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恭达:提升文化实力 改善文化民生
http://www.cflac.org.cn     2011-03-07     作者:言恭达     来源:中国艺术报

    “两会”期间,来自文艺界的代表委员,不仅关注自己熟悉的文化领域,而且长期关注民生,为一项项大政方针的出台而建言。本版刊登的这一组提案,是从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书协副主席、江苏省文联副主席言恭达向大会提交的提案中编选出的,涉及文化产业发展、职业教育发展、文化“走出去”、青少年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教育和培养、大学生“村官”等多个方面,希望以此向全社会展现文艺界代表委员的社会责任感。

关于以品牌引领文化产业发展的建议

    文化产业的崛起,是当今文化发展的一个世界性的趋势,是经济和文化加速融合的直接体现。作为文化资源大国,我国现有的文化产业与欧美、日韩等强国的文化产业相比,差距十分明显。要改变这种格局,当务之急是加快塑造中国文化产业领域的品牌,改变“文化制造”的弱国形象。

    世界文化品牌的竞争实质上是文化创意的竞争。文化品牌是一种文化现象,一种文化象征,是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的容纳器。中国文化产业要想在未来的竞争中赢得先机,除了政策扶持、资金投入、人才培养等要素外,必须加强塑造文化产业品牌,其核心竞争是品牌的竞争。这是因为,一是品牌塑造具有无形性。消费者在文化消费中得到的纯粹是精神层面的体验和娱乐,是通过对品牌概念的消费来获得精神层面的愉悦和满足。文化产业的品牌塑造是构成文化产品内容的核心。二是品牌塑造具有象征性。它的诞生一般要经历一个“意义-品牌-产品”的生成过程。它表示非实物化的内容产品在品牌化之前就首先被人为赋予了特定的象征意义,这种意义经过不断的品牌传播活动慢慢转化成品牌的象征价值,是一个从无形象征价值到有形产品价值发展的过程。世界知名品牌皮尔·卡丹、金利来、可口可乐、劳斯莱斯、海尔等均是如此。三是品牌塑造具有情感性。消费者对文化创意产品的热情不断高涨,看中的就是文化产品的愉悦功能和个性的表达功能。

    目前在文化产业品牌打造方面,我国虽初见成效,但就世界范围而言,知名品牌偏少与我国经济发展的地位相比还不相称。我国文化产业要在世界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并把“中国形象”展现在世人面前,关键在于通过打造一批精品来塑造一批真正强势的文化产业品牌。为此建议:

    一、审时度势,明确品牌塑造的目标要求。应要求各地在文化产业发展中,从一开始就应树立精品意识、品牌意识。特别是对一些地方花巨资建的文化设施、游乐场所,重点建设的文化产业园区,重点扶持的龙头文化企业,应以上海世博会排队大热门的石油馆等为参照标准,将做精做强做出品牌放在首位。

    二、突破重点,坚持品牌塑造的优势内涵。时下美国网络游戏、迪斯尼动画及日本、韩国的动漫产品等,占领了我国文化市场相当大的份额,应组织文化产业集团联合打造一批可以与之抗衡的原创精品动漫作品,从而树立自己的文化产业品牌。

    三、注重特色,避免品牌塑造的同质竞争。进行准确的品牌定位,让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寻找到一个独特的位置,是构建品牌的关键所在。如我国新闻出版产业非常发达,媒体众多但缺少特色,缺少叫得响的品牌。中央应指导各个媒体围绕塑造品牌,找准自身定位,打造互不重复的“一报一刊一台一特色”,塑造出具备个性和竞争力的出版业品牌。

    四、创新思维,强化塑造品牌的战略延伸。品牌延伸已经成为各种企业战略增长的核心。把文化产业品牌塑造的象征价值,通过品牌延伸策略向有形产品领域转移是打造强势文化产业品牌的内在需求。同时,文化产业品牌向有形产品延伸是要有独特条件的,延伸品牌要能不断强化主品牌的核心价值,而不是削弱它的核心价值。在文化产业品牌塑造向有形产品领域延伸时,国家应注意对相关企业的培训指导,使它们注重对授权企业的资质审定,加强对衍生产品的延伸管理,以不断强化和维护品牌核心价值。

    五、维权服务,保障品牌塑造的顺畅发展。当前我国文化产品的品牌塑造其实质是我们在全球化语境下重塑民族精神和文化价值的国家文化战略的推进。抵抗西方文化各种不同方式的文化殖民,维护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质、文化主权,是当代文化安全的主题。因此,品牌知识产权权益的保护,不受侵犯是相当重要的。要强化执法力度,推进行业自律。除进一步发挥司法维权的主体地位,加强法律法规在执行中的可操作性和威慑力外,更要有计划地扶持社会企业以维权主体地位开展自我维权行为。

关于创新职业教育发展的建议

    人才培养关键在教育,产业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关键在职业教育。然而,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与“十二五”规划要求相距甚远:

    1.人才匮乏呼唤职业教育转型升级。当前我国面临着高技能人才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的发展瓶颈。以苏州为例,高技能人才满足率仅30%,某些行业只能满足企业需求的10%。目前全国不到8000万的技术工人中,高级技工仅占3.5%,技师、高级技师更是凤毛麟角。高级技师少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调优调高调强的重要瓶颈。

    2.认识不清造成职业教育全面掉队。职业教育最大的问题是定位不准。长期以来,存在的一个误区是办职业教育仅仅是为了解决就业问题,忽略了其承担的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主要职责,由此造成社会上普遍对职业教育存在偏见,将职业教育视为考不上大学的“收容队”。由此带来职业教育的一系列问题,主要有:办学保障不足,无制度保障,无经费保障,一些学校靠负债办学,职业学校教师待遇普遍低于同级普通高中;自身实力不强,大多数学校仍停留在满足低水平“就业”上,教学少规范,实训基地规模小,设施落后,“双师型”教师培养与引进困难;缺乏行业支持,企业以多种原因拒绝职校学生和老师见习、实习。

    3.管理失范制约职业教育健康发展。职业教育政出多门,多头管理,职能交叉,导致招生就业政策、经费标准、教育水平、教师工资待遇、毕业生职业职级证书等级、工作身份和待遇等差异显著,有欠公平。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对我国的企业技术环境研究后认为:“中国企业技术能力落后的第一原因是在产品再生产和研究发展中没有充足的、高水平的从事设备操作、维护、改进和更新的生产技术人员,以及科技人员的结构不合理。”职业教育是技能型人才的“蓄水池”,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建议围绕经济转型升级,创新职业教育发展,为实现“十二五”规划奠定坚实基础。

    一、围绕培养高技能人才创新职业教育。

    各地教育部门应明确要求当地职业教育学校必须根据经济转型升级需要,承担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重任,并以此做好职业教育发展规划,提出各类职业院校的办学要求和标准,以推动职业院校积极探索新的办学模式,在人才培养方面上新台阶。可按照获得高级工及以上技术工种资格证书的毕业生数对学校进行奖励,对学校教师和学生在技术攻关或国家技能比赛中取得成果的应重奖,以引导学校重视培养动手能力强的高技能人才。同时应将拥有技师、高级技师达到一定人数作为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标准之一,以引导企业重视高技能人才的培养。

    二、围绕做强整合职业教育。

    应以市为单位,根据当地经济发展需求,打破部门所有制界限,将原先分散在各部门手中的规模小、专业重复且薄弱、办学效益不高的职业学校,由教育部门按合并同类项方式,通过土地置换、债务化解等形式整合在一起,并要求整合后的每个学校专业互不重复,而且在当地都是最强的,形成“一校一特色”。还应推动各地各类职校合作建设通用型实训基地。

    三、重视“双师型”教师培养。

    应改革多年来用普通中学教师职称评审标准来评价职业学校教师的作法。在人才引进上,要创建有利于从社会各种渠道、特别是从产业部门吸引教师到职校任教的柔性用人机制,可设立一定指标的“特岗教师”机动编制。可借鉴许多地方对现代管理人才的培训模式,将职校的技能型教师分类分批送到西方等发达国家的企业进行轮训,或到国内相关企业挂职锻炼。通过提升教师执教水平、更新教师的知识储备,促进其对新兴产业的了解,提高职业学校的办学质量,为社会培养岗位需要的人。

    四、重视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

    一些地方的技师学院或职教院校的技能大师(名师)工作室在推动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转型升级,解决企业生产中的遇到的技术难题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应给予技能大师工作室与院士工作站同等待遇,应像资助企业重大研发机构一样,对技能大师工作室进行资助,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应划出一块专门用于技能大师工作室研发资助,使职业学校中的技能大师工作室成为我国“十二五”时期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升级换代的技术难题攻关主力、中小企业的技术后盾。

    五、为职业教育的优质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温总理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讲话时强调:要大张旗鼓地宣传优秀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劳动价值和社会贡献。应大力宣传高技能人才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突出贡献,让全社会都知道“一个平庸的博士不一定比有精湛技术的木工对社会贡献大”,让广大学子不再角逐于高考一条“独木桥”,从对学历的盲目追逐,走向对岗位的理性选择,让需要岗位的人成为岗位需要的人。

关于加强青少年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教育和培养的建议

    我们应该深刻地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以“儒、释、道”为核心的传统哲学思想体系,是支撑中华文化的精髓,也是创造了几千年辉煌中华文化的重要基础,绝不是靠诵读几首诗词、几篇古文、举行一些活动能掌握的,必须对其思想系统地介绍和了解。今天,大量的“西方文化”进入并逐步占领了多层面的社会领域,如果我们不采取有效的措施,我们的青少年将失去曾经灿烂辉煌了几千年的优秀文化,尤其是中华文化中独特的哲学思想体系。百年来的实践证明,“现代文明”隐藏着巨大的无法克服的潜在危机,而中华文化的诸多哲学思想如整体至上、向内追求、无为、和谐、创变等智慧,不仅是华夏民族的思想优势,也是全人类的共同精神财富。我们只有融合现代文化,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并将其作为民族文化独立的思想支撑,才能实现中华文化的真正复兴。因此,在淡化了传统文化背景的当下,必须将这些优秀的哲学思想和理念在青少年中普及、承传,只有如此才能保持我们的文化优势,为民族和人类作出独特的贡献。

    鉴此,建议如下:

    一、在国家的层面上,通过多种媒体、多种形式大力宣传以“儒、释、道”思想为核心的中国传统哲学,对中华文化的形成、辉煌文明成就的取得所起到的主导作用,尤其是对新时期核心价值形成的现实意义。让全社会特别是青少年充分认识到,中国几千年所形成的文化思想体系,不仅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奇葩,也是世界文化的重要遗产,对解决当下出现的诸多问题和矛盾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由国家教委组织专家编写统一的适合不同年级层次的青少年普及教材,并将其纳入到现在的教育之中,对中国传统哲学思想进行系统的、高度概括的介绍。

    三、培养不同层次、不同年龄结构、能够胜任教授青少年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教师,只有师资力量的保证才能将这一计划落实到实处。

    

关于文化“走出去”的建议

    当前,文化“走出去”已提升为国家战略,其形式和内容在日益丰富,文化“走出去”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也在不断增强。但严格地说,文化“走出去”的效能还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目前各地的文化主要是“送出去”,距离“走出去”、“走进去”还有一定距离。

    一、问题

    1.竞争力差,只能“送出去”。在文化体制改革过程中,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文化“走出去”的政策扶持体系。“送出去”产品和服务的内容缺乏创新,现代科技含量较低,翻译水平低,故欣赏性较差,市场竞争力较弱,影响力不大。目前各地在国外开展的很多文化活动虽然从表面上看轰轰烈烈,但其实完全是“送出去”的,由政府唱主角、政府来买单,甚至有的连观众都是政府请当地华人团体组织的,很难谈得上有多少影响。更没有纳入市场经济和全球化语境的大背景下来考量,缺乏一定的产业运作观念和意识,更谈不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丰收。

    2.各自为政,缺乏统一规划。部分文化单位和企业仍习惯于等、靠、要,“走出去”的方法不多。同时,各地组织对外文化交流推介活动的单位和部门比较多,仅省级层面就有外办、外宣办、文化、广电、出版等多部门,地级市也分别组织各自的对外文化活动。

    3.专业人才较为缺乏,成为“走出去”的瓶颈。从文化产品来看,缺乏外向型编辑出版人才、了解国际市场的营销人才和真正了解国外的高层次翻译人才;从经营层面看,缺乏真正意义上的以专营中国文化为主的国际经纪机构和经纪人,而懂文化、会经营、懂外语、擅策展、熟悉国际文化市场运作规律的复合型人才更是十分匮乏。很多外向型出版物在外语翻译表达上存在严重问题,不仅外国人看不懂,装帧也不符合外国人的审美习惯。我国传统文化的翻译由于翻译者的理解和外语水平,翻译出来的意义大相径庭。而好的翻译作品,如《东史郎日记》是请在日本生活了20年的美国人用两年时间才译好的。苏州昆剧院青春版《牡丹亭》之所以能以完全商业演出的形式,远赴欧洲参加中英政府共同举办的“时代中国”的演出和世界十大艺术节之一的“希腊国际艺术节”的演出,并以45英镑的票价创下中国所有赴英演出团体之最,剧场上座率高达到85%,那是因为由白先勇翻译并资助的,但这样的人才极少。

    二、建议

    (一)制定目标规划,保障就有方向。文化“走出去”要真正作为一个重大文化工程来做,纳入“十二五”规划中,并建立起相关的考核、评价和责任制度。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以文化“走出去”,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二)完善管理体制,保障走得顺畅。全国至各省应建立统一协调的文化“走出去”管理机构,以充分调动各文化单位和企业的积极性,协调不同部门的合作。可由宣传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参与,统一管理。并出台文化“走出去”方面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更好地指导文化“走出去”工作。

    (三)打品牌建平台,保障形成特色。实施文化品牌战略,形成有特色、有品位、成系列、规模化、富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品牌,以特色的民族理念、优质的产品、先进的服务唱响中国价值。同时,在经营层面,应成立区域性的、具有较高国际影响力的营销机构,着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外向型“走出去”文化企业,鼓励他们通过独资、合资、控股、参股等多种形式在境外兴办实体、设立分支机构,充分利用国外的营销渠道,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文化产品贸易交易平台。

    (四)培养专业人才,保障赢得依靠。围绕文化“走出去”,完善人才引进、培养和激励机制,大力引进更多具有国际视野和深厚文化素养的复合型、外向型人才。加强对国际文化市场的研究,充分考虑外国受众的欣赏习惯和审美情趣,努力打造适销对路的文化精品。建议文化主管机构整合翻译人才资源,成立权威的对外文化翻译机构,由国外学者与国内学者合作,负责代表国家的外宣产品翻译和产品设计,让外国人看得懂、喜欢看。

    (五)落实扶持政策,保障愈加宽广。在服务环境上,应尽可能多地为“走出去”文化单位或企业提供国际贸易技术层面和法律方面的指导,加强贸易风险提示和预警,降低贸易风险。在贴息、补助、奖励和减免税收等方面,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对“走出去”的文化企业和文艺院团分类指导,并按照不同类别、不同标准进行补贴,在加大国家投入的同时,引导鼓励更多的民间资本、社会资本投入。

    (六)办好“孔子学院”,保障焕发活力。从2004年开始,我国在借鉴英、法等国推广本民族语言经验的基础上,在海外设立的教授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为宗旨的非营利的公益机构——“孔子学院”,至今全球设立孔子学院已有一定规模,中央也投入了相当资金。“孔子学院”不仅要多建更要建好,建出文化“走出去”的真正的实效,建出中华民族的自豪感。要抓住前年联合国所定包括中文在内的世界6种官方语言的契机,运用好“孔子学院”这一国际化平台,做好“中文语言日”这篇文章。以扩大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亲和力,树立中华民族形象与国家精神,以确立建设文化大国的国家总体战略。

关于进一步做好大学生“村官”工作的建议

    自2008年中央作出了选聘高校毕业生到乡村任职的重大战略决策以来,大学生“村官”工作受到大学生热忱响应和社会的高度关注。本该用5年时间选聘10万名高校毕业生到乡村任职,但现在仅用近3年的时间,各地选聘的人数就达到了15.9万名,加上2008年以前部分省区市自行选聘的,目前共有20万名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建设一线干事创业。在职大学生“村官”如何培养、管理、使用?届满的又如何合理流动?在后大学生“村官”时代,全国如果实现了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官”(有些经济发达地区已经达到一村两名大学生“村官”),那么这项工程究竟应如何良性发展?

    大学生“村官”工作存在的问题有:

    1.选拔标准欠妥。一是考察内容上重德轻才。即选拔大学生“村官”时往往偏重于对大学生政治素质的考查,主要是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政治面貌、学习状况、担任学生干部情况等,缺乏专业方面的考虑,使有些大学生感到“学非所用”,很难适应农村工作。二是选派标准的非本土化,即不限定申报者所学的专业,是否熟悉农村,有无组织管理才能的潜质等。由于选拔录用标准的宽泛化,致使一些并不熟悉农村、不适应农村管理工作或专业不对口的大学生“村官”“英雄无用武之地”。

    2.自身角色认定偏离。主要有以下几种不良情形:有的大学生“村官”在工作中存在“过客”思想,以“局外人”的身份观望,充当“观察员”,看别人忙活,不主动承担工作;有的大学生“村官”存在“镀金”倾向,把“村官”当做是自己就业和考研的台阶,认为自己只要做“村官”期间不出事,服务期满就会得到相关的利益,只干对自己有利的事。有的大学生“村官”存在“怕事”心理,认为“村官”身份尴尬,自己是“客人”而不是“主人”,办事瞻前顾后,不敢主动介入。有的“村官”存在自傲心态,不尊重当地领导,瞧不起基层干部,做事眼高手低,不愿办繁杂的事务性工作。有的“村官”存在“熬时间”心理,认为熬过时间就走人,放松对自己的严格要求。这些错误心态不仅影响了“村官”的形象,而且制约着大学生“村官”的健康成长。

    3.工作定位不清。选择了“村官”之路的大学毕业生大多数是想在基层有一番作为的,但大学生“村官”身份尴尬,非官非民,一般在村里担任的都是助理这样的虚职。再加上一些地方的村干部也根本不想让大学生“村官”插手本村的事务,所以,也就安排其做打字、写报告、作记录、送材料、收发报刊等琐碎之事,根本谈不上对村里发展有作为。同时他们的社会阅历和实践经验不足,对村里的工作环境、行为习惯、民风民情、人际关系等一无所知,难以融入农村“两委”工作,使得大学生“村官”在基层的工作有心无力,美好的理想只能止步于现实,导致失去信心。

    4.政策保障不力。政策既相互冲突,也有同一政策不同地区不同实施办法。如2009年江苏对自愿到苏北县级政府驻地以下地区基层单位工作,服务期达到3年及以上的全日制普通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其在校学习期间的学费将由省级财政返还80%,其余20%由接收地县级财政返还。但在实施过程中有些地方满一年返还一次,有些地方是满3年全额返还。还有的问题是返还人员界定不明朗,虽规定返还对象为不含在县级政府驻地基层单位工作的人员,但在城乡结合部社区工作是否在返还的范围呢?

    5.出口流动不畅。许多大学生“村官”尤其是届满大学生“村官”,希望任职期满后国家能够给予一个固定且稳定的工作环境,认为政策引导他们来农村,就应该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最好能把他们直接转成公务员或行政事业编制,或组织专门面对大学生“村官”的公务员考试,解决其未来出路,但实际的就业环境根本达不到。

    6.精神生活匮乏。在调研中有41.9%的人认为信息闭塞,6.5%的感觉到孤独,25.8%觉得生活单调。这也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工作状态,乃至整个政策的实施效果。

    为促进大学生“村官”工作的可持续性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中央提出的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官”的目标,我们建议:

    一、把好入口关。应根据农村需要设立对大学生“村官”的专业要求。应对报名的大学生进行实地考察,通过多种渠道把报名学生的想法摸透,性格搞清,看是否适合农村工作。对于拟选派“村官”进驻的村子也应摸清所需村干部数量和专业需求等情况,以便科学安排。

    二、健全保障机制。应采取多种渠道对大学生“村官”进行跟踪培养。在思想上,应倾听想法;在生活上,应创造良好的生活条件;在待遇上,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生活补贴应比照本地乡镇新录用公务员试用期满后工资水平确定;在工作上,应明确每一名“村官”由专人联系培养,帮助他们开展各项工作,提高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

    三、建立科学稳定的制度,完善工作体制机制。要研究建立科学稳定的大学生“村官”制度,完善选拔、后续保障、激励引导等方面工作的体制机制。政策应适当向贫困地区倾斜,鼓励留任。制定统一的《大学生村官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和《大学生村官日常管理细则》对他们进行考核。

    对自主创业的,在税费减免、项目用地、小额贷款等环节应有优惠。

    四、关注心理问题,丰富精神生活。建立大学生“村官”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从政治上、思想上、工作上、生活上多进行关心和帮助,力所能及地帮助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尊重他们的意见,丰富文娱生活,拓宽“村官”们的信息渠道,多措并举让他们尽快度过“心理调适期”,以坚定的信念和饱满的热情投身服务于基层。

中国音乐专刊
中国舞蹈专刊
中国民间文艺专刊
中国书法学报专刊
重大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