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幅悲壮的中华民族海外迁徙画卷——观电视剧《下南洋》有感
http://www.cflac.org.cn     2011-03-11     作者:吴汉光     来源:中国艺术报

    38集电视连续剧《下南洋》在中央电视台8频道黄金时间开播了,这是以清末民初福建、广东两省民众到海外谋生的历史事实为背景创作的电视剧。《下南洋》剧中的主人公多为客家人,对客家文化有较多、较好的展现。

    首先,它展示了客家土楼。客家土楼与北京四合院、陕西窑洞、广西“栏杆式”、云南“一颗印”并称为我国最具乡土风情的五大传统民居。2008年7月6日它以“福建土楼”的名义正式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作为民居,客家土楼体现了大家庭、小社会,和谐共处,团结互助等特点,它是中华文化瑰宝的体现,是我们可引以自豪的建筑奇葩。

    《下南洋》将中华民族在面对困难时坚韧不拔的奋斗意志表现得淋漓尽致,所描述的主人公在极端不利和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团结一致与殖民主义分子及其代理人坚决抗争,对未来的追求从不放弃。这种精神为中华民族所共有,但客家人特别突出。这是因为客家先民当年从中原南迁就经历了很多困难和挫折,只有能面对各种困难、顽强奋斗者有望生存并得到发展。所以,坚韧不拔顽强奋斗成为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南洋》对客家文化中的“敬宗睦族”、“重教兴学”的特色也有很好的描述。客家民系形成之初由于闽粤赣边地区地广人稀社会力量薄弱,要抵抗可能发生的天灾人祸,在艰辛的环境中图生存求发展,只能依靠宗亲的力量,即所谓“打虎抓贼要亲兄弟”,所以客家人大多聚族而居。随着社会进步及出外谋生,敬宗睦族的意识渐渐转化为对祖先创业艰辛的缅怀,对族人的友爱、互助,对外出谋生者则更多表现为热爱和报效桑梓的行动与情怀。客家民系形成的闽粤赣边是山区,与相邻省份的政治、经济中心相距较远,所以客家人将“读书”看成重要的出路,在生活有了安定之后,即致力于办学兴教,所以客家地区文教相当发达,各类学校繁多,与沿海及经济发达地区相较并不逊色。自宋代直至民国初年,汀州连城的四堡一直是我国重要的印刷业基地之一,这当然要惠及附近区域的学子。明朝的《汀州府志》称,永定“取士登科者不乏,读书传世者恒多”。就是对客家人重视教育的描述。“下南洋”的海外游子在取得了人身自由生活有了安定之后,都在不同程度上有回报桑梓的行动,回报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捐资兴学,因为他们在南洋的亲历亲为、所见所闻使他们觉得没有文化特别是没有现代文化,国家是不能兴旺因此也是难以抵御外侮的。电视剧《下南洋》中简阳春父子的兴办教育的桥段就是对当年真实历史的反映,比如:与《下南洋》故事所反映的同时代人、爱国侨领胡文虎就是在这方面表现得极为出色的真实历史人物。他认为中国的积弱源于现代教育的落后,要中国富强使之能在与西方列强打交道时有平等地位,必须使国人有良好的教育,所以他大力捐资兴办新式学堂。胡文虎是永定人,但他捐资的对象是整个中国,这其实也是绝大多数侨居海外的客家人的共识,他们称祖国为唐山,报效桑梓就是报效唐山。这就是客家文化根在中原的意识的具体表现。

    《下南洋》还介绍了海外华侨对中国革命的支持。清初,有一批客家反清志士流亡海外,他们的后代组织了一些社团,大多仍致力于推翻清廷的活动。流落南洋的太平天国将士及随“过番”大潮下南洋的普通百姓,在南洋接触了新兴的资本主义及其意识形态,经受了民族压迫、歧视、屈辱等,认识到封建主义的落后,清王朝的腐朽,迫切希望改变现状,中华能够崛起,都踊跃出钱出力支持中国革命。正因如此,中国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称“华侨为革命之母”。

    《下南洋》不仅把握了时代的脉络,而且也有关于客家民风民俗的细腻描述,比如使用了客家方言的山歌、描述了元宵节给新生男丁在宗祠上灯的民俗、引进了妻子送外出谋生丈夫红腰带的画面等,有浓浓的亲情和丰厚的草根气息。

    清末到民国,近百年的历史是中国人民反抗封建压迫,争取民主自由、民族平等的历史。无数民族精英为此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顽强奋斗,终于推翻帝制建立了民国,经过进一步的努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1949年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人民当家作主是革命的主人、建设的主人。改革开放后,中国更进入了快步发展的历史时期。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了解过去,能够更好的面对未来,历史不能开倒车,中国人民再不能在新的竞争中处于下风了。当我们豪迈地大踏步前进时,要切记落后时的教训,从这一点说,《下南洋》不仅是一部反映中华民族向海外移民历史的悲壮的优秀的电视连续剧,而且是一部很好的教材,它要我们当代的中国人,切记国耻,戒骄戒躁,努力拼搏,为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中华民族重新崛起的伟大事业继续努力。

中国音乐专刊
中国舞蹈专刊
中国民间文艺专刊
中国书法学报专刊
重大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