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联组联:眼光向下
http://www.cflac.org.cn     2011-05-25     作者:张亚萌     来源:中国艺术报

    “举旗子、引路子、支台子、发牌子——文联机构真是很独特。”在日前举办的2011中国文联组联工作会上,一些曾经在地方宣传部门或文化厅局工作,不久前才刚来到文联系统参与组织联络工作的代表对文联工作充分发挥联络、协调、服务的职能,经常举办的文化惠民、表彰评奖活动颇感新鲜特别。而这种新鲜,在很多已经认识到“有为才有位”的各省区与县市文联代表眼中,更具有另一种意义:在各地文联纷纷致力于在社会上推广优秀品牌活动,提升文艺评论功能、加强文艺交流、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贡献力量的同时,他们也力图在社会管理、公共事务上发出更大的声音,“眼光向下”,关心本地体制外的艺术家、文艺工作者的创作与生活,这也给文联组联工作带来另一种新鲜。

    “像上海这样的大城市,有多少从事艺术的自由职业者?更不要说在数以百千万计的移民人口中,又有多少文艺创作者和文艺爱好者了。这是文联人必须考虑的。面对上海的现实,今后上海市文联的工作,就是思考如何进一步推出文艺新人。”上海市文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迟志刚介绍,上海市把目光投向以前很少关注到的、非体制内的文艺从业者,“文联工作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就是要坚持把服务会员、服务群众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此,我们积极拓展文艺工作者社会化服务的渠道,开辟引进优秀演艺人才入户上海的绿色通道,开展社会文艺工作者职称评定工作,成立创意设计工作者协会,广泛联系不同体制不同业态的文艺工作者,为他们的创业和就业搭建服务平台。”

    在民间文艺和地域文化底蕴深厚的四川,四川省文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陈黔鲁注意到很多“非公养的艺人”由于找不到组织,在创作和生活上遭遇很多困难,不少民间艺人选择“出走”——北上或南下,到东部城市寻找出路,却由此失去了他们的艺术赖以生存的文化土壤。“文联在这方面应该有所作为,想办法为他们的生活排忧解难,为他们的创作提供援助和鼓励,把人才留住,不仅团结文艺家,也团结很多散落在民间的文艺工作者、文艺爱好者,才能不断增强文联的凝聚力。”

    陈黔鲁们想的是“留住人才”,而如深圳市文联副主席、秘书长谢君心者,想的却是“吸引人才”,做法上相异,两者却殊途同归。“文联的工作应该调动全市各类文艺工作者的积极性,在深圳这个设计之都打造全市最大的创意联合体。”建成创意联合体,必然要面对如何解决社会组织生存发展困难,以及改善杂技、曲艺人才生活状况的问题。深圳市文联的做法是先解决户口——如解决了深圳市杂协主席王敬宇、作家丁力等文艺家的户口,同时在社会上大力协调相关部门制定特殊演艺人才入户的标准;再帮助其成长——2008年、2009年和2011年,深圳市文联连续组织体制外的文艺人才出国考察学习,为他们开拓思维、提升艺术水准创造条件。据深圳市文联介绍,他们在2010年启动了深圳文艺人才调研课题和社会演艺工作者调研课题,希望摸清深圳文艺人才的真实情况,找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协调有关部门切实加以解决的同时,还从社会组织中选拔优秀人才担任深圳市文联换届代表大会的代表和新一届文联委员,鼓励他们参与市文联的文艺工作。眼光向下,在谢君心们看来,文联组联工作能由联系文艺家到联系文艺界转变,加强与不同体制下文艺工作者的联系,加强与社会各方的合作,积极关注新的文化业态,把新的文化组织和自由职业者纳入工作范围,就能扩大文联组联工作覆盖面,更广泛地加强文艺界的大团结与大发展。

中国音乐专刊
中国舞蹈专刊
中国民间文艺专刊
中国书法学报专刊
重大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