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刘志钰的中国画,在齐鲁画坛享有盛誉。近60载绘画生涯的积淀,使他的作品在意境、构图、用墨、运笔技巧上都有了更深层的突破。
作为一名艺术家,深厚的艺术修养、崇高的内心境界是不可或缺的。刘志钰少年随老画家段黎民习画,青年在关友声的亲授下打下深厚的传统基本功底,并先后得李苦禅、潘天寿、王雪涛诸名家指授,受益匪浅。他坚持传统手法为基础,以“六法”为准绳,进行变革创新,为其艺术创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多年的生活积累和潜心运墨,终于使他的画作意境深远,风格清逸超脱,自成一体。
刘志钰擅画山水花鸟,尤以山水画见长。在中国画范畴里,山水画是最能体现中国文化精神的一个艺术门类,是人类艺术高峰的3种最有代表性的艺术门类之一。山水画与人和自然的关系是息息相关的,人在表现自然的过程中,才能体会到山水这种无限的可能。
道法自然,酣畅淋漓,是刘志钰画作的特点之一。他的山水画卷无不透露出一种无法穷尽的自然之美,这与他面向自然、寄托以真情实感的创作方式不无关系。从中学时代随老画家段黎民习画,到拜关友声学山水,他始终把实地考察和写生作为必修之课。特别是他于上世纪80年代在青海工作的3年中,西北高原沉寂而粗犷浩瀚的自然生机,在他心中埋下了永远不能忘怀的西北情结,更使他形成了独特的创作风格。此后,他怀着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足迹遍布名山大川,领略和体悟山川的壮丽秀美和无限神韵。正是这些自然盛景之美启示着他,赋予他灵感。此时,那山水风物早已印在他脑海中,并成为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而于大量写生创作中汲取营养、认识创作规律,才使他能在真实的感受过、亲近过以后,准确地捕捉与动情表达。因而,刘志钰的画作,那山那水,那树那海,都被赋予了勃勃生机;山的巍峨壮观、水的清澈激越、云的轻柔飘逸、树的葱郁苍劲,都幻化在了几尺素绢的意境之中。
不拘格套,任性而发,为其画作又一特点。山水画的根源,来自人内心对自然山水的感悟。山水画的造境主旨是围绕着人和自然的关系,是写照和表现万物与内心世界的合一。刘志钰的画作以内在情感为根,以意韵取胜,他将自己的思维、心境体现在那雅致飘逸的水墨创作之中,线条的节奏、用笔的功夫、布墨的韵味和着色的细微,这些元素有机构成的律动,令画面变化万千,大气而秀美;既有着深厚的传统积淀,又有着鲜明的时代气息,雄浑博大、气势恢宏,使之看上去风清云淡,宁静高远的山水中却蕴藏着一种激动人心的气韵,一种充满强烈情怀的力量。
更难能可贵的是刘志钰兴趣广泛,注意以诗词曲赋乃至文玩器物等画外之工涵泳绘事。在致力于绘画的同时,还出入八法,临篆写隶,深得传统书法之气韵。闲暇之余,以诗文自娱,深得韵律之美,集结出版诗集《柳塘遐趣》。他将自己多年来对于人生、社会的丰富的切身感受,和对文学的深湛修养,赋予作品以盎然的诗样意境,又通过笔下各种点、线、面即兴组合而成的节奏、旋律和墨韵效果,自由自在地展现自己的才情、气质和艺术个性。
刘志钰曾在《柳塘遐趣》中,赋词《西土述怀》(调寄忆秦娥):
西风烈,寒气凛冽心犹热,心犹热,雪山高洁,湟水情切。
故人一别音尘绝,寸心百结无从说,无从说,山高水远,天空海阔。
“山高水远,天空海阔”亦是对刘志钰的画作及人生的高度概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