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慧双修艺由德出——我眼中的李福祥
http://www.cflac.org.cn     2011-06-03     作者:李彬     来源:中国艺术报

    李福祥,自幼受家庭影响喜欢书法,多年来在工作之余坚持练习,上世纪80年代参加北京军区机关书法培训班,受教于萧劳、王遐举等先生,后考入北京大学书法方向研究生,书法作品先后参加北京军区机关书法展、北京市文联成立六十周年书画展、纪念北京大学成立110周年书法展,海峡两岸百名书家作品展、中国千名书家精品走进奥运场馆、五台山申遗成功千名书家写经展,中日公务员书法作品交流展、中新韩国际书法交流展、十书家作品欧洲巡回展等。近年来先后出版《李福祥书法作品》(中国楹联出版社)、《咏物诗书》(北京出版社)等专著和多篇书法论文。其中《书谱十种技法》和《十学金文》等文章及书法作品先后在《人民文学》、《文艺报》、《书法导报》等报刊登载。现为中国书协会员、北京书协理事、中国楹联学会艺术委员、北京楹联学会会长、北京市委副秘书长。

    时间过得真快,和福祥先生结缘北大,相识燕园,一转眼已经好几年了。福祥先生给我的印象始终是儒雅,谦和,热情,低调,有一种淡定从容的魏晋风度。

    北京大学书法研究所成立后培养了两届书法研究生。在北大这个有着百年文化底蕴的高校中,将书法和文化、书法与哲学、书法与传统思想、书法与西方艺术思想相融合,从书法基础理论到书法专业创作都让学生获得了系统的学习和训练。走出校门的他们,有的人能广收博采,沿着老师指明的方向,走向了艺术的殿堂,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李福祥先生就是其中的一位佼佼者。

    对于学习,有的人可能因为忙碌而放弃了坚持,有的人却因为忙碌而坚定了坚持。说到忙碌,福祥先生的工作是非常忙碌的,想不忙也不行。因为忙碌,他的学习是有效地利用零碎的业余时间,化零为整。年前的一天,我见到了福祥先生出的一本作品集,集子不厚,但一眼看去显得清和淡雅。打开集子给人的感受是清风扑面,养眼养心。从作品整体上上看,没有燥气,没有火气,没有俗气,也没有霸气,这在当下显得尤为可贵和难得。作品表现出来的是一个人心性的自然流露,也是人格修养的自然流露,思想修为的自然流露。字如其人,装是装不出来的,尤其是书法。它更能体现作者的思想、胸怀、阅历、视野、修养,这些都会自然而然地清润和渗透到作品里。

    前几天,我又看到了福祥先生拿出的即将付梓的书稿,既惊奇也意外,这么短的时间怎么接连出来两本书?看这本书装帧形式和前一本书有变化,设计新颖别致,古雅庄重,但整体的风格和雅致的基调没有变,这是其一。其二,这是一本福祥先生自作诗文联赋的作品集,内容全部是自己平时写的文稿,这次集结出版作个小结。这么忙碌,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拿出两本书,还是自作诗文,我是做不到的。不坚持学习是不行的,不善于学习、不勤于学习、不虚心学习也是不行的。

    福祥先生的作品用笔方圆兼备,写得圆润流美,温文尔雅。字与字之间、点画之间、呼应之间如行云流水,顺流而下,一路欢歌。又如杨柳轻盈飘逸,婀娜多姿,亦如舞蹈节奏明快,舒展多变。笔法上看字与字之间的笔势流畅,线条有弹性有张力。用笔散朗多姿,又得右军用笔,刚健中正,流美而静,风骨凝厚,精彩动人,气骨雄骏,神彩攸焕。

    他的书法体势似凤舞鸾翔,以纵驰放逸为快意,以墨彩飞动为神逸。在书法的形质方面把握得较好,在书法的神采方面流露着天趣。就象林间漫步,意和气平。随逸兴见笔下生风,波诡云谲,尽情挥洒,同时又有散淡自然的风趣。

    看他的用笔,流畅婉转中富变化,其笔法、意趣、气韵颇近魏晋飘逸愈沉着、婀娜愈刚健的风度,温雅流美。其结构虽以平正为基调,但疏密聚散得宜,宽窄伸缩有致,在参差错落的章法中,更见浑然天成之妙。

    书法在技法积累时期要注重书法传统共性的储备和训练,临写大量的书法碑帖,探寻古人的足迹,体悟古人笔墨的精妙之法。福祥无疑是重视临帖的人,从其书法里能明显感受到临帖的虔诚认真和功效。共性的储备到了一个阶段以后,书家就要加强书法个性的确立,这是一个艺术家的立身之本。从福祥的书法中也不难体会到强烈的创作动机和探索痕迹。当下书法不自觉的进入一个展览时代,庞大的书法大军似乎都必须在这条独木桥上接受检验,其实这种模式纵然有诸多好处,但单以展览为终极目标的书法观,最易催生千人一面的流行书风。福祥崇尚沈鹏先生“弘扬原创”的理念,也做了不小努力,但愿在这方面继续开拓。

    艺无止境,人品乃艺品,人品好艺品才能高,品高者艺方不俗。福祥先生福慧双修,德艺双馨,期待福祥先生更多更好的书法作品和论文问世!

中国音乐专刊
中国舞蹈专刊
中国民间文艺专刊
中国书法学报专刊
重大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