的特点一是沉——生活摩擦力与思辨力很强,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当今的社会、生活联系在一起,具有批判现实主义的色彩。二是奇——在他的诗里形(意)象表现奇思妙想,既注重生活细节,又注重诗歌细节,特别是长诗《生命的长号》,能把屈原与当下的现实连在一起,比较成熟地表现了力量、思考与哲学,具有深度与厚度。王学海的诗是“热的心与冷的影子”组合成的。

积极的论辩精神

    孙伟科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王学海的每一篇文章都针对着一个或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都是现实问题,是理论、创造、批评中确实存在也引起了关注的问题。如果做一下梳理、罗列,可以看到王学海关注的问题,形成了对当前现实问题的系统理解。王学海对问题发表观点,体现了积极的论辩精神。论辩的背后,是对真的信仰,是论者求真的勇气。心目中有对真理的信仰,才会有争辩。我们这个时代,对真的怀疑,到了很严重的地步。故意颠倒是非的言论大行其道、招摇过市。对真的放逐,导致了学术对求真的放弃。学术不求真,其实就是放弃了学术。另外一个问题,我们通过王学海应该得到一点启发,就是也多在一些相邻的领域做些尝试。比如,搞创作的不妨搞些批评,研究理论的不妨尝试一下创作。这样,不同领域的人会有多一些相互尊重,多一些甘苦体验,进而弥合创作与理论、实践与批评的分裂。当前,弥合这种分裂的条件越来越具备,王学海横跨创作、理论、批评几个领域,是很好的示范,非专业领域的写作不是为了发表,但我们可以因此更好地搞好创作和批评。

王学海文学研究的四个特点

    余三定 湖南理工学院党委副书记、教授

    我对王学海有关文学的学术研究有四点突出的印象:一是表现出知识分子自觉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即作者自觉地担当知识分子作为“社会良知”的角色,自觉关注社会现实,积极参与当下进程。二是在不少问题上有自己的思考,有独特的见解。如王学海提出“我们的作家,却往往有意无意在躲避政治,导致作品社会深度的不到位”;指出当代中国作家缺乏“癫狂式创作”;分析“看生活而出的作品”与“嚼生活而出的作品”两者之间的本质不同,等等;都显示出他善于进行理性的独立思考。三是理论研究、文学评论、文学创作三者有机结合,良性互动。王学海既研究文学理论,又对文学作品、作家创作开展评论,而且自己亲身投入文学创作。王学海善于理性思考,他对概念的界定、推理的使用、判断的表述都尽可能做到严谨而清晰。他研究文学,不是就文学谈文学,而是努力从哲学、文化、美学的维度(高度)去看待,这样就显得视野开阔,理论阐述有深度、有特色。如他提出“生命的质感和时代性格相关,还在于文学在歌唱生活的同时,还应该真实而非作秀地袒露生命与灵魂的伤与痛”,类似这种从创作体验中提炼出来的观点,是纯粹的理论家与纯粹的作家难以提出的。四是语言有特色,给人陌生化的感觉。王学海理论文章的语言既吸收当今生活中活的语言,又吸收文学性的语言,显得别致而新鲜。

 

三个思考维度

    金永兵 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博士

    王学海的作品是以自己的草根性思考提出高贵的思想。他的特点有三个:一是丰富性,即丰富的创作经验与深刻的理性思考相结合;二是深入的学术钩沉与当代视野的文化反思相结合;三是精细的文本分析与繁复现状思考相结合。王学海的研究有非常强烈鲜明的地域性特征,他有海宁地域的优势,又有全国性的视野,咬住土地,脚踏实地,带来了厚度与广度。譬如,对王国维的学术转型,他提出,这是“着重于现实的探索与研究之实证性”的结果,是“重学术本体性研究”的“开创国学研究的现代性”的结果,是“一大家之别举”。这个结论很新鲜,很有说明力。同时,我也注意到王学海对古代文化中的糟粕的深刻批判意识,并由此高屋建瓴地进行了当代中国美学原点的思考。王学海既关心当代诗歌创作,又关注小说文本的问题,对纯文学有着深刻的理论反思与诘难,对雅俗文化有深刻的思考,还提出了“当下娱乐中我们还要有思想”,值得我们重视。他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人主体性的尊重,他思考文学与人学的关系,他对当代学术以及文学异化现象的批判,都有着自己深刻丰富的反思。这些都体现出他的中西古今、雅与俗、个人与社会三个思考维度。

    颜敏 江西师大文学院教授

    王学海作为地方文联的理论批评家,又在全省全国具有了一定的影响,是一个独特的文化现象。他涉及的领域很广,说是文学批评不如说是文化批评更妥当,又跟学院派批评有些不同。尤其是对海宁地方文化名人的研究,是别人(教授)做不出来的,比学院派更有优势。

    张永清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教授

    王学海的作品反映的就是“做批评的如何去感触”的问题。王学海作为一个批评家,他提出我们应该怎样去关注那些有实力但还需要开掘的作家中的一个过程,也即是批评家与作家的关系问题,他借赫塔·穆勒的“手绢”引申出这个过程的问题,其实也就指出了当下我们的批评家要去做什么,应该担当什么,这其实是谈到了我们现在存在着这么一个问题,谈得特别好。

王学海文艺批评的三个“关”

    马建辉 教育部社科中心研究员

    王学海的评论文章有三个特点。一是关切内心,由自己的内心体验与感悟出发去理解和评判,具有独立、自尊、不盲从的评论品格。二是关注文本,其评论始终不脱离对象的特点,坚持用艺术的、文学的方式和眼光去看待文学艺术。三是关怀人生,王学海的不少文章跳出评论对象之外,把目光投放到社会人生上,去追索、揭示文艺现象背后的力量或动因,为文本发现其人生背景,进而由关切内心、关注文本,达至关怀人生的境界,实现了对作品的内心体验和感悟与对人生的内心体验和感悟的理性化合。这三个特点向读者敞开了其三个层面蕴含的丰富性,即内心的丰富性、文本的丰富性和人生的丰富性。

勇于思想担当

    刘悦笛 中国社科院哲学所副研究员、博士

    在王学海的艺术创作与美学思想之间,具有一种非常紧密的互动关联。早在1992年,王学海在《文学的审美与人学的关系》当中,就已经指出,艺术有了对生活的真追求高层次的加工才能成立,这是人类在追求真理中创造出来的美,也是人类从低洼走向峻峭山峰的攀登过程,更是人类的艺术从最小的空间飞向更大的空间的感情过程。这多棱的、立体的新的生活认识过程,就是审美。我将这段话作为王学海的美学宣言。这也是一种属于当代的、生活论的美学宣言。正如王国维所言,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实际上,一个时代也有一个时代的美学,王学海在他的文艺批评与文学创作中凸现出这种“时代的美学精神”。与此同时,王学海的诗歌创作也是一种作为“当代生活方式”的美学实践。王学海的确抓住了中国文学自新时期以来的某种理论预设,也就是从传统的政治一统观到纯审美观的“矫枉过正”,而当代的生活美学则要求破除传统康德意义上的审美观,从而回到现实的生活世界来加以解答。王学海是一位有思想、有审美思考的作家,也是一位具有地方性特色、有深入研究的美学家。王学海以诗歌为文学的核心,提出了——诗歌纯美与理性担当——这个重要的美学理论问题,也就是感性与理性到底在当代诗歌中应当担当什么样的角色的重要问题。所以,王学海作为一位有责任感的思想者、有审美意识的文学家和有思想担当的美学研究者,从终极层面始终诉诸于两个东西——因为眼睛,我们需要诗美;因为灵魂,我们需要思想——这恰恰是王学海的感性与理性的完美结合,无论是在他的诗歌创作还是文艺批评当中,都体现出了这种“流动的美学原则”。

王学海学术研究的三个结合

    李云雷 《文艺理论与批评》副主编、博士

    我认为王学海学术研究的特点在于三个方面:一是理论与创作的结合,他既是理论研究者,也写作诗歌、散文与小说,懂得文艺的内部规律,这使他的理论研究具有不同于别人的独特之处;二是历史研究与学术前沿的结合,他研究与梳理王国维等大师的学术思想,同时也关注最新的文艺现象与文艺动态,这使他具有一种开阔的历史视野;三是专业研究与广泛兴趣的结合,他的专业在于文学研究,但也旁及影视等大众文化,将专业与广博很好地结合了起来。

重视基层理论人才

    熊元义 《文艺报》理论部主任、博士

    作为一名编辑,曾经编发过王学海的不少论文,感到他是一位很勤奋很有思想的文艺理论家。但是,王学海能够成为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文艺理论家和评论家,离不开他所成长的社会环境。作为一个生活在基层的文艺理论家,王学海现象是绝无仅有的,这充分说明海宁市地方政府对文化对人才的高度重视,值得好好宣传。中国文联非常重视理论人才的培养和团结。他们这次为一位基层文艺理论工作者召开研讨会,不但表明他们重视基层文联的工作,而且说明他们能够团结基层文联的理论工作者。这是令人鼓舞的。

    (根据录音、记录整理,未经本人审阅。整理者:肖黎、海刚)

    (《人民文学》副主编宁小龄、中国国家博物馆副研究员陈家新、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副教授李艳红、天津工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左芳、国家话剧院《国话研究》主编颜榴、原《人民文学》编审陈永春、北大美学中心博士后查律等也参加了研讨会。)

中国音乐专刊
中国舞蹈专刊
中国民间文艺专刊
中国书法学报专刊
重大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