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人能够在那个错乱的年代全身而退——评话剧《深度灼伤》
http://www.cflac.org.cn     2011-04-13     作者:刘彦君     来源:中国艺术报

    没有阴冷、锐利的色调,没有剑拔弩张的场面,没有判然分明的正反两方阵营,甚至没有一个可以称得上完美的人物。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就这样静悄悄地发生在一个乡间别墅里,发生在一群正在度假的人群当中。中国国家话剧院新近上演的根据俄罗斯电影《烈日灼人》改编的《深度灼伤》,以它对于这部作品中人物、空间、场景等诸多舞台因素的不规则处理,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作为一部反思历史的力作,《深度灼伤》的独特之处在于它继承了原作的精神主旨和风格定位,没有简单地以对错、是非等单色调来梳理、诠释政治斗争的意义,而是通过人在那种特殊环境中无法把控的自我命运和自我选择,突出了那个时代的残酷。

    剧中的主人公——红军英雄科托夫将军是打江山的功臣。他曾经与斯大林并肩作战,甚至拥有斯大林办公室的直播号码,他和斯大林的合影一直摆在墙壁的显要位置上。这种特殊关系给了他无上的荣耀和幸福。当军队的坦克开进农民的麦田时,他凭借自己的特殊身份,三言两语就打发士兵们原路返回。他热爱家庭,善待妻女,经常带着妻子玛萝莎全家来到从前属于他们、革命后被分配给科托夫的乡间别墅里度假。直到有那么一天,不速之客米蒂亚来访,才使他掩藏在将军勋章和勇敢、忠诚外表下的自私、冷酷逐渐显露出来。原来,为了他心仪的姑娘玛萝莎和这所别墅,他曾假借祖国名义,令玛萝莎青梅竹马的恋人米蒂亚远走他乡,并一直把握着米蒂亚出卖8名将军的秘密,以防他回来取而代之。他自恃有强大的政治背景而不把米蒂亚放在眼里,但他连做梦也没想到的是,在一种极端的思维方式里,这种与领袖的特殊关系有一天也会要了他的命。

    带着夏日圣诞老人面具出现在科托夫家中的米蒂亚本是一个受害者。他软弱、卑琐,在人生的紧要关头选择了被动的默然承受,一言不发地离开恋人玛萝莎。当他终于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之后,却变得主动起来,开始耍弄他的间谍伎俩和手腕,使当权者轻易相信了科托夫接近斯大林的目的是刺杀斯大林。米蒂亚以执行斯大林秘密使命的特殊警察身份回国,带着清除内奸的重大政治任务来到农庄,把科托夫作为肃反对象抓走并且枪杀。但他这样做了之后,却发现不仅没能找回他的过去,而且还给他心爱的人带来了无尽的灾难,只得自杀以终。

    被两个男人夹在中间的是玛萝莎。当玛萝莎得知科托夫是为了亲近她而赶走米蒂亚时,曾痛哭着要自杀,却被科托夫长达6个月的鲜花礼物感动,安然接受了这个残忍的真相,她给自己找的托词是“为了活下去”。但她并不知道,特殊的政治语境使她的这一选择,从爱情危机又跨入了“活不下去”的生命危机中。

    科托夫天真单纯的9岁的女儿娜嘉,甚至还不懂得微笑与阴谋之间的联系,就在懵懂中被卷入了这个旋涡。那个故事的局外人,那个永远到不了目的地的寻找扎哥连卡的司机,最终也在意外看到的一幕中招来了杀身之祸。

    没有人能够在那个错乱的年代全身而退。对很多俄罗斯人而言,1936年斯大林发动的那场党内清洗的“肃反运动”是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因为它与极权、怀疑、审查、关押和死刑等充满血腥的词语联系在一起,因为它与捕风捉影、揣摩臆测、上纲上线等个体的思想方式联系在一起。无处不在的政治谋杀,携带着人心深处的私欲,使无数无辜者遭受牵连,无论是没落贵族米蒂亚,还是革命英雄科托夫,无一幸免。从表面上看,他们似乎有着勇敢坚毅和懦弱阴险的区别,但在本质上却无根本不同。特殊的政治情境使他们在作为受害者的同时,也为了自身利益对他人进行迫害。这是电影《烈日灼人》,也是话剧《深度灼伤》所触碰到的人性开掘和反思的深度。

    为突出那个年代和人生的错乱,创作者在空间设计、舞台调度、声音形象的选择,以及灯光处理等方面,都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他们打破视觉观赏的常规性,既不追求完整再现客观环境,也不进行机械的抽象表现,而是通过道具和场景的解构与重新组合,在给予观众视觉美感的基础上,突出道具的象征意义,寻找那种特殊的表现力,从而建构了一种新的设计风格。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对于墙壁的处理,舞台上的墙壁华美精致,其基本形状严格遵从着俄罗斯的民族风格,但它们在舞台上的呈现,却不像生活中那样是完整的一块,而是被分为不规则的几块,分割着舞台空间。其中一块镶满了象征着科托夫光荣和权力的照片,一会儿从天而降,一会儿自地面升起,与错落铺排在台面上的钢琴、餐桌、摇椅、长廊,以及蔓延于前台乐池的草坪、栅栏、湖水、树枝等道具陈设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再如闪耀着金黄色彩的麦田影屏,被悬挂在一片漆黑的天幕之上,这种超出常规的安排,与生活实景形成了强烈的间离效果,使空间变得诡异起来,不能不让人联想到它的象征意义。

    舞台调度中,演员的组合似乎显得没有章法。一会儿是科托夫对玛萝莎的温存体贴,一会儿又是玛萝莎与米蒂亚情不自禁的相拥而舞,让人搞不明白,到底是米蒂亚带来了科托夫一家的灾难,还是科托夫与这一对年轻人之间势不两立;声音形象的搭配令人感到不安,意大利圆舞曲,《蝴蝶夫人》的优美旋律,与不时嗡嗡作响的飞机、坦克的轰鸣声交相呼应,而大喇叭里不断传来的“亲爱的同志们,为了庆祝这一伟大胜利”的刺耳声音,在乡间田园的恬静和湖光山色的静谧中穿梭,形成了动荡而杂乱的基调和造型。甚至连灯光和色彩也超出了和谐统一的框范,舞台后部那一片天幕的黑色在结尾时突然变为红色,并且在直刺观众眼睛的一排强光中抖动起来。它不仅唤醒了我们意识中沉睡多年的以冲突和不平衡为主要形态的审美观念,而且将我们对那段特殊历史和特殊人生的感受推向了极致。

中国音乐专刊
中国舞蹈专刊
中国民间文艺专刊
中国书法学报专刊
重大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