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保护的“学院派”——访川音绵阳艺术学院董事长龚珍旭
http://www.cflac.org.cn     2011-04-22     作者:张志勇     来源:中国艺术报

学生学习羌绣

    4月中旬,一场规模盛大的中国原生态民歌盛典暨中国民间文艺第十届山花奖(民族民间音乐类)系列活动让人们记住了作为承办单位之一的川音绵阳艺术学院,全身心地投入其中的学院广大师生也称之为“建校以来最高级别、最大规模的活动”。是什么让一个民办学院把如此巨大的精力投入进民歌界的这一盛事?在包括原生态民歌在内的非遗保护方面学院又有哪些设想?就此,记者采访了川音绵阳艺术学院董事长龚珍旭。

    记者:这次活动非常成功。承办民歌盛典暨山花奖(民族民间音乐类)系列活动,对学院来说意味着什么?

    龚珍旭:作为一家艺术院校,承办原生态民歌方面的活动也是份内的事。我们希望能够利用学校资源,通过这样的活动,提升我们对中华民族那些古老的民歌、民族习俗的认识高度,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这些年,中央一直在提建设共有精神家园、构建和谐社会,我觉得其中文化的互融很重要。这次原生态民歌盛典,40多个民族因为音乐站在同一个舞台,非常和谐。其实很多民族之间都是不懂得对方的语言的,但情感是共通的。

    记者:学院在原生态民歌方面是否还有什么后续计划?

    龚珍旭:从今年开始,我们将每两年举办一届民歌盛典,并纳入山花奖相关评选活动。不管有多大困难,都会继续加大资金,把盛典一届一届办下去。另外,我想,优秀的民歌也可以推广到国外去。中国原生的东西是极具诱惑力的,其艺术性是极强的,不需要什么声光电来装饰。可能没有歌词,可能就是那两句话,但是对那种艺术的魅力、情绪的感染力,大家的认知是一致的。这样传播出去的话,应该会让更多的外国观众喜欢中国的原生态文化,形成对中国文化的一种全新认知。我们在听外国歌曲的时候,也是在感受他们的文化和情感,尽管我们可能不懂那些语言。因为音乐本质上是一种情绪的。

    记者:这是否与您的个人经历有关?

    龚珍旭:这些年我访问过很多国家和它们的高校,也看到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通过比较,我觉得,祖先留给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最多的,但是没有进行有效的可持续性利用。当我们受到世界上各种思想文化的冲击、文化市场被占领的时候,我觉得我们应该发挥自己的文化优势,有一个文化上的觉醒,我们唯一能够守住的,就是自己本土文化资源和民族的文化和品格。

    记者:据我所知,学院还开设有非遗保护相关的专业。这一点很特殊。

    龚珍旭:我们的非遗来自于田野、山间、村寨,传承了几千年,非常优秀,但是,怎么才能融入当代生活、参与当今世界文化格局?办大学是培养人的,培养的人才能走多远、他们的竞争优势在哪里?当这两个问题撞在一起的时候,我就在想,作为一家艺术院校,应该对整个民族文化的振兴有所助益。我们现在面临的一个问题是,从声乐、舞蹈,到绘画、工业设计,全国几乎所有大学都只有一本教科书,一个教育模式。这是非常可怕的,无法保住个体的独立性,思维、信仰和智慧的独立性。这需要教育工作者去推进改革。

    在继承既有院校的经验的同时,我们独辟蹊径,想做非物质文化遗产,经过调研,特别开设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羌藏文化保护与开发”、“民族民间艺术设计”、“羌藏歌舞表演”等相关专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与保护提供科研与教学支持。办学之初,就已经确定了要往民间艺术方向走。因为民间艺术来自于我们的土壤,来自我们的基因,是我们的立足点。当然开设这些专业也比较麻烦,师资和学生都成问题。在保留一部分常规师资的基础上,我们开始引进海内外相关专业的专家,也请村寨的非遗传承人来学院授课。但也不强迫每个学生必须学,可以选修,真正做到以人为本。现在来看,选非遗保护、羌藏歌舞专业的学生已达1700多人,也有不少学生都在朝这个方向探索。毕竟,美国、欧洲的文化可以学习,但到最后还是得有自己的东西。我对这些专业还是很有信心的。

    记者:如何处理教育与原生态的纠结?

    龚珍旭:原生态的传承需要一个过程,从一代到一代的传承和从一个地方到一个地方的迁徙,也是有所变化的。我们现在讲原生态保护,不是只在原来的那片土地上传承。当然我们也会组织学生到原生态的环境去体验、感受那里的风俗、习惯、气候、物产。这和请传承人到学院来授课,其实是一个双向的过程,目的都是为了原生性。但必须要面对的情况是,很多非遗传承人没有继承人了;有些原生态的东西由于对经济建设贡献不大,社会关注点不高。非遗的教育传承有两个意义,一是学生可以跟着传承人学到一些原生的东西,二是原生的东西最终要融入国家民族的发展过程。毕竟保留文化的目的在于利用,虽然说起来不好听,关键是怎么用不伤害文化自身。把民族文化释放到社会中来,发出灿烂的光芒,这是教育工作者应该做的。我比较赞成:既是原生的,又是艺术的。

    记者:5·12特大地震对学院的发展路向有什么影响吗?

    龚珍旭:5·12地震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当时我就在学校,那真正是触及到了灵魂。川音绵阳艺术学院当时就设为唐家山堰塞湖受灾群众的安置点,主动承担起了大学的社会责任,同时和北川羌族自治县共同紧急抢救地震灾区的民间文化,推动藏羌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很多非遗传承人葬身在山谷下面,很多珍贵的资料也消失了。这些濒临灭绝的宝贵遗产,怎么去拯救和恢复?之前我们已经做了不少非遗保护工作,这次地震更坚定了我们这么做的想法。地震后,学院在自救的同时,还派出了十几支小分队赴灾区抢救文化遗产,收集到大量珍贵的非遗图片和声音资料,这都体现了各个民族在生产生活中所创造的财富。

    记者:当时派出了哪些小分队?

    龚珍旭:有摄影小组,拍摄的照片大约有五千多张。还有文学创作队伍,我们是想在第一时间把山河破碎的情形用文字记录下来。当时余震不断,每一分钟都在流失生命,在流失自然,也在流失文化。另外我们也派了三四支队伍慰问演出,抚慰灾区群众的伤痛,同时也从他们身上让我们受到了洗礼。还有一些文化遗产的搜救,大概有几百个品种吧!这些成果都存放在设在我们学院的中国民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民协等编纂《羌学文库》提供了素材,我们自己也编导了一些羌藏歌舞。现在,学院想做羌绣产业发展的课题,也要依靠当时羌绣传承人的口述史料。

    记者:学院还聘请了王蒙、冯骥才等名家大师兼职。怎么发挥他们的影响力?

    龚珍旭:学院聘请了王蒙、冯崇泰为学术委员会荣誉主席,吴祖强、冯骥才为名誉院长,杨仁敏为学院执行院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张华山为学院艺术总监,魏明伦、钮心慈、鲍玉珩、黄金中、王征骅、沈承宙等著名学者为学术委员会委员。每位专家都有自己独特的造诣,其实,未必需要他们正经八百地上一堂课,传授什么具体知识,因为更重要的是利用他们的影响力启迪智慧,陶冶人格。也许就是很随意的交流中的某一句话打动了一个学生,这就足够了。我希望学生们能在学习期间见到不同领域的多个专家,对开阔艺术的眼界、学会对不同艺术的包容都有好处。

    记者:能否谈谈学院将来的规划?

    龚珍旭:将来我们还希望把民间工艺美术、民族民间服饰也纳入到学院的活动中来。通过展示展演和专家指点,对非遗保护尽自己的一份力。民间工艺目前没有得到很好的挖掘,虽然也很重视,但还处于一个初级的阶段,怎么走向产业化和品牌化?据我所知,不少国家的产品设计都有我国民间工艺的灵感,稍微一加工,将技术和艺术融合,就成了一个新的东西,反过来占领我们的市场。美国两百多年的历史,能有多少文化积淀?但其文化产值占到了GDP的30%以上。全世界的文化创意它都使用。中华五千年文明,那么多瑰宝,怎么形成文化话语权?我们也很着急。学院还与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合作,设立了中国民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主要还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方面下大功夫。目前正在筹建原生态民歌声音博物馆,并将继续开拓民间音乐艺术的发展研究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之路。还想成立一个非遗规划设计研究所,把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到现代城市、交通、景区建设中去,为政府提供智慧支撑,让公共设施建设得更美,更好地保护我们的文化。

中国音乐专刊
中国舞蹈专刊
中国民间文艺专刊
中国书法学报专刊
重大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