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对于家书,我们很多人的感觉可能都已消融在手机、高铁和飞机的交响里了。谈什么“烽火连三月”,谈什么“江水三千里”,我们连拿起笔,给一张白纸画一道颜色都已茫然。
然而,奇怪的是,在我们忽略了自己的家书的今天,却有很多人都乐意捧起一本书,一本铅印成册的家书,它的名字叫做“曾国藩家书”。
都说曾国藩家书是最成功的教子书;都说曾国藩家书是最实用的教子书;都说曾国藩家书是最好用的治家书。
是的,我还可以补充一些。曾国藩教育子弟确实很成功。他成功地打破了“富贵之家,五世而斩”的千年传统,他不仅培养出了三位堪为大将之才的弟弟:九弟曾国荃,打下南京首功之人,后来做到两江总督;六弟曾国华,季弟曾国葆,都曾是独当一面的湘军将领;而且培养出了两个好儿子:长子曾纪泽,中国近代著名的外交家;次子曾纪鸿,中国近代杰出的数学家。更为重要的是,他的后代到如今都代有人出,而且都遵其遗嘱不从政,不从军,大多成为教育、科技、文化界的精英。
是的,我还可以补充一些。蒋介石,一个深受曾国藩影响的现代政治人物,在忙到没有时间给孩子们写信的时候,随时写个条子,指示孩子们去读曾文正公家书哪一页,并表示,这就是他要写给孩子们的家书。
在一波波的曾国藩家书热中我苦苦思考,曾国藩家书热究竟意味着什么?
我以为,这恰恰是现代家教的一种误区。或者更干脆一点地说,现代人对曾国藩家书的崇拜,恰恰正是现代家教急功近利的生动写照。现代人对曾国藩家书的崇拜,与其说是崇拜曾国藩其人,不如说是对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一急功近利心态的崇拜。说白了,就是想从曾国藩家书中寻找教子的药方。
我很纳闷,曾国藩的后代果真都是他的家书教育出来的吗?倘若如此,那么,我们还需要学校做什么?大家都花些精力写家书算了。
曾国藩家书传达出来的,难道真是教子的秘方吗?
同治元年,次子曾纪鸿中了秀才,时年虚岁仅十五岁,这对于漫漫科举路上人来说,真是一件大好事大喜事。不是有名人言,出名要趁早吗?然而,曾国藩于是年四月二十四日写家信道:“今年乡试,鸿儿即可不必入场。盖工夫尚早,年纪太轻。”曾国藩是怕儿子年纪太轻考不起?还是怕儿子过早考上引人嫉妒?这在现代人看来恐怕是有毛病,君不见多少人想让孩子考大学少年班?然而,曾国藩确实是反对儿子少年得志的。他说:“少年得志乃人生之初不幸。”
同治二年十月,曾国藩听闻家中诸人坐四抬轿者太多,立即写信回家,力戒子侄辈不能坐四抬轿。这一年十一月,当他得知家乡建祠堂,曾国藩又立即写信,要求家中“莫怕寒村二字,莫怕悭吝二字,莫贪大方二字,莫贪豪爽二字”。遍检曾国藩家书,其中充斥着“惜福”、“自重”、“戒骄”、“畏慎”、“耐烦”、“耐劳”、“收敛”、“勿忘先世之艰难”、“少用仆婢,少花银钱,少管闲事,少断是非”之语。
如此这些,小到“要勤洗脚”,“勤做读书笔记”,大到“爱民积德”,“盈虚消息”;小到“蔬竹鱼猪”,“诗文韵脚”,大到“将才之端”、“祸福之理”,传达出来的其实都是我们千百年来的老生常谈,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大道理,没有一丝一毫的神秘感。
然而,大道理为什么对于我们现代人不起作用?甚至我们绝大多数人都在反其道而行之?或者我们一边口口声声地声讨那些“官二代”、“富二代”,一边却要极力把我们的后代都培养成“官二代”、“富二代”?
原因其实很简单,在大多数人看来,大道理是讲给别人听的,而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小道理,那就是如何自利,如何急功近利。
唯独曾国藩懂得,真正的自利,却恰恰是把大道理用在自己身上,用在自己的儿孙身上。这样的自利,才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真正的爱。曾国藩家书所传达出来的,恰恰就是这样一种爱。
家书只是一种载体,真爱才是永恒的东西。
有一种爱很容易被忽略。曾国藩家书中的每一行字,无一不浸透着一种古典的爱。
爱之成才,便书之以戒傲戒惰;爱之成人,便书之以立志修德;爱之成事,便书之以耐烦畏慎;爱之有品,便书之以胸次浩大;爱之有身,便书之以养生修心;爱之无灾,便书之以忍辱包羞;爱之无难,便书之以惜福自重……
这样一种爱,从个人、家庭层面,既是一个“胸中有万千沟壑的历史人物”心灵世界的袒露,也出自于一个能触摸到我们这个民族文化最深层密码的大人物的命运之思。
这样一种爱,从民族、家国层面既是我们这个民族的深层文化密码,也是我们这个民族的心灵火种。曾国藩家书种下的就是这样一颗种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