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至22日,由中国文联、云南省委省政府、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办的第八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合唱比赛在昆明举办。本报记者特采访了部分音乐界专家,倾听他们对中国合唱艺术前景的展望及对当前合唱艺术存在问题的分析,现整理摘发在此,希望引起大家对合唱艺术健康发展的关注。
徐锡宜(指挥家、作曲家、中国音协合唱联盟主席):第八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合唱比赛是一个很好的大学习、大交流的平台,它全面、及时、客观地展示了中国合唱发展的现状。第一,中国合唱的广泛性和普及性进一步提高。以往优秀的合唱团多集中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而这次比赛上我们欣喜地看到了中国县一级城市合唱水平的突飞猛进,西北地区的合唱水平有了大幅提升。越来越多的地区开始重视发展、推动合唱事业,群众合唱团队取得的好成绩,与当地相关部门的重视密不可分。第二,大学生合唱团队是中国合唱的主力军和先锋队。此次参赛的不仅有音乐学院代表队、师范学院代表队,还有很多普通高校的大学生团队,他们不仅演唱水准非常高,还为大家带来了许多新颖的合唱歌曲以及新鲜的合唱理念。第三,通过近些年中国音乐金钟奖、央视青歌赛、海峡两岸合唱节、大学生合唱展演等活动的历练,中国合唱团在音质、音色、音准、层次、合唱的融合度等方面的水平都有大幅提高。比赛让我们看到进步的同时也让我们发现了不足:优秀的合唱指挥还是较为紧缺。
陆在易(作曲家、上海音协主席):在我看来:合唱是所有艺术中最富有特色的门类。我们经常说:中国正成为一个普及合唱的大国。从基层活动到专业比赛,参与的有几千万之众,这对提高国民艺术素质很重要。合唱得到今天这样的发展,金钟奖起了很大的作用。长沙、重庆、昆明,三届金钟奖我都参加了,我的感觉是:虽然团队间还有一定差距,但差距正在缩小。合唱水平为什么会提高?起决定作用的是观念——对合唱艺术理解的观念。合唱艺术的要素正在深入人心,强调音准、音质和高度的融合。本届大赛与往届相比,39支团队在音准上好了不知多少倍,音色较统一、配合较默契,演唱不像以往那样拘谨,更加收放自如了。不仅表情丰富了,有的团队还加上了动作,感染力和表现力也都增强了。希望以后各个合唱团队能够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达到音准和音色上的统一,更加重视音乐表现上的律动,更加注重曲目的合理安排、有对比、有变化,重视钢琴伴奏的作用。
王世光(作曲家、中国音协顾问):第八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合唱比赛与上一届相比,第一,人数增加了;第二,水平整体提高了,没有了“羊群里出骆驼”的感觉、大批团队伯仲难分,这是从普及到提高的一大跨步;第三,院校队伍的“量”更大了,这说明我们的音乐教育脱开了旧有的框架,也看到了社会音乐教育的普及;第四,本届大赛创造了一个比以往更好的艺术交流平台。
刘晓耕(作曲家、云南省音协副主席):本届大赛除具有广泛性外,质量也很高,每个团队都在注重本土作品。中国的民族音乐要有个性才能走向世界,坚持原创这一点十分重要,这次不少原创作品水准很高。不足之处是一些年轻指挥明显读谱太少,指挥某些作品只是在追求形似,而不是神似。其实读谱与读唐诗、读英文一样,需要精读、需要为一个作品做大量的功课。希望下届有更多优秀的原创作品出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