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举党的旗帜 讲述红色故事 传扬革命经典
http://www.cflac.org.cn     2011-07-08     作者:     来源:中国艺术报

高举党的旗帜 讲述红色故事 传扬革命经典

——第三届中国故事节全国红色故事会在江苏句容举行

“党旗在我心中”第三届中国故事节全国红色故事会在江苏句容圆满落幕

    6月30日,在庆祝党的90华诞前夕,由中国民协故事委员会、江苏省文联、江苏省民协和句容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党旗在我心中”第三届中国故事节全国红色故事会暨江苏省民间文艺“迎春花奖”(新故事)评审在著名的茅山红色革命老区圆满落幕。

    当晚,在红色革命根据地茅山脚下的中心广场举办了“党旗在我心中”第三届中国故事节全国红色故事会暨江苏省民间文艺“迎春花奖”(新故事)颁奖晚会。江苏省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王慧芬,省文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杨企鹏,省文联副主席、中国民协顾问、省民协主席陶思炎,中国民协故事委员会主任、《民间文学》杂志社社长、主编白旭旻,镇江市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蒋宁,句容市领导商震、王琴、吕朝霞等出席晚会。出席晚会的还有江苏省民协顾问、副主席和各市民协负责人等。

    晚会在歌舞《龙腾虎跃》中拉开序幕,南京市京剧团、市文化馆群星艺术团的演员们演唱了《绣红旗》《江山》《英雄赞歌》《报答》等一曲曲红色经典,演讲金奖获奖选手朱赵涵、张炳龙登台表演了故事《小花伞》《一局特殊的麻将》。演出在《我是一个句容人》的京剧合唱中落下帷幕。

    本届故事会以“党旗在我心中”为题,内容丰富多彩,来自江苏、浙江、江西、吉林、河北、上海、重庆等全国近20个省、市、区的参赛选手带来了各具特色、亮点纷呈的故事作品。选手们以满腔的热情,讲述了一个个激动人心、跌宕起伏的红色故事,讴歌了90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特别是红色革命根据地军民团结奋斗、民族解放、祖国建设的丰功伟绩,表达了对党无比深厚的感情。    

    王慧芬在颁奖晚会上讲话,她高度评价了举办“党旗在我心中”全国红色故事会的特殊意义。她希望通过这次活动的举办,进一步加强民间文艺的相互交流,继承传统,开创未来,共同为繁荣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艺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句容市委副书记商震在颁奖晚会上致辞。他说,茅山是革命圣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是党在华东敌后最早创建的根据地之一,是全国六大山地抗日根据地旅游结盟地。把“党旗在我心中”全国红色故事会赛事放在这里举办,不仅是句容市今年群众文化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更是全市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一件大事。

    出席颁奖晚会的领导分别为获奖选手颁奖。本届中国故事节全国红色故事会共收到全国2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征文数百篇,参加表演决赛的选手年龄最小的10岁,最大的78岁。此次活动由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故事创作)获得者、作家、评论家、表演艺术家组成评委会,经过层层推荐选拔和激烈的角逐,共评出故事创作和表演金奖各2个,银奖各4个,铜奖各6个,故事创作优秀奖12个、表演优秀奖14个。其中浙江作者黄水晶创作的《军人》、江苏作者汤雄创作的《江河生死行》荣获创作金奖;无锡选手张炳龙表演的《一局特殊的麻将》、句容选手朱赵涵表演的《小花伞》荣获表演金奖。同时,汤雄等16人创作的新故事分别荣获江苏省民间文艺最高奖“迎春花奖”新故事创作奖,张炳龙等8人荣获“迎春花奖”新故事表演奖。

    江苏省民间文艺家协会驻会副主席张丹是本次活动的主要策划者和组织者、本届故事会评委之一。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故事来源于生活,是人类对自身历史的一种记忆,并通过这种记忆传播着一定社会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构建着一定社会的文化形态,引导着社会性格的形成。讲故事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一种文艺样式,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本届红色故事会得到全国各地基层故事选手积极响应和参与,不少选手都是自费远道赶来参加,这充分说明了在大众传媒高速发展的今天,民间文学依然有着鲜活的生命力。张丹还强调指出,句容是中国民间文艺(故事)之乡,在句容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句容故事活动丰富多彩,影响越来越大,这也是句容在本届全国红色故事会取得佳绩的主要原因。

(鲁梅 穆秭)

祖国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在第三届中国故事节全国红色故事颁奖晚会上的致辞

王慧芬江苏省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

    今晚,我们欢聚在句容茅山脚下,共同迎接中国共产党90华诞的到来。在这个喜庆的日子里,由中国民协故事委员会、江苏省文联、省民协和句容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第三届中国故事节全国红色故事会将要圆满地落下帷幕。在此,我谨代表江苏省文联,向远道而来的各位评委、嘉宾和参赛选手以及对这次活动给予大力支持的有关单位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同时,向获奖选手表示诚挚的祝贺!

    中国共产党建党90年来,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艰苦奋战,历尽沧桑,奋发图强,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伟大复兴的辉煌篇章。在这样一个艰苦卓绝的伟大进程中,作为中国共产党在华东敌后最早创建的根据地之一的茅山,见证了我们党的发展与壮大,见证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丰硕成果,也见证了改革开放取得的辉煌成就,留下了感人肺腑的故事,留下了太多震撼心灵的记忆。

    故事来源于生活,是人类对自身历史的一种记忆,并通过这种记忆传播着一定社会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构建着一定社会的文化形态,引导着社会性格的形成。讲故事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一种文艺样式,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句容是中国民间文艺(故事)之乡。在句容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句容故事活动丰富多彩,影响越来越大。

    今天,我们相聚在茅山,以讲红色故事的方式,庆祝党的生日,主题鲜明,意义深远。这次全国红色故事会,有来自全国20多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所推荐的近200位故事作者和表演者参加,共收到故事创作推荐稿件200多篇。参赛选手通过生动感人的故事,声情并茂地追忆党的光辉历程,缅怀英雄,赞美祖国,歌颂人民群众,展示时代风采,使我们更加坚信,在党的领导下,祖国的明天和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更加辉煌。我们也相信,这次活动的举办,将进一步加强相互交流,继承传统,开创未来,激励我们共同为繁荣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艺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攻坚克难 务实奋进

——在第三届中国故事节全国红色故事会颁奖晚会上的致辞

商 震中共句容市委副书记

    7月1日就是党的90岁华诞,今晚我们相聚在茅山红色革命老区,举行“党旗在我心中”第三届中国故事节全国红色故事会颁奖晚会。首先,我谨代表中共句容市委、市政府向应邀出席颁奖晚会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以及全体参赛选手、领队及工作人员表示诚挚的欢迎!对获奖选手所取得的优异成绩表示热烈的祝贺!

    我们句容区位优越,毗邻南京,交通便捷,是南京都市圈“半小时核心圈”中离南京最近的城市。全市总面积1385平方公里,人口61万,辖9个镇、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和3个风景区管委会。句容是个具有2100多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县,是江苏省最早建县的13个文明古县之一。境内山水风光旖旎,人文古迹荟萃,有道教“第一福地、第八洞天”——茅山,佛教“律宗第一名山”——宝华山,以及九龙山、赤山湖等众多风景名胜,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省县级市中唯一有两个4A级风景区的地方)、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卫生城市、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市、全国十大魅力健康养生之地、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市、中国特色魅力城市二百强、中国草莓之乡、中国少儿故事之乡等。

    我们眼前的茅山是著名的道教圣地,是道教上清派的发源地,被道家称为“上清宗坛”。茅山也是革命圣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是我党在华东敌后最早创建的根据地之一,是全国六大山地抗日根据地红色旅游联盟结盟地。

    “党旗在我心中”全国红色故事颁奖晚会在我市的举办,不仅是今年我市群众文化生活中的一件盛事,更是我市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一件大事。我们将以此为契机,认真贯彻落实刚刚闭幕的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紧紧围绕“加速转型升级,全面跨越赶超”主题,攻坚克难,务实奋进,为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的宏伟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

民间文学应具备与时俱进的时代特质

——第三届中国故事节全国红色故事会故事创作综述

张 丹江苏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本次活动评委

    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故事委员会、江苏省文联、江苏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和句容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第三届中国故事节全国红色故事会圆满落幕了,此次活动显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关注度高、参与面广,反映了建立全国性故事创作交流平台的迫切性。此次故事创作征文,就空间上而言,稿件来自黑龙江省、青海省、广东省、重庆市等20多个直辖市、省和自治区,遍布祖国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就数量而言,除了主办地江苏各市被限制每个市大体只能有5至10篇应征稿件参加终评之外,共收到上述地区故事创作应征稿件200多篇。只有少量的和应征创作文体要求不相符的稿件,诸如散文、通讯等,最终共计近20个直辖市、省和自治区近200篇故事创作稿件进入评审。就作者层面而言,既有故事老作家,也不乏新手;既有耄耋老人,也有在校年轻学子;既有专业写手,也有故事创作爱好者。有的作者一人就投稿好几篇,甚至十几篇,创作热情高涨。

    此次故事活动关注度高、参与面广,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故事作者迫切需要一个全国性的故事创作和交流的平台,反映了他们急待想让自身价值得到体现的内心需求是多么的强烈,更说明了这方面的工作急需自上而下的跟进,并加以积极的、健康的、有力的组织和指导。

    二是内容丰富、主题鲜明,反映了探索新故事创作中主题性创作的积极性。此次活动虽然是专题性的定向创作,但显然作者并未受到多大的创作局限,内容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如《红色见证》《最后一个司旗手》《救回红军当儿子》《裁缝店里的枪声》《秘密情报》《茅山兵魂》《特委书记杨二锤》《智窃密电码》《党旗飘扬在最前线》和《血色爱情》等等,到当代如火如荼的改革开放进程,直至眼下各个阶层都比较关注的焦点、热点、难点问题均有涉及,如《裸捐》《信誉》《自我落选》《“祸”起见义勇为》《插班生妞妞》,甚至写到村委会的《调解员》、恋人相约《一起看奥运》、亚丁湾的《智斗海盗》和房屋拆迁的《一张借谷证》等等。这些作品有的用一千多字,有的用近万字的篇幅,通过一个个感人的故事,多角度、多层面、生动形象地紧扣“党旗在我心中”的主题,讴歌90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特别是红色革命根据地军民团结奋斗、民族解放、祖国建设的丰功伟绩,反映全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开展波澜壮阔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走向和谐安康的幸福生活。

    印象较深的如《军人》,作者比较巧妙的从一个小角度切入,讲述了一个大雨背景下的一次旅程,通过最终包袱的抖开,呼应了故事开头部分埋下的伏笔,从而颂扬了党领导下当代军人的宽阔胸怀和精神境界。还有如《江河生死行》,作者运用欲扬先抑之法,借鉴小说创作之道,讲述了一个普通船队队长在面临死亡威胁时,如何献身帮助队员转危为安的故事,生动而形象地回答了开头队友们争论的“共产党员是什么人”的问题。再有如《茅山兵魂》,作者以小见大,讲述了小小的馒头所引发的悲怆故事,催人泪下,高歌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与老百姓的鱼水之情、人民军队无往而不胜。

    三是水平参差、显现问题,反映了民间文学工作应具备与时俱进的时代性。认真审读应征的200多篇稿件,显而易见文本的质量有天壤之别,将散文充作故事的有之,将通讯代替故事的有之,也有的已经将小说完全等同于故事;再者,则将主题创作模糊于平时的自由创作。许多应征稿件,素材相当不错,但没有形成故事,更没有故事悬念,对什么是故事的把握显得不够。当然,即使是获奖作品,也并非无瑕可剔,比如,有些故事缺乏悬念、情节松散,有些故事语言苍白非口语化,有些故事立意浅显,不太懂得情节推进,作者直抒胸臆等等。透过这些问题,将引发我们对于当下新故事创作现状、乃至民间文学工作的许多思考。

    我个人以为,造成上述问题的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可能是多年以来,特别是中国民间文学“后《三套集成》”时代,不少人可能误以为民间文学的工作随着《三套集成》编辑出版而结束,对于《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以及当代民间文学的动态关注和研究也显得不足,没有形成民间文学和民间艺术两腿迈进、比翼双飞的局面。民间文学是伴随着人们的生活而产生的,从来也没有停止,并不断以新的形式出现,新故事就是脱胎于传统故事,具有民间文学的特点,是新的民间文艺样式之一。而民间文学则是人类文化的母体,也是所谓的精英艺术取之不竭的生命源泉。从文艺生态学来讲,民间文学是文艺生态链中极其重要的底层,她的繁荣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文艺的发展前景。胡锦涛总书记在最近的“七一讲话”中阐述如何继续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时,明确指出“要坚持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在此次全国红色故事会中,民族精神、爱国主义、理想信念、和谐理念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得到了充分宣传和高扬。可以说,中国民间文学中有着既属于过去、又属于未来,既属于中国,又属于世界的东西。中国文学史的高峰如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原本都是来源于民间文学。关注并做好当代民间文学工作,促进民间文学和民间艺术的共同繁荣和发展已是刻不容缓,这也正是我们作为民间文艺工作者,策划和组织此次故事创作、表演活动的又一重要旨意之所在。

扎根民间沃土 追求艺术展现

——第三届中国故事节全国红色故事会表演大赛综述

吴林森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新故事创作奖获得者、本次活动评委

    故事,这种来自民间而又长期活跃在民间的艺术形式,由于其通俗易懂、适合口头表达、地域风格明显的艺术特征,一直深受广大老百姓所喜爱。要演讲好一个故事,需要故事员首先领悟故事的自身内涵,其次要掌控故事结构及情节发展,掌控情绪宣泄及语言表述。故事也是需要说表结合的,但它又没有评话那样严格和夸张。故事是以说为主体的艺术,不是朗诵,不是呐喊,不是纯表演。说得动听说得娓娓而谈,表得传神表得准确到位,才能收到故事自身特有的艺术魅力。说故事是传统文化的一朵奇葩,故事(这里包括新故事和传统故事)更在人民群众当中盛传不息,有着强盛的生命力。本届红色故事大赛决赛的参赛者中,大的已有70余岁,小的还带着红领巾,是只有七八岁的小学生,这充分说明“故事”这个优秀民间文化形式,深深扎根在民间,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

    决赛过程中,故事艺术家们纷纷登台献艺亮“绝活”,他们声情并茂,形象逼真,把一个个红色经典故事演绎得淋漓尽致,荡气回肠。

    比赛现场精彩纷呈。参赛选手中有“久经沙场”的讲故事老将,也有初出茅庐的新手。其中一些是长期在文化馆站工作的同志,他们既是故事的创作者,又是表演者,比如金奖获得者、来自无锡江阴文化馆的张炳龙先生,其表演的故事《一局特殊的麻将》,惟妙惟肖地模仿了国共四位领导人麻将桌上斗智斗勇的精彩片段,受到了一致好评。最引人注目的是一批少儿选手参赛,给本届大赛增添了勃勃生机。句容本土的朱赵涵小朋友表演的故事《小花伞》,说的也是茅山革命斗争故事,说表结合适当,现场发挥得十分出色,终于力挫“群雄”,一举夺得金奖,为“红色茅山”争得了荣誉。

    当然,既然是比赛就得有高低。故事选手之间的差距也是明显的。有的选手把讲故事当成了演讲或朗诵,从故事中跳出直抒胸臆;有的选手不会把握故事节奏,不会渲染故事情节,一个腔调到底;还有的选手不注意观众情绪,自说自话超时过多。不过,瑕不掩瑜,本届大赛绝大多数选手是十分成功的。

    一个故事,带出一段红色记忆;一个讲故事的人,渲染着一种红色精神;一个红色故事会,传播着一种红色传统文化。来自全国的故事精英汇聚一堂,用讲故事的形式,把听故事的人带入到另外的时空,体会不一样的“红色激情”,感动不一样的“激情岁月”,用“红色故事”庆祝党的生日,再达到弘扬民间文化、追寻红色足迹的宗旨,无论从哪个角度评价,我们都会对这次大赛的组织策划者表示由衷的敬意。

    “党旗在我心中”第三届中国故事节全国红色故事会

    故事表演奖

    金 奖

    张炳龙《一局特殊的麻将》

    朱赵涵《小花伞》

    银 奖

    王立志《丰碑》

    孙惠华《三碗粥》

    包婷婷《将军竞标》

    王昭萱《长征路上红小丫》

    铜 奖

    熊祥君《巴渝飞毛腿》

    杨子江《银镯情》

    白帆《火烧野战仓库》

    徐芹霞《火龙的故事》

    吴萍《就是要给他添麻烦》

    方正《茅山笛声》

    优秀奖

    傅亚芳《迟到的母女情》

    郭瑾《女儿心中的父亲》

    华禹漠《绕门经》

    张淑霞《裸捐》

    艾夫胜《抓舌头》

    李晔《春水绿扬风曼暖,

    秋水红叶日彰灼》

    胡方慧《七枚铜钱》

    张春凤《党费》

    蒋凤娇《与鬼子同行》

    冯晋《挥动五尺扫把,

    谱写奉献之歌》

    姜子怡《丰碑》

    杨俊《茅山桃子》

    赵阳《扁担侠》

    胡宇浩《插班生妞妞》

    故事创作奖

    金 奖

    《军人》(黄水晶)

    《江河生死行》(汤雄)

    银 奖

    《茅山兵魂》(叶林生)

    《沉重的电话》(祖斌)

    《一箭双雕》(徐树建)

    《茅山小号手》(王晓)

    铜 奖

    《“祸”起见义勇为》(王水根)

    《寒冬里的一团火》(石峰)

    《永远的儿子》(吴邦国)

    《七枚铜线》(臧继骅)

    《不大听说的故事》(卢群)

    《隔壁邻舍》(张树森)

    优秀奖

    《雕爷的“八仙过海”》(杨辉素)

    《一局特殊的麻将》(张炳龙)

    《智窃密电码》(王大经)

    《夜半埋伏》(万恺)

    《血色母心》(菊韵香)

    《插班生妞妞》(晏玉洁)

    《海哥夏妹》(王广华)

    《最后一班岗》(齐运喜)

    《调解员》(朱谷忠)

    《背着妻子游庐山》(徐凤清)

    《我不想知道你的秘密》(李谦)

    《较量》(张元鼎)

    江苏省民间文艺“迎春花奖”

    “迎春花奖”为江苏省民间文艺最高奖,已评审两届,所评门类为民间工艺。此次新故事创作奖和新故事表演奖评审尚属首次。在“十二五”期间,将逐步扩大到江苏民间文艺的其他门类。

    新故事创作奖

    《江河生死行》(汤雄)

    《茅山兵魂》(叶林生)

    《一箭双雕》(徐树建)

    《茅山小号手》(王晓)

    《“祸”起见义勇为》(王水根)

    《七枚铜线》(臧继骅)

    《不大听说的故事》(卢群)

    《隔壁邻舍》(张树森)

    《一局特殊的麻将》(张炳龙)

    《智窃密电码》(王大经)

    《夜半埋伏》(万恺)

    《插班生妞妞》(晏玉洁)

    《海哥夏妹》(王广华)

    《最后一班岗》(齐运喜)

    《背着妻子游庐山》(徐凤清)

    《较量》(张元鼎)

    新故事表演奖

    张炳龙《一局特殊的麻将》

    朱赵涵《小花伞》

    王立志《丰碑》

    包婷婷《将军竞标》

    王昭萱《长征路上红小丫》

    杨子江《银镯情》

    徐芹霞《火龙的故事》

    方正《茅山笛声》

中国音乐专刊
中国舞蹈专刊
中国民间文艺专刊
中国书法学报专刊
重大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