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以“设计北京善意之都”为主题的2011北京国际设计周暨三年展各项准备工作正式启动。此外,北京也正在申办由世界设计组织评选的“2014年世界设计之都”,以及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的“设计之都”。设计,在转变为生产力的同时,可以提升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品位。有人说,用设计去复活和创造民族风格即是对民族品牌最大的回馈。来自英国皇家艺术学院设计史系的大卫·柯利教授也谈到了这个问题。
在欧洲,领导设计趋势的设计师们是怎样拓展自己的实践和设计的文化的?我想分两点来谈:一是什么是独立的平面设计师?二是欧洲设计中所谓的全球化和地方性的概念是什么?
让我们搭乘时光机器回到20多年前。当时平面设计师是一个非常明确的职业,在伦敦、巴黎或米兰都是如此。设计师拥有文字、印刷、市场和企业形象方面的知识,可以为客户、政府机构提供系统精细的专业服务。一个成功和有经验的设计师能塑造产品自信的形象,可以提高企业的自信度并降低商业风险,甚至让消费者、员工也建立信心。这个时候,设计师虽然开始对视觉化的方面感兴趣,但也仍然保持专业的水准。即便软件或媒体工具发生了变革,这些专业的设计师仍能把握住时机,创作出足够吸引人的形象。此时,设计师与商业之间没有任何冲突,两者间是合作关系。
按一下“快进”键,我们再进入另一个时间段——现在设计师的状况是什么样的?21世纪,一些设计师开始担心自己会变成商业的奴隶。因此“独立性”的概念进入设计的语境中。什么是设计师的独立性?这似乎是一种焦虑的产物。在过去,设计是有门槛的,只有专业人士才能够掌握这些工具,可今天的状况发生了改变,似乎每个人都可以操作设计工具。荷兰设计师Mieke Gerritzen在《人人都是设计师》 中捕捉到了这种焦虑的情绪。这本书所展现的嘈杂而令人窒息的设计,混杂着各种警句和口号,与网络中呈现的广告窗口是一样的。作者似乎在暗示,设计师的技巧和准则已经在这个狂热的互联网时代迷失,每个人都有足够的潜力去释放我们的自我意识和民主意识,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设计师”。但这样又产生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如果每个人都是设计师,那为什么还是有那么多东西看起来那么丑陋呢?
“焦虑感”产生的背景是——设计似乎已经开始被品牌推广公司或营销部门所掌控。我们来看一下伦敦泰特博物馆的案例。品牌策划的专家为博物馆创造了一种特征,它不仅仅是一个标志,而是包括了一系列规定的色彩、字体形象和风格方面的规范。设计师的工作就是在已经被选择出来的系统中去选择某一元素进行设计,而且设计师必须遵循这些规范。比如做一张海报,美术馆的策展人决定了画面的内容,负责品牌推广的公司决定需要的颜色、标志的位置以及所需要的字体,美术馆的市场部门决定主办单位的标志。所以,设计师必须从既定的菜单中做出选择,他的设计已经被制约化了。这引发了两个问题:这是一个独立的设计吗?平面设计存在于哪里?商店,还是像今天这样越来越多地呈现在美术馆里?我们看到:设计师是在美术馆而非传统的平面产品中获得了更大的自由,来展现他们的技艺。
在伦敦,如果你担忧厌烦了贫乏的包装和其他商业产品,那么你有其他选择,那就是公益事业——在一种人道情怀里表达你的设计取向。公益事业的取向是一个自由的、公开的领域,可以让设计师表达个人的诉求。还有一种方式,回归到“设计”本身,以工艺的方式去对待设计。瑞士设计师通常是这方面的专家,他们先制作出真实的物体,然后用照片让它们产生丰富迷人的视觉效果。
我还想说的是“欧洲的独特身份”问题。近年来,所有欧洲国家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设计师在各个国家的活动也极其频繁。随着欧陆国家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欧洲变得越来越统一,因此就有很多欧洲国家的设计师担心逐渐失去他们自己的民族特色。现在有很多讨论都围绕着一个重点:要把设计作为一个国家的品牌策略。那么,国家性的设计文化有没有存在的可能?比如捷克这个1989年新建的国家,从20世纪90年代起,他们就开始让一家品牌设计公司创造具有民族特色又非常现代的产品。这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一项很大的建构工程、组织方式及国家的象征。那到底什么是捷克的特色?对于平面设计而言,设计师所表现的所谓的视觉传统通常都只是一种虚构。20世纪60年代一位波兰招贴设计师曾创作一件非常典型的波兰设计,它很多部分都是由手工制作的,没有使用通常的广告字体。这是一个广告,但看起来更像一件艺术品,非常强烈的传统痕迹成功地为波兰的招贴设计带来了国际声誉。如今,波兰的设计传统又得到重生,年轻的视觉艺术家开始使用各种技术、华丽的图像、灵活的字体来创作他们的作品,而没有商业的痕迹。
最后说到中国目前的状态,我们应当思考:品牌推广能为设计师的自主性带来怎样的希望?究竟需要多大规模的商业运作才能维持一个愉快和成功的平面设计行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