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系红砖建筑群(本图由作者提供)
促进台湾同胞文化认同 传承海峡两岸文化遗产
闽台应共同申报红砖建筑为非遗
闽南红砖古厝吸取了中国传统文化、闽越文化和海洋文化的精华,成为中国传统建筑及传统人居环境建设中格外耀眼的一支。泉州的红砖古厝主体上保留了中国传统建筑木框架的风格,又根据闽南气候等自然条件作了改进,红砖红瓦、白色石基、中间凹陷两端微翘的燕尾脊、精美的石雕、木雕装饰,华丽古典,绚丽张扬。墙面的红砖拼贴和镶嵌又是中西合璧佳作。它凝聚了泉州风土、人情、习俗的演变。
几百年来,红砖古厝也随着移民到了台湾乃至东南亚地区,在那里生根开花结果,它隐藏着多少代台湾游子的思乡情,也隐藏着无数海外华人华侨的乡愁梦。目前泉州尚有五六百处闽南传统建筑的红砖古厝,其中有些还作为涉台文物受到保护。但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旧城改造推进,泉州的红砖古厝渐渐稀少。文化是城市的灵魂,闽系红砖建筑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遗产的瑰宝,而不是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绊脚石,闽系红砖建筑文化遗产还可提升泉州等闽南沿海城市品位,应受到重视和保护。
闽系红砖建筑形成于闽南地区,辗转传到台湾,建筑技艺风格鲜明,是两岸文化同源的实物载体。近年来海峡两岸的学者对闽系红砖建筑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等进行了深入挖掘,并形成了共识。两岸应在此基础上,共谋闽系红砖建筑保护和“申遗”。
今年是海峡两岸的《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实施元年,又是辛亥革命100周年,若能在今年启动两岸共同申报非遗的工程,意义非凡。一旦“申遗”成功则让台胞共享非遗的尊严与自豪,并将长期惠及两岸同胞。非遗具有很强的潜移默化作用,可让世人认同两岸共同文化,进而促进两岸同胞的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台湾同胞的文化认同自觉和民族认同自觉。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地域性、民族性、活态性、传承性、独特性、综合性等特点。在申报过程中,两岸学者应互访观摩取经,研究总结两岸闽系红砖建筑的历史学、民族学、民俗学、社会学、人类学、建筑学、美学等方面历史性的重要价值。还要抓紧对海峡两岸闽系红砖建筑的文化遗产族群进行普查、建档,建立闽台闽系红砖建筑群地图。对重要濒危建筑群还要加强重点保护。文化遗产的保护成败关键在教育,两岸要培养更多有高度文化自觉的群体,应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发展好这份两岸共同文化遗产,教育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中华儿女真正懂得闽南红砖建筑“申遗”的程序、意义及其“红利”等。还应当注意到,非遗的传承是活态传承,应注重生产性保护基础上的传承,应科学把握非遗的传承保护与创新发展关系,勿片面追逐经济利益而伤害原生态的闽系红砖建筑群。
《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已出台,闽台共同申报闽系红砖建筑为非遗的工作也应在此法律框架下开展工作,国家文物局和福建省等各级政府都应为该项工作提供资金支持,同时鼓励和吸纳一些民间资本参与该项工作,明确申请主体。加强按时序推进闽系红砖建筑为非遗的评审、公示和申报,提交年度措施报告,尽快完成申报书和完善相关辅助文字资料和影像资料,并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数字技术、视觉系统、生态足迹等现代方法与绿色技术结合,支撑该线性文化遗产保护。在闽台两地确立部分闽系红砖建筑技艺传承人。中央和福建省应资助泉州建立闽南红砖建筑博物馆,并将该馆建筑项目融入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博览院。
(作者为全国政协委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