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觅中国电影的前行之路——“追寻时代前行的新中国电影发展变革研究暨纪念建党90周年”研讨会综述
http://www.cflac.org.cn     2011-04-11     作者:周粟     来源:中国艺术报

    2011年是中国电影辉煌璀璨的年份,刚刚过去的2010年作为中国电影大年,涌现出《唐山大地震》《让子弹飞》《非诚勿扰2》等风格鲜明、成绩斐然的电影巨作,中国内地电影全年总票房首次强势突破百亿。值此建党90周年、辛亥革命100周年之际,对新中国电影的发展脉络与变革趋势意义的梳理显得尤为重要。4月3日,近20位国内电影专家、学者会集北京师范大学,在第18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与现代传播杂志社、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合办的“追寻时代前行的新中国电影发展变革研究暨纪念建党90周年”研讨会上各抒己见,为中国电影的未来走向共同把脉。

    文化性——担当与自觉

    中国电影的本质优势在于何处,是叙述策略的精妙深邃抑或情感诉求的细腻隽永?北师大艺术与传媒学院党委书记周星教授清晰明确地为中国电影特征定下基调:中国电影依然是自身本土艺术的一种演变。周星指出,“中国电影的长处依然体现在特有的伦理情感诉求,从本质上说,伦理的情感诉求在电影不断变化之中保持着不变,关注社会与人的勾连关系是其核心。”周星提出的观点明确指出中国电影的“文化性”是其最大优势。

    北京电影学院侯克明教授通过具体的“主旋律影片”这一视角延伸了这一观点:“主旋律已经完完全全成为一种类型片,它有固定的叙事模式,经过了很好的市场化调整,特别是在《建国大业》之后,主流价值观的叙述,形成了一种对主旋律在新形势下运用新的观赏习惯进行改造,形成了一种新的叙事模式。”

    主流电影在“文化品位”方面如何进一步发展建构,从而完善现今电影的产业格局、自身立足点和传播途径?这是电影从业者共同面临的一项艰巨挑战。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副主任饶曙光就此提出,主流电影产品必须具备文化担当,因为电影是文化产业,其根本属性还在于文化。中国电影应在文化创新方面狠下功夫,务必要实现中国电影和高新技术、文化内涵、故事资源三者的“无缝对接”,让文化传统与主题传播得以“畅通无阻”。

    文化转型到底转向哪里,这是需要深入思考的课题。北京电影学院国际交流学院院长钟大丰教授对此指出,“心灵的碰撞”是中国电影人需要关注并为之努力的目标。“我们对电影不满,是因为很多电影里缺少心灵和心灵的碰撞。艺术家是否能够成功,在于他的自我独特个性能否找到与人们心灵互通的契合点。我们的电影人需要实现个性化对于生活认识的表达,让中国电影保持高质量的文化品位。”

    好莱坞——借鉴与超越

    票房突破百亿大关这一历史性成绩固然令人欣喜,但中国电影与好莱坞成熟稳健的电影产业相比仍存在不小差距。如何从电影大国迈向电影强国,这是众多业界人士亟待应对的“痛中之痛”。就此问题,与会专家从各个角度进行了深入探讨。

    中国传媒大学胡克教授认为在比拼好莱坞方面,国产片意识形态的差异恰似一把“双刃剑”。“你把你的故事拍给外国人看的时候,面临的不是文化竞争、文化融合,而是你得让外国人接受你的意识形态、艺术观念和商业趣味。”胡克指出。

    进一步看,现今中国电影大片具有类似“民族主义”的创作倾向,上海大学影视艺术学院石川教授举例说:“商业电影《霍元甲》和《叶问》系列始终把电影的卖点放在中外民族冲突上,民族主义成为市场消费的卖点。由于这些影片具有非常赏心悦目的武打场面,所以在市场上都赢得了非常好的票房成绩。但是这些影片所潜藏的连带消费主义的民族主义,对于中国当代电影来说值得警惕。”石川认为,在全球化时期,我们在判断一部影片文化价值的时候,首先要把影片的价值观放在当下的语境中来审视。“我们现在的电影文化在营造着一种用仇恨、用中国的武术战胜西方拳脚的价值观,用这样一种方式来宣泄一种文化快感,这显然并不合适。”

    北京电影学院郝建教授从好莱坞与中国当代电影的关系入手,从叙事、类型和伦理3个角度指出中国影片在技术与艺术上取得重大进步的同时,仍缺乏更加严密的整体构架。例如,郝建认为《赤壁》的叙事完全违反了好莱坞的叙事规律,又如《西风烈》在叙事上有相当大的缺陷。好莱坞影片开篇会交代一号人物的行为动机,然而中国电影在一味模仿好莱坞类型片形式的同时,却忽略了电影的叙事规律这一驱动内核,这是导致影片不好看的重要原因。

    中国传媒大学王利丽副教授延续叙事技巧这一话题,她指出中国人骨子里注重从《诗经》到《楚辞》这样的抒情文化传统,而好莱坞的传统则是叙事传统,“好比中国人弹钢琴,尽管出现了郎朗这样的钢琴大师,但是整体来看很难具备国外的水准。”王利丽指出,适当回归细腻元素创作才能让中国电影烙上“中国制造”的独特魅力。

    中国造——坚守与改进

    “坚守与改进”这两大关键词,用以形容目前高速发展的中国电影十分贴切。北京电影学院黄式宪教授说:“站在高端的5部影片《让子弹飞》《非诚勿扰2》《赵氏孤儿》《新少林寺》《武林外传》合计票房17.82亿,从观影人数来讲,今年观众人次是8600万,这5部影片占了4000多万。”与此同时,黄式宪指出,这些影片大都缺少历史的衔接过渡,缺乏与现实境况的勾连。

    同样以2010年4部国产巨片为案例剖析的北京大学陈旭光教授对“时代”这一关键词进行细分,他提出中国影片具有“主旋律文化、知识分子文化、平民市民文化和青年人文化”4类时代要素,并分别将之对应于《唐山大地震》《赵氏孤儿》《非诚勿扰》和《让子弹飞》4部风格鲜明的大片。

    北京电影学院姚国强教授针对电影分级制这一话题,围绕中外娱乐产业文化贸易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他指出,中国在开放娱乐产品市场、加大好莱坞电影的引进力度等变革方式方面,需要找到理论和现实市场运作上的平衡点。

    中国传媒大学学报《现代传播》主编胡智锋教授对本次研讨会进行了总结,他认为,本次研讨会话题范围广泛,探讨深入,围绕建党90周年,从中国电影产业运作、美学特性、受众需求等多个角度进行了延伸拓展,并且站在中国电影票房突破百亿的高度,探讨了中国电影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给予中国电影的未来发展以重要启发。

中国音乐专刊
中国舞蹈专刊
中国民间文艺专刊
中国书法学报专刊
重大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