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木版年画抢救与保护工作成果发布暨总结表彰会在京举行
http://www.cflac.org.cn     2011-04-18     作者:     来源:中国艺术报

把无形遗产变为有形财富 以大型成果见证抢救成就

中国木版年画抢救与保护工作成果发布暨总结表彰会在京举行

刘云山致信祝贺 严隽琪出席

致中国木版年画抢救与保护工作成果发布暨总结表彰大会的贺信

    欣闻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中国木版年画抢救与保护”项目经过近十年努力,圆满完成。值此成果发布暨总结表彰大会召开之际,谨表示祝贺,并向参与这一工程的专家学者、民间文艺家表示诚挚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木版年画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冯骥才等一批民间文艺家和年画传承人,为抢救和保护我国木版年画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中国木版年画集成》和《中国木版年画传承人口述史丛书》的出版,是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一个重要成果,必将对我国优秀民间文化传承和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希望广大民间文艺家和民间文化工作者认真总结木版年画抢救和保护工作的成功经验,切实把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好利用好,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刘云山

2011年4月6日

4月16日,中国木版年画抢救与保护工作成果发布暨总结表彰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图为会议现场  本报记者 孟祥宁/摄

 

    4月16日,由中国文联、文化部、中国民协主办,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与保护中心、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中国民间文艺研究所承办的中国木版年画抢救与保护工作成果发布暨总结表彰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首批全国性重点实施项目《中国木版年画集成》成果隆重发布,包括《杨家埠卷》《杨柳青卷》《朱仙镇卷》《武强卷》《绵竹卷》《梁平卷》《凤翔卷》《绛州卷》《平阳卷》《高密卷》《滩头卷》《桃花坞卷》《平度·东昌府卷》《佛山卷》《漳州卷》《上海小校场卷》《内丘神码卷》《云南甲马卷》《滑县卷》《俄罗斯藏品卷》《日本藏品卷》与《拾零卷》共22卷、300万字、1万幅图片和1000多分钟的动态影像光盘,全景式呈现了农耕时代的中国木版年画。作为延伸项目的《中国木版年画传承人口述史丛书》也完成了涉及19个重要产地传承人的全部14本口述史的出版工作。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专门发来贺信。刘云山在贺信中说,木版年画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冯骥才等一批民间文艺家和年画传承人,为抢救和保护我国木版年画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中国木版年画集成》和《中国木版年画传承人口述史丛书》的出版,是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一个重要成果,必将对我国优秀民间文化传承和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希望广大民间文艺家和民间文化工作者认真总结木版年画抢救和保护工作的成功经验,切实把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好利用好,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进中央主席严隽琪出席成果发布暨总结表彰会。

    中国文联党组书记赵实在大会上宣读了刘云山的贺信。

    国务院参事室副主任方宁,中国文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李屹,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央民协主席冯骥才,国家档案局副局长、中央档案馆副馆长杨继波,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天津大学校长李家俊,中宣部文艺局副巡视员路侃,文化部非遗司副司长屈盛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代表处官员卡贝丝,中国民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罗杨,本报社长向云驹,国家图书馆副馆长王军以及张锠、陶思炎、夏挽群、郑一民、常嗣新、曹保明、李岩、吕品田、刘锡诚、乌丙安、乔晓光、三山陵、杨永智、吕军、周燕屏等来自全国各主要年画产地的年画工作者和传承人代表、《中国木版年画集成》总编委会代表、《中国木版年画传承人口述史丛书》作者代表、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工作委员会和专家委员会的代表出席会议。

    李屹、冯骥才、屈盛瑞分别讲话。周燕屏宣读了中国木版年画抢救与保护工作贡献奖、中国木版年画抢救与保护工作特殊贡献奖、中国民间文化贡献奖获奖名单。与会领导为获奖者颁发奖杯和证书。

    李屹在讲话中说,我国是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国。五千年璀璨绚丽的中华文明孕育了缤纷多彩的民间艺术,具有悠久历史的木版年画是我国民间艺术百花园中的一枝奇葩,是民间艺术中影响最大、文化含量最密集、地域风格最丰富的艺术品种。在刘云山同志的亲切关怀下,近十年来,为了抢救保护好木版年画艺术,以冯骥才为代表的一批民间文艺工作者,开展了一次声势浩大、前所未有的抢救工程,通过深入普查、全面整理、精心编纂和组织出版,基本摸清了我国木版年画的家底,建立了木版年画档案,将木版年画这项蕴藏于民间、以“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变成了“有形”的文化财富,完成了一项极具价值、功在千秋的工作,受到国内外文化界、学术界的广泛赞誉。李屹表示,调查编纂出版《中国木版年画集成》和《中国木版年画传承人口述史丛书》,既是民间文化遗产抢救与保护工作的一个创举和成功范例,也是传承和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方式,必将对包括木版年画在内的我国民族民间文化事业的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

    作为《中国木版年画集成》和《中国木版年画传承人口述史丛书》总主编,冯骥才详细介绍了中国木版年画抢救与保护工作的背景和普查编纂出版的艰辛而辉煌的历程。他阐述了中国木版年画集成作为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龙头项目的文化意义。第一,年画是千百年来所有中国人必不可少和喜闻乐见的画种,其人文蕴含之深厚、民俗意义之鲜明、信息承载之密集、民俗心理表现之深切,其它民间艺术无法比拟;第二,年画遍布全国各地,历史上大小产地无以数计,由于地域多样、自然环境不同、风俗相异,其风格与形式多彩多姿,并最具有各地的人文特征;第三,年画是绘画、雕版印刷、民间文学、民间戏曲、民间信仰等多种艺术与文化的融合,制作技术复杂,艺术水准高超;第四,年画的传承方式多样,既有个人家族的传承,也有村落集体的传承;第五,最关键的是年画濒危,在10年前的抢救之初,所有年画产地全都陷入困境乃至绝境。冯骥才说,我们在文化史上从没有对民间文化做过这种时代性和总结性的普查。特别是此次普查,抛弃了以往将年画作为单纯的乡土美术来考察,而是作为非物质性与活态的遗产。在山西、河北、河南等地一系列采样调查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制定统一的标准、规范工程程序和要求,下发了《普查手册》《传承人认定手册》。此次年画普查内容分为十项:村落人文、代表画作、张贴习俗、题材与体裁的分类、工艺流程、工具材料、艺人及传承谱系、画店史况、经营方式及其覆盖的地区以及相关的民间传说。这是人类学、民俗学、历史学、艺术学、美术学等多学科多角度的综合调查。在调查手段上,除去传统的文字和摄影,还加入录音和录像,以适应活态和立体的记录,年画制作过程、年俗生活和张贴方式等重要场景,均予以动态记录,刻录于光盘,附在每卷卷尾。口述史与视觉人类学等新兴学科的调查手段发挥了重要作用。2002年至2011年,9年多的文化实践使我们在全国各地锻炼出一支对自己的乡土文化了如指掌、充满情感、并具责任感的队伍。

    中国民协副主席夏挽群、年画传承人霍庆有、《上海小校场卷》主编张伟、《日本藏品卷》主编三山陵、总编委会代表左汉中还就中国木版年画普查和集成编撰的经验作了交流发言。

    此次木版年画普查编撰历时9年,遍及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各地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同当地党政部门积极组成普查小组,一些地方科研部门和大学师生主动承担,更有一些民间文艺专家热心投入。各个产地,以辖区内的作坊和传承人为核心,以曾经的年画销售范围为线索,以现今的收藏机构与个人为突破,展开拉网式调查,收集物质遗存、调查和记录活态状况。由挨门逐户的调查到精心细致的整理、遴选与编撰,最终完成年画档案的编制,依产地规模、影响大小与现存状况分为两类:20个年画重要产地形成19个卷本,遗存不多、几近衰亡的20个小产地代表作(包括台湾、澳门地区)收录于《拾零卷》,横向展示了曾经在中华大地上绚烂绽放过的各地年画文化。在《上海小校场卷》中加入了石印“月份牌年画”,纵向地表明中国木版年画被外来石印技术终结的历史。此外,在境外收藏中国年画最多、研究颇丰的俄罗斯和日本,委托俄日两国资深学者调查、采集、编撰《俄罗斯藏品卷》与《日本藏品卷》,俄日珍藏中国木版年画及其研究成果首次大规模在国内亮相,其中绝大部分藏品在国内已无法见到。中国民协作为我国非遗抢救与保护的一支生力军,在此次木版年画全国抢救性普查中成功探索并推行文本、人本与数字化相结合的理念,历史上首次对中国木版年画进行大规模、全方位、地毯式田野普查,普查所得的原始资料全部录入“中国木版年画数据库”,在业界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与示范意义。

    会上还举行了《中国木版年画集成》与《中国木版年画传承人口述史丛书》向国家图书馆、中央档案馆等单位赠书仪式,国务院参事室、中央档案馆、国家图书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代表处、中宣部、文化部、中国文联、民进中央等单位接受赠书。

中国音乐专刊
中国舞蹈专刊
中国民间文艺专刊
中国书法学报专刊
重大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