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月嫂”不一般——观电视剧《月嫂》
http://www.cflac.org.cn     2011-05-06     作者:郝婧     来源:中国艺术报

    由倪萍、叶童、奚美娟、张秋歌主演的电视剧《月嫂》近日登陆央视八套黄金档,全剧讲述了上海全力筹备世博会期间,黑龙江媳妇牛丰收随丈夫江茂林回到上海携手共创新生活的故事。这应该是国内第一部以月嫂为主要人物的电视剧,在题材上有开拓之功,值得肯定。在此剧播出期间,社会评价褒贬不一,但由著名主持人倪萍素颜出演的月嫂牛丰收这一人物还是得到了观众的较多肯定。

    牛丰收性格粗犷开朗,一旦面对长住棚户区善于精打细算的婆婆丁占菊,冲突便一次次地爆发,成为本剧的主要看点。在此前的家庭剧中,描写婆媳关系紧张且彼此间存在明显地域差异的手法并不鲜见。《月嫂》和《双面胶》一样,也相中了东北与上海这一南一北具有鲜明对比的两个地域作为剧中主要人物的背景环境。不同之处在于,《双面胶》中的婆婆“亚平妈”随剧情发展,逐渐显露出口是心非、阴险虚伪的一面,致使婆媳关系急剧恶化,最后导致整个家庭的分崩离析,这样的剧情设置难免让观众觉得有些残酷。《月嫂》中由实力派演员奚美娟饰演的婆婆丁占菊同样看不上儿媳妇,但已经比“亚平妈”温和许多。丁占菊起初还有点不近人情,但随着剧情的发展逐渐表现出通情达理的一面。她与牛丰收的矛盾一方面在于不同环境形成的不同生活习惯所带来的互不理解(这体现出生活中婆媳矛盾的根本原因),另一方面也在于身边有个自己中意的儿媳人选白玉莲(这显然是为了增加矛盾而着意添加的对立面),让她对大大咧咧的牛丰收更加难以接受。但主人公牛丰收并没有和婆婆处处针锋相对,她与婆婆间的冲突更多地缘于她的性格。她从心里向往被婆婆接纳,正因如此,牛丰收在上海艰难立足的同时容忍和接受着婆婆,在婆婆发病时背她去医院,在病床前汤水伺候,劝田粉花嫁入江家……最终,牛丰收以自己粗犷直爽的性格、善良勤劳的品行撼动了丁占菊,让她从心底接受了这个儿媳妇,完成了从“外来媳妇”到“新上海人”的转变。

    牛丰收与江茂林夫妻共患难30余年,可牛丰收在婆婆丁占菊眼里却是3年前就与江茂林“离婚”的外人,她毅然从东北追到江家后见到的第一幕就是丈夫和白玉莲吃饭说笑,这一切都来得是那样的猝不及防。叶童饰演的上海女人白玉莲比牛丰收漂亮、气质好,是江茂林的青梅竹马,还受到江母丁占菊的青睐,事业上她是金牌月嫂,名声在外,离婚后自己有一套住房,经济条件等各方面都明显胜过牛丰收。但牛丰收面对这些挑战丝毫没有退让,钟伟强请客吃饭一场戏中两个女人的对手戏非常出彩,牛丰收在白玉莲面前大大方方地以嫂子自居,让白玉莲心里很不是滋味,塑造出两个对比鲜明的人物形象。

    《月嫂》是一部贯注了强烈平民精神的家庭剧,婆婆的明显排斥、情敌的明争暗斗、妯娌的挑唆找事已经让牛丰收应接不暇,但对牛丰收来说,最为严峻的挑战还是如何与丈夫一起在丈夫已经离开了30多年的上海立足。对于既不年轻、又没有足够知识储备和坚实物质基础的牛丰收来说,诙谐幽默的乐观精神成了她与丈夫共度艰辛生活的有力保障。无论是深夜挤在“进屋就是床”的小屋子里,听着婆婆的数落把头埋进丈夫的怀里哭泣的时候,还是在两个人深陷绝境的时候,牛丰收都与丈夫说出几句诙谐的对白相向而笑。江茂林找工作高不成低不就的时候,牛丰收说放不下身段的丈夫是“三十六计书看多了”;被记者围在医院采访的时候,牛丰收一句“豆花儿在哪儿卖啊”让记者们不知所措,这样的诙谐幽默同样是一种对比,既丰富了人物形象,又传达了全剧乐观向上的精神旨趣。从《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里的张大民到《月嫂》中的牛丰收夫妇,适度的“阿Q精神”似乎已经成为肯定普通人平凡、美好的一种范式。

    毛宗岗点评《三国演义》时说过,“文有正衬反衬,写鲁肃老实,以衬孔明之乖巧,是反衬也。写周瑜乖巧,以衬孔明之加倍乖巧,是正衬也。”《月嫂》中牛丰收的形象塑造,同样采取了以正衬反衬来加强对比的方法,即以白玉莲的柔媚温婉、精明能干反衬牛丰收的粗犷莽撞、憨厚耿直;以田粉花的慵懒、小家子气反衬牛丰收的勤劳、朴实正派;以丁占菊、江茂林性虽善良却只能在困难生活中顾及自家,反衬出牛丰收热心帮助李月的善良、不计回报;以江茂林的幽默诙谐正衬牛丰收的幽默诙谐,通过这多个侧面的正衬与反衬,将牛丰收这个人物形象刻画得相当鲜活,这也是牛丰收的饰演者倪萍能够获得较多肯定的前提与基础。

    当然,在牛丰收的成功形象之外,《月嫂》的人物塑造总体上还存在种种不足,例如,剧中对于哈佛大学毕业的张蕾、妇产科医生苏仪娥等知识分子形象的表现似乎有些褊狭,这多少削减了作品的内在力量。至于剧中其他方面的不足,例如关于月嫂的说明性台词过多(未能有机融入剧情),叶童饰演的白玉莲始终操港式京腔(失去了语言的现实真实性),牛丰收与张蕾的关系过于巧合,结尾处刻意安排年近50的牛丰收怀孕等问题,也使得这部戏总体上逊色不少,未能更好地衬托起牛丰收这朵红花。

中国音乐专刊
中国舞蹈专刊
中国民间文艺专刊
中国书法学报专刊
重大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