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日照遍了东方,自由之神在纵情歌唱……”这是著名抗战歌曲《太行山上》的两句歌词,用来形容我国蓬勃旺盛的合唱活动再贴切不过了。在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的日子里,全国各族人民都在纵情歌唱,用最美的歌声,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人民军队好、各族人民好的主旋律。
“七一”期间,全国各地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除专业院团推出的戏剧、曲艺、音乐会等舞台演出外,各种书法、美术、摄影展遍布城乡。其中,群众性的合唱活动更是开展得声势浩大、如火如荼。6月11日晚,来自重庆的14支群众演出队登上北京民族文化宫大剧院,以激情满怀的红歌表演开启了“百花芬芳·党的旗帜高高飘扬——中国文学艺术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主题系列演出”的帷幕。中国文联、中国音协6月18日至22日在云南举办的第八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合唱比赛更是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39支合唱团队参与比赛,堪称合唱艺术的盛会。此外,天津市百万名职工参与“红色歌曲大家唱、红色箴言大家读”活动;11支合唱团参演了黑龙江省文联主办的“唱支红歌给党听”合唱音乐会;北京市文联等举办的北京合唱节历时一个月,来自首都各行各业的合唱团登台演唱……一时间,神州大地处处歌声飞扬,为党的生日送上了深情的祝福。
合唱是群众参与性最强的艺术。从全国各地成立的合唱团队来看,合唱在我国已经成为最为普及的艺术形式。参与者男女老少皆有,年龄最大者八九十岁,最小的五六岁。各个年龄层面都有自己的合唱团体,大中小学有学生合唱团、少儿合唱团;退休人员有老年合唱团。职业涵盖了各行各业,不仅有各种企业合唱团,还有教师合唱团、农民合唱团、警官合唱团、打工者合唱团等等。这些业余合唱团体,平时坚持排练,不断提高演唱水平,合唱艺术陶冶了他们的心灵、丰富了他们的精神生活。许多城市的广场、公园里,群众常常自发地聚在一起练歌、演唱,群众合唱成为当地城市的一景。
合唱是最能弘扬民族精神的艺术。我国合唱艺术本来就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从上世纪30年代兴起的抗日救亡歌咏活动,合唱就发挥了它唤起民众、凝聚人心、共同抵御外辱的强大作用。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各地开展的“红五月”群众歌咏活动,鼓舞着人们为建设新中国而奋斗。在多年的歌咏活动中,也积累了一大批风格多样、时代感强、易于传唱、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合唱曲目,它们成为了今天我们所说的“红歌”。如在“百花芬芳”上演出的《保卫黄河》《抗日军政大学校歌》《游击队歌》《山丹丹花开红艳艳》《大刀进行曲》《解放区的天》等都是经典的历史革命歌曲;《祖国颂》《沁园春·雪》《红梅赞》《让我们荡起双桨》等是旋律优美的艺术歌曲;《春天的故事》《走进新时代》《走向复兴》等则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优秀歌曲。这些作品都代表了广大群众的共同心声,凝聚着中华民族的共同意志。
合唱是最能凝聚人心的艺术。合唱讲究声音的平衡、声部的配合,在长期的训练中一点一滴地磨合,最后达到完美的声音艺术。因此,要求每个团员具有团队意识,协调配合,对作品要达到共同的理解、统一的意念,才能将作品内涵更好地地呈现,表达出共同的激情和心声。因此,在创建和谐社会中,合唱将发挥独特的积极作用。
合唱是最能传承发展民族文化的艺术。全国各地的合唱活动之所以开展得有声有色,是因为通过长期的训练和演出,产生了一批高水平的合唱团队。很多业余合唱团队积累了大量中外经典合唱曲目,能娴熟地演绎不同风格、不同流派的代表曲目,甚至高难度的无伴奏合唱,水平毫不亚于专业团队。还有很多团队在国际性的合唱比赛中荣获大奖,为中国赢得了荣誉。此外,一些不同地方、不同民族、不同行业的合唱团队,尤其是一些少数民族的合唱团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他们改编、演唱了大量当地的民族民间歌曲,丰富了我国的合唱曲目,也让各地方、各民族的民歌得到更好的传承。
合唱艺术的蓬勃发展,除了强大的群众基础,也得力于大批专业音乐工作者的倾情投入,在各个合唱团队和各种合唱活动中,我们都能看到他们忙碌的身影。他们或担任合唱团的指挥,长期在基层培训合唱爱好者;或到一些学校进行讲学,培养师资,提高合唱人员的专业水平。中国音协也发挥了协会的专业优势,不仅成立了合唱联盟,还相继成立了大学生合唱联盟,在一些地方建立了合唱基地,并举办了多期培训班。
要让合唱艺术更好的发展,还需要更多的音乐工作者投入。一方面适合群众演唱的合唱新作还是太少,还需创作更多优秀的合唱作品;另一方面还需培养更多的合唱专业人才,如指挥,声乐指导等。让我们共同努力,把心中的歌唱得更响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