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晚10点,太原西山工人文化宫,大型淮海剧《秋月》演毕,观众开始陆陆续续散场。剧场外,持续了一天的小雨依然淅淅沥沥下个不停,但这一点也没有影响到太原观众看戏的兴致,“舞台的布景还是很有新意的,别致的大转台让演员们不动声色地从外景转入了内景,不错的创意”;“民国戏里,怎么演员还留着辫子,这一定是张勋复辟的时候吧”;“是啊,我还看到有刀斧手呢,这个时候不是已经实行枪决了嘛”;“魏佳宁扮的李三,那绝对好,演出了小人物的心态,唱得也没话说”……观众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从情节设计到人物表现,从情感主题到故事背景,以及服装道具、舞台布景、舞美灯光等等都成了热议的话题。连日来,这样的场面,记者已经多次感同身受。在山西太原举办的本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北片大赛上,来自全国12个剧种的21台精彩剧目,给山西观众带来了一次又一次感动,也留下了一个又一个精彩的瞬间。谈及对本次大赛的期待,中国剧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季国平说:“这是评奖改革后的第二次梅花奖大赛,有了上次的经验,我们有信心将这次活动办得更好。”
评奖只是手段出人出戏才是根本
舞台上,激越粗犷的晋剧《大红灯笼》,飘逸空灵、意境辽远的歌剧《太阳雪》,小桥流水、细雨轻烟式的沪剧《雷雨》,各路声腔轮番上阵;既有常秋月、冯瑞丽、包飞、李雪飞等“一度梅”选手,又有李树建、史佳花、茅善玉等冲刺“二度梅”的演员;既有经典折子戏,又有新创剧目;既有历史剧,又不乏现实题材,截至5月13日,已有8个剧种的十几场剧目在太原的各大剧场开演。演出现场星光熠熠、气氛热烈,戏迷观众的叫好声响彻全场。
“以大赛的形式进行评奖,使评奖成为出人出戏的一个重要载体。”季国平说,大赛不仅为演员们提供了一个相互切磋、竞争的平台,也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展示才华、挖掘自我潜力的机会。只有这样,参赛演员才能像打擂一样,铆足了劲儿展示自己的才华,激发出自身潜力。
对此,向“二度梅”发起冲刺的上海沪剧院院长茅善玉,可谓用尽心力。装台、调度、演出,她一刻也不闲着。“沪剧《雷雨》不仅承载了剧作大师曹禺的智慧,更在丁是娥、马莉莉等几代沪剧人的打磨下成为沪剧代表作。”她相信,尽管存在南北差异,但剧情跌宕、人物形象丰满的新编《雷雨》一定会给听惯了晋剧的山西观众带来别样的艺术体验。5月9日演出当晚,演员的出色演出达到了沪剧《雷雨》编剧余雍和的期待,“演出前我还是忐忑不安的,南方的剧种,上海话也不太容易听懂,沪剧与晋剧还是很不同的。晋剧演员嗓子特别好,高亢明亮的声音很吸引观众。”余雍和说,考虑到当下人审美需求、审美节奏的变化,我们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根据沪剧的特点做了一些改编,让它变得更加沪剧化,适合沪剧演出。原来这个戏要演3个半小时,比较拖沓,压缩到1个多小时,符合当下人快速的审美节奏,让它变得更加精炼;为了呈现出和话剧表现的差异,通过戏曲唱腔、内心挖掘、人物表现来完成这个戏,效果还是不错的。
像沪剧《雷雨》一样,来参加演出的都是各地最具代表性的剧种剧作。其中,“一度梅”都是来自某一剧种的代表人物,“二度梅”则是业界的领军人物。《大红灯笼》《程婴救孤》《雷雨》《秋月》《太阳雪》等等,都是近年的新创成果,有的已在国内产生重要影响,比如《程婴救孤》;有的虽然演出时间不长,但起点不俗,比如《大红灯笼》初次晋京演出就引起强烈反响。季国平指出,梅花奖不但鼓励新创,更要讲究传承,从几台折子戏可以看出,年轻演员对我们传统戏曲的继承还是下了功夫的,有着很扎实的基本功;同时,有些折子戏也是新创作的,也可以看出“一度梅”演员的创新能力。
低票价、送戏下乡比赛不忘文化惠民
5月13日,在清徐县徐沟镇南里旺村的活动广场,一大早,十里八乡的乡亲们就来到广场临时搭建的戏台下看戏。乡亲们说早早赶来就是为占个好位置。露天戏场里熙熙攘攘一片喜庆气氛。当天,田桂兰、高翠英、宋转转、胡嫦娥、史佳花、武凌云、杨红丽等10多位山西梅花奖演员深入农村,送戏到基层,让没有机会看大赛演出的农民朋友不出田间地头就欣赏到国家级梅花奖演员的精彩演出。更有担任本届梅花奖比赛的评委,如著名艺术家刘玉玲、龙红等登台亮相,为大家展现戏曲艺术的无穷魅力。
走下戏台的刘玉玲说:“和山西的戏迷朋友、山西的老百姓一起聚聚是我的心愿。作为本届戏剧梅花奖的评委,听到送戏下乡的消息,我觉得非常难得,基层观众是我们服务的对象,也是我们生活的衣食父母,面向基层、面向群众、面向市场,是我们必须坚持的导向。”第十届梅花奖获得者杨仲义也说:“我们的戏曲扎根在老百姓当中,如果离开老百姓我们就没有天地,没有市场,没有施展的余地。如果你不为老百姓经常演出,老百姓不会喜欢你,不会记得你,所以说能给老百姓演出,我感到心里非常安慰,也感到非常自豪。”
对于艺术家的精彩演出,不远百里赶赴现场看戏的太原市小店区戏迷协会会长闫旭春说:“山西是戏曲大省,我从25岁就开始听戏,今年73岁,已经足足听了近50年的戏了,梅花奖演员要经常送戏下乡,与戏迷心连心,这种方式我们老百姓喜欢。”
与送戏下乡免费公演同时推出的还有低票价惠民。大赛期间,在21场评比演出之外,还有14场低票价惠民演出,预计观众将达3万余人次,戏剧爱好者仅需10元的票价就可一睹全国戏剧舞台表演艺术的最高水平表演。在山西这样一个有着广泛戏剧群众基础的地方,这次比赛俨然成了老百姓的狂欢节。
据山西省剧协主席窦明生介绍,本次大赛主题口号是“梅花荟萃,幸福山西”,以“梅花盛宴”增强百姓文化消费的幸福指数。同样,在季国平看来,本次大赛不只是演员演戏、专家评戏的过程,梅花奖落户某一个城市,更是给当地人民带来一场难得的戏剧文化大餐,其实就是还戏于民。将看戏作为一个幸福指数的指标,目的是让老百姓看戏,评奖的过程也是还戏于民的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