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交响音乐季首次开辟学生作品板块
http://www.cflac.org.cn     2011-05-04     作者:丁薇     来源:中国艺术报

    4月26日、27日晚,在北京音乐厅上演了“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博士生交响乐作品音乐会”“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2011年应届硕士生交响乐作品音乐会”两场音乐会,演奏了12位学生的12部新创作品,作品体裁包括交响曲、协奏曲、交响诗、随想曲等。这是中国交响音乐季首次推出学生作品音乐会,实现了作品从乐谱到声音的转换。音乐会后,4月28日,主办单位还举办了作品座谈会。

    中国音协名誉主席傅庚辰,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周海宏和杜鸣心、汪毓和、高为杰、李吉提、修海林、权吉浩、郝维亚、张丽达、陈丹布等专家教授出席座谈会。

    专家表示,参演的学生作品个性十足,呈现音乐语言多样化等特点,十分喜人。对于在校学生而言,自己的作品有机会在社会上演出,是一件十分难得的事情。周海宏认为,应当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建立学生作品音乐会的长效机制,融入教学体系,使之常态化。傅庚辰作为该活动的组委会主任,表示中国交响音乐季将根据学生作品演奏情况,调动每年在各地举办的展演周音乐会资源,为优秀学生作品的演奏提供平台。

    座谈会上,在学生作品的创作方面,傅庚辰再次强调“现代技法中国化,音乐语言民族化,音乐结构科学化”的观点,希望学生们多创作反映时代风貌的作品。杜鸣心、汪毓和教授赞同这个观点,提倡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杜鸣心指出,参演作品普遍存在弦乐弱管乐强的问题,如何表达作品的主要内涵,要靠弦乐。在学生作品音乐会中,在有些作品的曲子高潮时,层次不够分明。学生应当突出弦乐的表达,加强弦乐写作的训练。郝维亚表示,在技术问题得到解决的同时,作品的内容表达是作者需要关注的。作者不应回避情感的表达。李吉提表示,此次音乐会预示了中国交响乐未来的发展,同学们要处理好“写什么与怎么写”的关系。

    专家认为,此次活动的举办意义重大,以解决为什么创作,为什么人创作,如何创作为课题,明确了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应当以面向听众、面向社会、面向未来为学习方向。专家表示,同学们应当全面掌握创作技巧,灵活运用、恰当把握、注重效果;深入生活、贴近大众、跟上时代,创作出适应中国人的欣赏习惯,有思想、有艺术、有旋律的作品。

    中国交响音乐季从第三届开始设立学生作品板块,与全国各音乐院校合作举办学生作品音乐会,参演作品均为在校学生和近年毕业学生的优秀作品,为新一代作曲家优秀作品的诞生和流传提供传播路径和推介平台。

中国音乐专刊
中国舞蹈专刊
中国民间文艺专刊
中国书法学报专刊
重大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