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艺术融入中国学院美术教育——评第二届学院实验艺术展
http://www.cflac.org.cn     2011-04-15     作者:段泽林     来源:中国艺术报

凸境  陈蕉雨

    如果说去年年末,英国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V&A)在中央美院美术馆举办的“编码与解码:国际数字艺术展”给我们带来的是由高科技与互动性生发的视觉惊讶的话,那么,“和而不同——第二届学院实验艺术展”则是从心理和精神层面让我们对学院里滋生出的实验艺术有了一种全新的认知。这个于4月9日开幕的展览,由中央美院携手近20所有代表性的美术院校,从常态眼睛与异样视觉、物质化生与技术新知、传统语言的现代转换、大众立场与社会与延伸、身体体验与自我表达、文化标本的学术采集、学院风尚的实验课堂7个部分,展示了新世纪以来,中国实验艺术教学、研究与创作的优秀成果。

    展览最大的看点在于,一向被认为“保守”的学院,其实一直不断探索着如何与当代艺术世界发生关联,并期望有机地将其融入教学体系中。换句话说,学院试图将当代或正实验的艺术形式变成可以教学的成熟模式。而另一个看点则在于,作为一种艺术形态,美术与社会的关系、美术与大众的关系,最大程度地被实验艺术实践着,从对受众心理反映的考量到邀请观众参与作品互动成为实验艺术区别于传统学院创作的最大特点,以个体劳动创作为主的美术,开始以新的形式走进公共视野。

    从印象派开始及至现代艺术,美术世界的每一次变革与思潮的产生都是由外而内的。也就是说,美术学院已不再是创新派的聚集地,而是在不断传承已经被奉为经典的东西。然而,随着当代艺术观念和形式的不断演进,西方的美术学院出现转型,传统的架上艺术在学院教育中逐渐“失宠”。与此同时,改革开放中的中国美术教育也经历着巨大的变革。自“85新潮”以来,学院培养出来的艺术家在学院之外,形成了一股对学院传统教学体系的“集体反叛”。写实训练与传统教学模式不断受到挑战,开放而包容的思想促使美术学院“放低姿态”观察与应对美术生态的变化,并促成了实验艺术的诞生。用中央美院副院长徐冰的话说,学院保留和发展最传统的或者最经典的艺术,也发展最前沿的、最具有实验性的艺术,西方的、中国文人的与中国民间的各种资源,相互“搅拌”后为中国的美术学院提供了丰富的创作养料。正是在这种文化语境的复杂与多元中,学院里的实验艺术开始萌芽,并逐渐融入中国的美术教育中。

    第二届学院实验艺术展中的一部分以“学院风尚的实验课堂”为主题,展示了中央美院、中国美院、广州美院、天津美院等院校12个优秀课程与教学项目案例。如何让学生重新思考空间与时间的关系,如何让学生打破固有造型观念和观看方式的思维束缚,如何让学生使用更为丰富的材料语言,都以可教授的知识样本形式呈现出来。更为重要的是,在整个展览中,无论是装置还是影像,都有一种倾向,即学院里生成的实验艺术,不单是当代艺术世界中常见的观念阐释,更是试图在与绘画、雕塑等传统艺术样式的关联中,从学科和研究的角度呈现实验艺术的根与源。

    在对传统艺术的认知中,美是至上的标准。而在当代艺术的创作中,这种观念以及由此引发的反思则是创作者的要旨所在。这个时候的艺术,已经脱离了“为艺术而艺术”的现代观念,转而呈现出一种与社会、与大众发生密切联系的倾向。受众的参与和心理感受,是当代艺术创作者需要着重考虑的。按照本次展览的策展人、中央美院实验艺术系主任吕胜中的说法,展览中的很多作品,都是充分考虑了受众的心理与互动性而创作的。为了让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作品,并充分分享创作者的意图,展览作品旁配有详细的文字说明,而“空前规模”的百余件学院实验艺术作品的说明也由吕胜中亲自把关。

    另外,从社会学和思想史的角度看,展览中的“文化标本的学术采集”部分颇有价值。在这个部分中,实验艺术的社会参与意识被充分彰显,从广告商标的采集到高校学生厕所涂鸦的心理分析,再到老照片的样本追踪以及炮竹包装的发展演变,艺术的实验性和社会性通过具体的文化样本采集而凸显,艺术之于社会、时代与思想变迁的关系,通过视觉的形式被重新发掘并得到不断阐释。

    这个时候的学院美术,早已不是关在画室里画模特这么简单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天地,一个更为复杂的社会网络,一种更为直接的参与意识,被实验艺术以视觉方式“学院化”地反映出来。

中国音乐专刊
中国舞蹈专刊
中国民间文艺专刊
中国书法学报专刊
重大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