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文化,中国文化的另一面
http://www.cflac.org.cn     2011-04-20     作者:云菲     来源:中国艺术报

西藏芒康县的井盐 李 勋/摄

    邻邦一场空前惨烈的地震,引发国人一波疯狂抢盐的风潮。恰在此时,一本专注于自然与人文关系的期刊推出了一系列以“盐文明”为主题的文章,无形之中让谣言止于智者,同时也令人们开始思考和审视因地理文化缺失所导致的社会学问题。

地理文化,中国文化的另一面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执行总编单之蔷由“抢盐潮”谈开去

    “中国怎么可能缺盐呢?这个问题不假思索就能回答。”

    当看到中国人在商店里拼命抢盐时的照片,《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执行总编单之蔷的第一反应是“很惊讶”:“当时家里人还打电话问我怎么还不买盐?我们杂志根本不可能有人去干这事,因为我们知道中国的盐太多了。”刚做完这期“盐文明”专题的单之蔷立刻在微博上留言:这说明中国人一点都不了解自己的国家。一位媒体人的责任感和沉重感由心而生。

    “我去过柴达木盆地,去过青藏高原,在那里我见到了一望无际的盐湖,见到了湖底洁白的凝乳一样的盐晶体,见到了湖边一簇簇盛开的盐花,更见到了一座座银色丘陵一样的盐山。”中国有盐湖1000多个,总面积5万多平方公里,单之蔷说他对于察尔汗盐湖的印象最深,因为一位当地人对他说:我们需要的是氯化钾,是化肥,不是氯化钠——食盐;但在氯化钾结晶析出之前,氯化钠先出来了。于是,他看到了一边是白色的化肥,工人们在紧张地装袋,一辆辆卡车把它们运往各地,另一边则是“不得不生产出来”的食盐,“堆得满世界都是”却毫无用处。单之蔷想“即便东部沿海不生产盐了,仅靠西部盐湖生产化肥时附带产生的盐,就已经足够中国人用的了”,抢盐真是件既可笑又悲哀的事。

    单之蔷说,做这本杂志让他有个深刻的感受:中国的历史文化太深厚了,地理文化却很薄弱。在欧美国家,100多年前人们就对地理文化十分重视,比如在阿尔卑斯山穿山越岭开凿修建铁路时,特意在悬崖边设立观景台让人们观赏对面山峰的美,加拿大、美国有很多探险家或是喜欢开车旅游的人们,都沉浸在对自己国家之美的欣赏中。中国的地理资源很丰富,但在地理文化方面却没有意识。这和地理长期处于史学的附庸地位有关,直到明代后期王士性和徐霞客写出《广志绎》与《徐霞客游记》两部著作,才使地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实际上,历史和地理对于人生教养而言是并驾齐驱的。单之蔷心中的地理有两个层面,一是学术研究方面的,另一则具备提升国民素质的功能。“中国古人重历史,轻地理。就像当年顾准先生概括的,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史官文化’。中国的历史学特别发达,中国人对历史也有浓厚的兴趣。现在电视上影视剧、各类讲坛的历史节目层出不穷,而地理却是缺席的。”单之蔷说,人类在世界上生存,地理的作用丝毫不亚于历史。作为现代公民,在知识结构上应当历史与地理并重,我们应当了解身边的山川河流,不能对自己的生存空间视而不见,所以在这方面还有大量工作要做,这也是《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的责任所在。

    “我不是地理决定论者,但却喜欢从地理上找原因。”

    对地理而言,理解地理概念,文化氛围很重要。把地理问题变成人文问题,或者用文化根源来解释地理现象,“做出的东西自然不一样”。单之蔷把《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受读者欢迎的原因归结于把地理和人文“扯在一起”。

    忠实读者都知道,《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擅长“挖”概念,这次关于“盐”的选题也是“挖”出来的。单之蔷告诉记者,这个题目两三年前就开始筹备,召开过很多次策划会,但由于素材积累不到位,一直没有发出来,“我们并非具备前瞻性,地震是不可预料的,这的确是个偶然的巧合”。

    在这期杂志中,先从生物学角度讨论了一番:为什么动物离不开盐?人离不开盐,是因为细胞维持体液平衡、神经传递过程的需要,或许还是人类起源进化于海洋对于生理结构环境有所要求的一个证据。接着,民国时期历史地理学家任乃强一个大胆而又充满想象力的观点——极力主张盐与文明的共生关系——进入人们的视线。任乃强认为,最早从中南半岛进入中国的古人类是追逐着盐一步步迁移的,并根据中国盐资源的位置分布画出了古人类在中国的3条路线:一条是沿中国东南沿海的迁徙路线,海边自然不缺盐;一条是沿中国中部丘陵、岩洞移进的路线,依靠盐井的自然恩惠;还有一条是沿横断山北上的路线,那里有很多盐湖。

    “盐是一种景观,但从文明的角度看,这种景观对文明的产生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之所以如此呈现这一主题,经过多次实地考察的单之蔷说,他对于盐对文明的催生作用也颇有感触:山西河东地区是尧、舜、禹的故乡,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很重要的原因是有解州盐池的存在;要理解古滇国、大理国、古蜀国、古巴国、古夜郎国等这些远离大海的内陆古文明的崛起和衰落,都不能忽略盐这个历史的催化剂。“过去我很难理解长江三峡的崇山峻岭中为什么有那么多古人类遗址?当看到大宁河边瀑布般流淌的盐泉时,我的疑问豁然而释了。古代中国人追逐着盐在大地上迁徙,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伟大的文明。”

    单之蔷认为,地理与文化密不可分,现在人类发展可以摆脱一些地理环境的束缚,但在早期地理环境太重要了,决定了文明的发展方向。“在运输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和运输成本很高时,哪里有盐,哪里就有早期人类文明的痕迹,人们围绕盐,因寻找而聚集,这就是文明产生最重要的条件。可以想象,古人不仅择水而居,还要随盐而居。”正是在这种理念下,区别于探索自然科学奥秘的专业期刊,《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以地理资源为基础进行思考,这是关于地理本身的思考,也是一种地理学“文化转向”的贯通:通过文字和图片两条线索,在强调科学性、可读性、艺术性结合解读的前提下,阐述地理与文明、与人生的水乳交融的关系,从而引导读者在景观中求知,深入自然来审美。

    “要理解认识中国的新形象,仅靠过去的传统文化远远不够。”

    在单之蔷看来,李白描写的河流很是精彩——“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是说河流绵远直到天际的美;“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河水水量之大、气势磅礴是值得赞美的;“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河中的沙洲已经进入了唐代人审美的视野;“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江水流动的迅疾得到了诗人的赞叹;“天门中断楚江开”,大江在峡谷中奔流的景象被人们所欣赏……但,李白们却从未在俯视的角度下感受到河流走向所带给人们的“当之无愧的美”——从空中俯视大地上的河流,珠江、嘉陵江、黄河、靖江……它们蜿蜒曲折,百转千回。

    河流像蛇一样弯弯曲曲地流淌,是一种河流造就的地貌景观,对此地理学者有一个专门名词称呼它——曲流地貌或蛇曲地貌。“我觉得‘蛇曲’这个词非常形象逼真,我们要生产一个新的景观符号。”谈及此,单之蔷很是兴奋,“蛇曲景象进入我们的视野,但是蛇曲若想成为风景被人欣赏,还需要一个建构的过程。我们要通过文字、图片、地图赋予这个符号以内涵,为蛇曲这种景观进入人们的审美视野做出尝试”。于是就有了《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中的这段内容:“如果选择笔直地奔向大海,会少走很多冤枉路,但江河并不喜欢那样直截了当的方式,它们流过的路径令人难以捉摸,但却充满了艺术的美感。”

    事实上,这只是世界上最美的国家的一个侧面,很多人还不知道中国到底有多美?青藏、云贵、黄土高原,四川、关中、塔里木、准噶尔盆地,华北、江汉、两湖平原,中国的自然地带、区域、类型、景观丰富多彩。“还有一种景观同样可以欣赏,那就是森林生长位置中止所形成的‘林线’或‘树线’,祁连山的树木上下都有界限,在山腰上就像缠了一条玉带一样。”单之蔷坦言,我们对自己祖国的模样过去知道的太不完整、太不全面,因此《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要做的事情就是建构中国的新形象。首先要树立概念,把一些在地理专家口中有特定名称,但并没有进入社会公众层面、被忽视却可欣赏的很壮丽的景观推介出来,然后通过文化手段将其塑造成一种地理文化,在隐藏的自然中找到文化的美。“这不仅属于科学范畴,更是美学问题,会让人们无限热爱我们的国家。”单之蔷勾勒着地理文化的美好前景。

中国音乐专刊
中国舞蹈专刊
中国民间文艺专刊
中国书法学报专刊
重大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