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我们第四次在清明节的源头探讨清明节的意义,探讨中华文化的终极价值。海峡两岸及港澳地区的学者一起来探讨,本身就显示了一种价值,什么价值呢?就是中华文化的价值,绵山,是我们中华民族一个共同的精神家园。
人类的文明史实际上是两个文明转换,一个是渔猎文明进入农耕文明,一个是农耕文明进入工业文明。在转换的过程中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文化的传承,文明的传承。人类文化的历史是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自发的文化,第二个阶段是自觉的文化,第三个阶段是文化的自觉。中国的知识分子有这样的文化自觉,我们对56个民族的民间文化展开了一次全面的普查。2006年确定了51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确定520项,2010年又评了300多项。
经济可以走向全球化,但文化的走向相反,应该是本土的、多样的。假日是国家给予公民的福利,节日有特定的文化内涵,节日是有文化承担的。我记得第一次讨论的主题就是清明节的历史内涵,清明节有哪些风俗,大家讨论一些常识性的问题,讨论节日的现状,和节日怎么回归和复兴。去年我在报纸上发表了一篇题为《春运是一种文化现象》的文章,文章中说,世界上还没一个国家为了过节,1.2亿人非要回家,这是什么力量?这是真正文化的力量。清明,到底要不要传承,传承什么,怎么传承?我认为,享受节日文化就是传承节日的文化。
节日的时间是约定俗成的,不是法定的,而是自然积累的。人们要把自己各式各样的理想、愿望、情感往这里放,不放不行,还得约定俗成,得共同认可才能成为节日。
中国人在农耕社会里,往节日里面放进了什么东西?我认为主要放进了两个东西,一个是人间的亲和,一个是人和大自然的亲和。
我们现在7个节日,清明是一个节气,端午也是在节气里,中秋也是一个节气,七夕、重阳、元宵都是我们的节气,都是大自然运行过程中一个重要的节气节点,也是人生活中一个重要的节点,特别是春节。所有节日里面,最重要的是春节。因为春节要把过去的一年送走,要把新的一年迎来。人们一定要把所有对生活的愿望、向往、情感、追求包括审美全放在这个节日里面,让它充分地表现。所以再也没有什么节日比春节里中国人创造的民俗更多。人们在这个节日里除了要放进对自然的亲和之外,还要放入人间的亲和、人间的理想。比如团圆,我认为所有节日里团圆是第一主题。中秋是团圆,元宵也是团圆。团圆,是中华民族情感中非常重要的内容。
清明节无非是两个内容,一个是对先人的怀念,在春天刚刚到来的时候,农忙还没有开始,静下心来思念自己的亲人。一个是对大自然的追求,人和自然的亲和,这种亲和的表现,就是刚才讲过的插柳、蹴鞠等。一切节日创造都应该是顺向的,顺向就是必须符合节日文化的本质和它的特性。央视春晚就是顺向的,因为春晚有三条符合春节的规律,第一个是合家团聚,第二个以笑为主,第三个是过午夜十二点,因为符合中国人守夜的习惯。就是因为顺向,所以春晚受到了人们的欢迎。
我们不能拒绝外来的文化,所以我很主张母亲节或者情人节可以进入我们的生活,因为我们的传统节日没有这样的内容,三八妇女节、五一劳动节也是外来的节日。
知识界对文化的自觉,经过十年的努力,逐渐被国家和政府认识到,然后又成了国家和政府的自觉,国家有了文化自觉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是地球上最大的、真正的东方书香门第。文化上的“珠穆朗玛峰”也在中国,所以我们必须要传承我们自己的文化。而只有国家的文化自觉是不够的,国家的文化自觉转化为全民的文化自觉,社会的文明才能进步,但是我们很多文化遗产没有真正进入老百姓的生活。我希望在下一次清明文化论坛上留一个题目:《如何把国家的文化自觉转化为全民的文化自觉》。这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大课题。
冯骥才(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协主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