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伟 森林调查队员出身,担任过中国荒漠化监测中心、环境与野生动植物监测中心、湿地监测中心主任或常务副主任,国家自然保护区评审委员会委员、副主任,国家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办公室常务副主任,现任国家林业局保护司巡视员。
现社会兼职有: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副会长、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副会长、中国生物多样性基金会名誉副理事长、中国林业文联副主席、中国林业生态摄影家协会会长,北京林业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等。
建立中国最早的生态摄影网站,最早提出生态摄影的理论框架并正式发表,是“生态摄影”的首倡人之一。
1、生态摄影的历史使命是什么
天才的物理学家霍金最近发出了“人类在地球的生活时间只有200年”的惊人预测。霍金的预言中包含着严正警告——人类无止境地掠夺地球资源,终将导致自我毁灭。
目前,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对濒临灭绝的物种进行的评估结果显示,全世界所有已知的哺乳动物、两栖动物和鸟类分别有21%、30%和12%濒临灭绝,而在爬行动物、淡水鱼和无脊椎动物物种中,分别有28%、37%和35%处于濒危境地。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呼吁各国政府充分重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问题,并且切实采取措施保护和挽救濒危物种。然而,至今为止,世界各国都没有完成预定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
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社会发展从农业文明经过短暂的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这是一种高速度、跨越式的发展。但是各种矛盾也在积聚并呈爆发趋势显现出来,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近30年来集中出现,如森林破坏、草场退化、土地荒漠化、湿地萎缩、污染、水资源短缺、大气污染,旱、涝、雪、山洪、泥石流灾害频发,野生动植物资源濒危、数量锐减、物种消亡,生态系统受到严重破坏等等。尤其是人与自然的不和谐因素日益增多,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尖锐,生态问题已经成为严重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生态危机迫使人们进行深刻的文化反思和新的文明抉择。
作为记录人类文明成果的有力手段,摄影艺术能够及时、直观、真实地反映客观现实,作品中又包含文字不可比拟的大量时代信息。为了记录社会变革过程中产生的生态问题,引起当代社会的关注和思考,把我们认识生态问题的轨迹留给后来人,“生态摄影”应运而生。这是时代赋予摄影的历史使命。
2、反映生态关系是生态摄影的价值所在
奚志农拍摄的《滇金丝猴》中,滇金丝猴生活在茫茫林海中,云杉林上垂落着滇金丝猴最喜爱的食物——松萝,金丝猴一家正向那边张望着。这幅作品传递给人的信息相当丰富:滇金丝猴的个体特征,滇金丝猴个体之间的关系(有别于川金丝猴的家族式生活),滇金丝猴的食物与云杉的关系,云杉与滇金丝猴栖息环境的关系等。这幅作品最早把栖息在滇西北森林里的精灵——滇金丝猴呈现给世人,呼吁大家关注这片即将被人类举起斧头伐掉的森林和滇金丝猴的命运,反映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含义。作品获2001年英国BBC年度野生生物摄影师大赛的分项冠军奖,但更重要的是,它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并促进了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的建立。
冷雨中一家 初春的秦岭,树木枯黄、食物稀少已经很长时间了,偏又冷雨霏霏,在粗大的树枝上又冷又饿的一家人只好紧紧相拥在一起,相互取暖,毛发已被雨水打湿,天还在落雨点。猴群好像都注意到了远处的我,连抱在母亲怀里的小猴都伸出头来张望,而大公猴却根本不愿动一动正在捂暖的身体,只是尽可能用眼睛斜着向这边观察着。川金丝猴,中国特有物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易危、CITES附录一所列物种。 陈建伟 摄
类似的作品还有周海翔的《天鹅在暴风雪中强行起飞》,卢广的《关注中国污染》专题摄影(获得尤金·史密斯人道主义摄影奖),杨勇的地质灾害摄影,罗红的非洲野生动物摄影,奚志农、罗小韵、徐健、肖诗白、唐志远、武明禄等拍摄的野生动植物等等。
这些摄影作品之所以能够感动公众、影响社会,是因为它们浓缩地反映了我们周围发生的真实故事。而这些故事里无一不在讲生态关系。它们反映自然生态状况、物种内部关系、物种与其生态状况的关系,更反映物种状况与社会、与人的生态关系。这是生态摄影的最重要价值。
3、生态摄影是一种崭新的摄影理念
生态是“物种与物种、物种与其生存环境间的相互关系”,也可简单解释为“与生物有关的各种关系”。这就是生态摄影的最根本基础。生态的范围从微观生物到宏观世界,人是地球生物圈的一分子,自然也在其中。
以前我们的野生动物摄影、自然摄影、风光摄影、花卉摄影、显微生物摄影等等,难道都没有包含这种理念,为何要搞一个新名词?是不是与大自然有关的摄影叠加在一起就叫生态摄影?我认为不是。生态摄影就摄影题材和对象而言,当然包括自然风光、野生动植物、花卉甚至人物等,也离不开以反映这些对象特征为目的的摄影行为。但生态摄影追求的绝不是表面呈现或简单叠加,其追求的核心在于从生态角度建立一种摄影理念。生态摄影本质上强调的是“关系”,这种“关系”是用摄影手段来反映的。当然,要反映这个“关系”就必然包含拍摄者对生态关系的认识、理解和思考,反映出拍摄者内心与客观生态之间的情感。生态摄影的目的不仅为引起人们的关注,更应引起人们对生态的思考。可以这么说,生态摄影追求的不仅是画中景,更是画外意。
需要强调的是,生态摄影必然面对人类的行为,不仅因为人也是地球生物圈的组成部分,而且因为人是生态关系中不可或缺的、极为重要的、影响力最大的一环。人和其它物种及其生存环境如何建立起和谐的关系是最为重要的。尤其是工业革命以来,技术进步,生产力发展,使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急剧增强,向大自然索取资源的能力和欲望大大膨胀,生态环境受到人类极大的破坏,生态问题成为目前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大挑战。
科学技术进步,摄影硬件、制图软件给我们的拍摄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条件,当西部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我们在山河雄浑、旷野茫茫的光影形色背后是否还应该读出生态脆弱、水土流失、物种消亡、荒漠化扩大的内涵?
在传统的摄影审美观念里,可可西里被猎杀丢弃的藏羚羊头骨、母羊及小羊被猎杀的现场,是不美的,但这些摄影作品被争相刊载,对引起社会、公众关注藏羚羊的命运起到了极好的推动作用;周海翔对“垃圾鸥”的拍摄以及对曾经获奖的《天鹅在暴风雪中强行起飞》的剖白,难道不值得一切有社会责任感的人反思?
生态文明社会是人类社会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更高级的社会发展阶段,倡导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强调的是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批判的是人对自然资源的无节制掠夺和人是自然界主宰的观念。人类只是地球生物圈的一分子,应该尊重自然、爱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可人在自然面前也不能束手无策,任由自然摆布、无所作为。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一直就是人在探索与自然的关系中前进的,而今生态文明提倡的应该是“师法自然”,遵循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只有这样,人类社会才能发展、才能达到高度文明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崇高境界。
4、科学、客观、真实是生态摄影的根本
生态摄影在摄影分类上应该属于纪实摄影,科学、客观、真实是生态摄影的根本。摄影界有一句名言:”如果你的照片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你离得不够近。”这里讲的不仅仅是摄影者与拍摄对象的距离问题,更重要的是提倡一种理念,强调现场感、客观真实。生态摄影不到第一线去,不去近距离实际观察思考,肯定拍不出好作品来。
我们更要反对那些弄虚作假的行为,如“藏羚羊过青藏铁路”等作品,是完全不符合生态摄影必须客观真实的根本原则的。为了拍摄野生动物,有人用哄赶惊吓的手段;有人甚至把鸟儿绑在树上;有的为了追求作品唯一性,拍摄以后就把景观破坏掉。这样的人即使再有摄影天赋,也不具备从事生态摄影的资格。
有的生态摄影家、生态摄影团体提出以“真、善、美”作为生态摄影的原则,我不敢苟同。如果把所谓的“美”作为准则,就可能与生态摄影反映客观真实的理念相违背。为了追求所谓的“美”,往往有意无意掩去客观真实。可可西里的藏羚羊头骨、被杀害的小藏羚羊,卢广、周海翔、杨勇那些让人震惊、引人思考的作品,不能以“美”为标准来衡量。否则,必然要将生态摄影引向歧路。
美学对美的定义是这样的:人的需求被满足时所产生的愉悦反应。“需求的满足”、“愉悦反应”必然与每个人的思想理念、受教育程度、社会生活背景相关,也就是说,人对美的感受是有强烈的主观性、时段性的。人们对美的认知因社会发展阶段的不同而不同。因此,“美”不能作为评判生态摄影作品优劣的原则,只有客观真实才是生态摄影的根本。我们绝不能因为追求所谓的“美”而丢掉客观真实,丢掉时代赋予生态摄影的历史使命。
5、生态摄影集思想性、科学性、艺术性于一体
既然生态摄影的本质是对生态状况的思考,那么生态文明的标准就是衡量生态摄影思想性的唯一标准。有了生态思考,才能促进社会的进步和人们不良行为的改变。生态摄影是生态文明社会的产物,是生态文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应该反映生态文明社会中人们的认识、社会的追求,褒扬、贬斥无一不打上生态文明的烙印。因此,生态摄影对思想性的要求很高。
生态摄影又必须具有科学性。面对缤纷繁复的大千世界,生命之间、生命与非生命之间、人与自然之间极其复杂的生态关系,没有科学和真实来保驾护航,作品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比如说野生动物拍摄,到哪里去拍,怎么拍,拍的是什么,它和周围环境的生态关系怎样,不了解以上问题,肯定拍不出好的生态摄影作品,更不会产生正确的生态思考和影响。
生态摄影是摄影艺术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用光、构图、创意等方面的标准不会降低。生态摄影追求的是科学性、真实性、艺术性兼备的摄影作品,在科学真实的基础上,越是有艺术性的作品越具震撼力,越能更好地用影像保护自然、感染民众、宣传生态理念。
生态摄影中要处理好四个关系:
1.要处理好拍摄者与生态之间的情感关系。同一个生态状况,拍摄者理解的角度不同,结论也许完全不同。比如某滩涂大面积围海造田,站在扩大生产的角度是应该歌颂的,而站在维护生态平衡、鸟类栖息地的角度就是应该批判的。因此,对某地点、某事物的特定情况必须了解清楚。另外生态摄影作品除画龙点睛的题目外,如时间地点、拍摄背景、物种名称和濒危程度等可根据需要注上,便于读者理解和思考。欣赏生态摄影作品也许和欣赏别的摄影作品要求不同——不仅浏览、更应细读。
2.要处理好“美”和“丑”的关系。生态摄影强调的是生态思考,所以它追求的不是唯美主义。生态摄影既有责任反映美的、好的一面,也有责任反映丑的、恶的一面。反映好的、美的是为了唤起人们对自然、对生物、对环境的认识和热爱;反映恶的、丑的,是为了引起人们对生态的思考。生态摄影要反映丑陋的一面,这是和只追求美的大多数摄影作品不同的。弘扬美好的同时也鞭笞丑陋——无论美丑都是对现实生态状况的思考,这就是生态摄影理念的最大特点。
3.要处理好科学性、真实性与艺术性之间的关系。
生态摄影的第一要务就是客观性、科学性,要准确地反映拍摄对象的真实状况,不能弄虚作假。我们希望所有作品都是科学真实性和艺术欣赏性俱佳的作品,若二者不可兼得,客观真实更重要。比如,现阶段我们一直没有拍到过华南虎、白鳍豚的野外生活照,假如能拍到,艺术水平的高低,都不影响其成为有极高价值的生态摄影作品。
4.要处理好物种本身及其与外界关系二者之间的关系。反映关系是生态摄影的核心追求,如反映食物链、物种繁衍、生存受威胁的状况等等,这个不难理解。而从未拍摄过的动植物物种,或动植物鲜为人知的行为,辨识度高的动植物肖像,充满幽默趣味的作品,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该物种的形态、生理、行为、生态关系,符合生态摄影的目的,同样是有价值的作品。
生态摄影对摄影者也有四条要求:
第一,摄影者应具有生态道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生态摄影者首先应是一个尊重大自然、具备生态道德、遵循生态伦理的人,愿意亲近野生动植物,自觉爱护自然环境,关注生态状况并把这一意识贯穿于日常行为和摄影工作中。为了得到一幅“好”作品而惊扰野生动物、破坏环境、人为作假等行为应受到强烈谴责。
第二,摄影者必须具备生态学知识和野生动植物知识。只有了解要拍摄的对象,才能拍出好作品。拍摄野生动物,就要具备一定的动物学知识,了解要拍摄的动物的生活环境、食物链、动物习性、社会行为等,一个优秀的野生动物摄影者对某些动物知识的了解并不亚于动物学专家。
第三,具备与大自然打交道的能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大自然是美丽的,但也是严酷的,摄影者必须懂得如何与大自然打交道。一是要尊重自然,了解自然,亲近自然,并且要具有不怕艰辛、乐于吃苦的精神;二要消除对自然的恐惧心理,掌握野外生存的知识和能力。
第四,有过硬的摄影基本功,生态摄影和其他很多摄影不同,其拍摄的环境往往具有情况多变、条件恶劣、稍纵即逝、突发性强等特点,没有过硬的摄影基本功,在多变的拍摄主体、光、影、角度面前,很难有所作为。
人象冲突 中国的大象数量极少,但在西双版纳,每年都要发生不少大象毁坏庄稼、伤害人畜的事件,人象矛盾不断加剧,保护与发展如何协调的问题始终在拷问着我们。亚洲象,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濒危、CITES附录一所列物种。陈建伟 摄
6、生态摄影是大有前途的摄影艺术
生态摄影尽管刚刚起步,但当今中国社会的高速发展赋予了生态摄影良好的机遇。用影像来反映现实、呼唤社会、保护生态,是摄影者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
在这里还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全球首屈一指的中国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为生态摄影提供了最为广阔的舞台,从几近赤道的南海到北国的大兴安岭,从东海之滨到雪岭冰川的世界屋脊,气候差异大,海拔落差大,地形地貌十分复杂,孕育了多种多样的动植物物种。这些物种中有些已经为我们所认识,而大部分还比较陌生。既复杂又缤纷的生态环境,在世界各国是绝无仅有的,这难道不够我们作为一个大题材、大主题来深入挖掘、长久探索吗?
生态摄影在我国刚刚兴起,有些已经很有造诣的摄影者或很有影响力的作品并没有冠以生态摄影的名字,生态摄影还在探索中前进。从大力弘扬大自然之美,到科学客观地反映生态实质内涵的转变,需要很多人锲而不舍地探索。可喜的是,很多摄影人已经踏上了这条路,并引起了社会的关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奚志农滇金丝猴系列作品引起了社会反响,引发了从大学生到中央电视台对滇金丝猴和滇西北原始森林命运的关注,引起了社会和政府的强烈关切,最终使得支撑当地经济的“木头财政”停了下来,保住了这片原始森林及滇金丝猴。还有那些在青藏高原无人区拍摄的藏羚羊被大量猎杀的作品,让国内、国际社会更加清楚地了解到那腥风血雨的一幕,为赢得全社会的支持、公众的参与、政府的决断而起到的作用是有目共睹的。生态摄影的功绩值得肯定。卢广冒着风险拍摄的反映青海、西藏滥采乱挖金矿引起的生态灾难、社会问题的作品,也对当地政府及时采取措施停止所有金矿开采行动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杨勇作为一名地质科学工作者,提倡要利用影像将学术问题与社会问题联系起来,反映中国西部这些年来由人类开发带来的日益积累的生态隐患。特别要提到的是,2008年春在中国南方发生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5月中旬发生在四川汶川的8.0级特大地震,2009年冬春延续的中国南方特大持续干旱,2010年8月发生在甘肃舟曲的特大泥石流以及近年来历次自然灾害中,摄影者拿起相机,不怕困难、不畏艰辛、甚至冒着生命危险深入灾区,拍下人与自然灾害抗争的感人至深的照片,在最困难的时候用影像去记录灾难、激励人心、鼓舞斗志、凝聚合力、团结社会,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些都是生态摄影者用心血、用生命探索生态问题的典型例子。
生态摄影的意义在于反映当今中国社会高速发展背景下的生态进程和由此带来的生态问题,利用摄影的特殊性,忠实记录下大量画面信息(它们具有直观性和文字不可替代性)。用影像来反映现实、呼唤社会、保护生态,更是摄影者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从这个意义上讲,生态摄影是当今中国大有前途、极有发展潜力、最具时代感的摄影艺术。中国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要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文明社会,要建设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就应该高举生态摄影这面大旗。
生态问题的不断积累和不断解决是一个复杂长期的较量过程。希望全国各地、各行业、全社会的摄影爱好者共同关注和参与到中国的生态摄影中来,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文明社会做出当代摄影人应有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