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硕果累累——中国民协五年工作回顾(之二)
http://www.cflac.org.cn     2011-03-11     作者:     来源:中国艺术报

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硕果累累

——中国民协五年工作回顾(之二)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的5年是不寻常的5年,是满载喜悦和收获的5年,是充满骄傲和自豪的5年。5年来,党和政府对民间文化遗产支持力度越来越大,人民群众对抢救民间文化遗产的意识越来越自觉。中国民协带领广大民间文艺工作者在党和国家的全局工作中充分发挥民间文艺的独特作用,在关键时刻留下了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

    紧急抢救地震灾区文化遗产

    2008年四川“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广大民间文艺家和全国人民一起投入到抗震救灾的行动。根据温家宝总理关于保护羌族文化遗产的指示精神,中国民协迅速作出反应,及时在北京召开了紧急保护羌族文化遗产专家座谈会。由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协主席冯骥才带领的专家组疾速奔赴灾区,冒着余震的危险,实地调研,并将调研成果形成了《关于四川汶川地震灾后重建中保护羌族文化遗产的建议书》,由冯骥才上报国务院。温家宝总理对建议书给予充分肯定并作出重要批示。我们欣慰地看到,在当年8月发布的《国家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中,吸纳了建议书的有关建议。为使羌族文化有效传承,由中国民协主持、冯骥才和向云驹执笔及时编纂了《羌族文化学生读本》,温总理看了此书说:“你们在保护民族文化遗产上又做了一项有益的工作。”2009年在汶川大地震一周年之际,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审阅了中国民协组织编纂的《羌族口头遗产集成》(四卷本)、《濒危羌文化——5·12灾后羌族村寨传统文化与文化传承人生存现状调查研究》成果样书后也作出重要批示。这些出版成果不仅让更多的人了解到羌族及其文化现状,更唤起了社会各界参与保护羌族文化遗产的自觉意识。2009年5月12日,由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华慈善总会、中国民协、中华文化学院、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人民政府联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大爱无疆——5·12抗震救灾周年纪念活动羌族文化保护成果发布会”,隆重推出“紧急保护羌族文化遗产项目”第二阶段的重要成果《羌族口头遗产集成》(诗史长诗卷、民间故事卷、民间歌谣卷、神话传说卷)、《濒危羌族文化——5·12灾后羌族村寨传统文化与文化传承人生存现状调查研究》,并向灾区学校及相关文化部门的代表捐赠了这两批新书。当晚,北川羌族歌舞团在全国政协礼堂举行了专场演出,以此表达北川羌族儿女感恩社会、报答祖国、重建美好家园的心声。

    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发生特大地震后,中国民协迅速组织专家,在原有大范围普查的基础上,由冯骥才主持紧急编辑出版了《中国唐卡艺术集成·玉树藏娘卷》,并很快于“5·12”周年之际,由中国民协联合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华文化学院、中国社科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等单位在人民大会堂举办了“从北川到玉树:紧急抢救地震灾区文化遗产成果发布会”,并将最新出版成果《白石·释比与羌族》《汉羌词典》《中国唐卡艺术集成·玉树藏娘卷》等大型图书捐赠给灾区和贫困地区。中央领导或批示,或写信,对这些成果给予充分肯定。2010年5月,中国民协还与四川省委宣传部、四川音乐学院联合在北京全国政协礼堂主办了一场气势宏大的“感恩与奋进”——大型舞蹈诗《震撼》,讴歌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受到社会好评。

    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硕果累累

    中国民协自2003年启动了“功在当代、立在千秋”的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这是有史以来首次对民间文化进行国家级抢救、普查、整理和出版的巨大工程,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对于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保卫国家文化主权具有重要意义。

    5年来,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历经全面发动、重点调查,稳步实施、积极推进的过程,以2006年中国民协在河南省召开的全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作经验交流现场会为标志,抢救工程在全国范围全面铺开;以2007年中国民协在江苏扬州召开的“中国剪纸抢救工程中期推进会暨《中国民间剪纸集成》编纂工作会议”为规范,全国的抢救工程工作项目的布局和成果出版更加科学。2008年,作为抢救工程重点项目的《中国民间美术遗产普查集成》、《中国唐卡艺术集成》、《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名录》、《中国民间故事全书》(县卷本)、《中国民俗志书》(县卷本)等均被列入国家“十一五”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中国民间剪纸集成·蔚县卷》在香港国际书展获得最高奖项“王中王”奖。“中国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推介丛书”、“中国结丛书”双双荣获第三届中华优秀图书奖。《中国木版年画集成·杨家埠卷》获得国家图书奖。

    发起于上个世纪80年代初的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是影响深远的大型文化工程和民间文化抢救行动,被誉为“中国的文化长城”。中国民协为完成此项工程,对全国范围内各民族的民间文学进行了广泛的普查、搜集、整理、研究,在县(市区旗)卷资料的基础上,进一步精编出版《中国民间故事集成》《中国歌谣集成》《中国谚语集成》的各个省、市、自治区卷本即国家卷。到2009年,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已全部完成出版工作,共完成90个卷本的出版工作,并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了隆重的总结表彰大会。

    2010年11月,中国民协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召开大型图文集《中国古村落代表作》项目座谈会,该项目是古村落保护工作在新形势下的一次文化启动。座谈会征求了乡土建筑学、民俗学、文化遗产学、艺术学界的专家学者的意见与建议,在项目学术定位、编写规模、分类标准、实施方案以及民间文化遗产抢救与保护理念上达到高度统一。

    2010年底启动的“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字化工程”,是过去60年来的口头文学普查记录资料县卷本一次大汇总,图文资料数字化信息采集、口头文学遗产分类、数据库设计编程等工作在专家委员会的具体指导下渐次展开,这项被誉为“口头文学四库全书”的宏伟工程正在扎扎实实地开展。

    在抢救工程实施过程中,升华为中国民协统领全局、整合资源、创建品牌、服务基层的工作主线,结合传承人调查认定与命名、全国影像记录比赛、大学生社会实践公益文化行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建立民间文化保护基地和抢救工程农家书屋等因地制宜的活动,积极推动了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展,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中国音乐专刊
中国舞蹈专刊
中国民间文艺专刊
中国书法学报专刊
重大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