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批评的理论建设应该是自上而下的,即在哲学层面上确立自身的世界观与方法论,进而观察现象,有针对性地讨论各种具体问题。可一个多世纪以来,我们一直在西方的各种理论话语中徘徊,不断地挪用各种概念术语,不断地介绍各种批评流派及其理论,不断地制造理论漩涡,不断地扩展我们的视野,实际上也不断地在扰乱自身的思维,以至于让创作界无所适从。同时,美术批评界也存在一个难以回避的问题,即理论与实践愈发脱节,批评只是创作的点缀,充其量,批评者也只是作品的阐释者,并常常错位。
在“十二五”期间,我们需要怎样的美术批评?或者说,中国当代的美术批评面对创作,应该从何建构?
经过30年的发展,美术界已经“百花齐放”。艺术市场空前活跃,专业创作人员的数量急剧上升,各种实验性的创作也不断出现,个人的创作面目愈发清晰,艺术个性得到极大的发挥,甚至形成了相应的艺术门派。而且,这种发展势头方兴未艾,在“十二五”期间将面临一个前所未有的繁荣与发展的局面。因此,对种种“门派”观念或各种有影响的创作理念及其表达样式,急需进行系统性的整理,即在创作实践的基础上,推出各种理论体系,明确各自的艺术主张及语言方式,提出核心概念及相应的专业术语,建立各自不同的审美范畴及相应的评价标准。或者说,批评必须进入到一个具体的层面,在创作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寻找新的阐释空间。也只有这样,中国当代美术才有望达到“百家争鸣”的境地。
中国当代美术创作发展的瓶颈,是创作理论的匮乏,同时也造成了批评的困境。当下,我们一直强调文化的多样性,强调艺术的主体性。如果创作者缺乏自觉的创作意识及文化诉求,其主体性从何体现,又何谈文化的多样性?我们经历过一段创作与理论分离的状况,当然,这与当代社会的技术分工及专业化倾向有关,但作为知识分子的美术家群体现在越来越多,他们一方面认识到知识的有限性,另一方面又在建构知识谱系,探讨知识的普泛价值。许多新知识会带来许多新的评价指标,其有效性只在系统之间,不可互换,即便对于跨界的研究与实验也一样,因为那是一个新的知识域界,尽管其中有着拆解过程,可也在建构。建立系统的创作理论,才能将目前的“门派”推向“学派”,并在“学派”的基础上伸张主义。
我们传统的书画批评就是自下而上发展出来的。当然,其主体是文人。没有焦点透视法,没有艺用解剖学,怎么可能会有近代欧洲的写实主义绘画与雕刻以及与之相应的批评理论?
现在,我们应该鼓励美术创作者们多做些知识性的研究工作。在“十一五”期间,已经有这方面的课题被确立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的重点项目,但数量不多。诸如中国美协等美术家组织也可以采取其他方式加以鼓励,特别是在重点高等美术院校中进行实验,设立国家的实验基地,也可以设立地方性的实验项目,以创作理论研究推动当代中国美术批评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