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蔚县,不仅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人文景观,更有剪纸、古建筑等多张文化名片,形成了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近年来,蔚县转变发展思路,从“一煤独大”到“文化立县”,将文化资源越挖越深。本期“文化时空”,邀请中共蔚县县委书记王志军为读者开讲蔚县如何“掘文矿”,以期对全国乡镇文化产业创意性探索、促进资源性县域经济文化转型升级有所助益。——编者按
实施“文化立县”战略——推进“挖煤矿”向“掘文矿”转变
中共河北省蔚县县委书记 王志军
在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促进发展方式转变的大背景下,河北省蔚县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从县域资源优势出发,提出了实施“文化立县”的战略构想。经过两年的实践,取得了显著成绩,达到了预期目标,以文化产业为突破,引领结构调整、产业转型步入了健康、持续、快速的发展轨道。
顺势而为 “文化立县”孕育而生
蔚县是全国产煤百强县之一,煤炭产业一直是经济的支柱,财政的支撑,就业的空间,群众致富的“钱袋子”。全县涉煤产业占到经济总量的80%,税收占到财政收入的60%,直接、间接从业人员达10万之多。因何考虑转型,实施“文化立县”战略,我们基于以下五点认识:
谋转型之举 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深入讨论和实践,我们对资源有了更深的认识,对县情有了更深的把握。蔚县煤炭资源丰富,文化资源富集,煤炭是不可再生的,无论如何丰富,总有挖完的时候,与其资源枯竭后被动转型,倒不如未雨绸缪,另辟蹊径,及早转产。而文化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煤炭越挖越少,文化越积越厚,况且发展文化产业是朝阳产业、新兴产业、富民产业,发展前景非常广阔。为此蔚县提出由“一煤独大”向多业并举转变,由“挖煤矿”向“掘文矿”转变,由产煤业向煤产业转变,打好文化牌、生态牌、绿色牌,构建多业并举经济新格局,这一决策成为转型发展的战略举措。
顺大势之为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物质的日益丰富,人们的精神追求越来越高,对文化生活的需求越来越强,出游的热潮越来越浓,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成为大势所趋,世界潮流,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重视,被越来越多的地区所力推。我国将文化产业确定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产业,我们实施“文化立县”战略,打造文化精品品牌,做大做强文化产业,把蔚县的优久历史,灿烂文化对外展示,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只是顺势而为。
应天时之策 党的十七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发展文化产业,提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目标,制定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胡锦涛总书记在2010年7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精心打造中华民族文化品牌,提高我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这些都说明发展文化产业是趋势,是机遇期,也是黄金期。我们提出由“黑色”变“绿色”的转型思路,向文化要竞争力,向文化要增长点,是顺势而为,借势发展,完全符合中央的政策导向。
借地利之优 蔚县文化资源特色明显,实施“文化立县”具有得天独厚的基础。蔚县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人类起源地之一,是仰韶文化、红山文化、河套文化“中华文明的三岔口”,是农耕文化、游牧文化、军事文化“三大传统文化交融地”,是民间文化、宗教文化、红色文化“三种特色文化聚集地”。文化产业基础雄厚,代地“三宝”:代马、代犬、白狐皮历史上久负盛名,打树花反映了冶铁业发达,雕花体现了手工技艺精湛,《百工图》折射了历史上产业发展繁荣昌盛。文化品牌知名度高,被誉为“河北省古建博物馆”,历史文化遗存1610处,国保9处,省保30处,文化遗存总量全国名列前茅,河北第一,剪纸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文化独具特色,山川秀美,植被丰富,具有水特、林神、石怪、庙迷的“四大奇观”。
聚人和之要 就“文化立县”战略的推进和实施,我们召开全县领导干部、副科干部、村支部书记、教育界人士等会议,统一思想,形成共识,研究对策,促进落实。同时,通过举办艺术节,开展剪纸巡回展、高层论坛等活动,聚集人气、提升士气、催生财气,进而吸引资金流、信息流、物质流汇聚蔚县,更好地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更好地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多措并举 “文化立县”彰显成效
文化产业如何快速起步,我们坚持思想先行、链式引导、循环发展,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建立“三问”机制,向上问计于高端,向外问计于先进地区,向内问计于群众,解放思想,开拓智慧,确立了“突破、创新、提升”的发展思路,强化“七大”举措,塑造区域品牌,探索一条发展特色文化产业的全新道路。
规划引领,上档升级 按照科学、可持续发展要求,聘请国内一流的规划单位,投资2000多万元,高标准、高水平、超前性编制了《蔚县文化产业综合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完成了《蔚县城市发展战略规划》《蔚县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蔚县暖泉历史文化名镇古村落保护规划》《蔚县国际剪纸艺术中心设计规划》《代王城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北方城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等,形成了完整的文化产业规划体系,为文化旅游产业做大做强树立了风向标。
文化搭台,经济唱戏 将文化产业与市场机制相结合,探寻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最佳结合点。深入开展年节文化活动,延长节庆时段,增加节目频率,形成“5万人次观点杆、10万人次赏树花、百万人次看社火”的空前盛况;成功举办首届中国剪纸艺术节,成为蔚县历史上参会人数最多、影响力最广、取得成果最大的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国字头”盛会。50余位副厅以上领导、40余位著名专家学者、29位国际友人,41个国务院公布的剪纸非遗项目传承地的剪纸艺术家,国内外百家新闻媒体记者汇集蔚县,举办了开幕式、高层论坛、中国剪纸第一街开街仪式、山花奖评奖暨艺术节颁奖等“八大主体活动”,达到了“小规模、高规格,低成本、大影响,小剪纸、大品牌,小作坊、大产业”的效果;精心组织摄影大赛、小吃大赛以及全方位的推介活动,扩大了影响,提升了名气,招来了客商,引进了项目,仅首届中国剪纸艺术节期间就与国内外投资商签订了总投资达25亿元的17个大项目,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了全新动力。
挖掘内涵,深入研讨 组建剪纸协会、拜灯山协会、点杆协会、打树花协会、饮食协会等民俗文化协会,挖掘整理民俗故事、人物故事,完善民俗文化内容,编撰《魅力蔚州》《中国剪纸瑰宝——蔚县窗花》等系列丛书和多部剪纸专著,挖掘蔚县独特的、民俗的文化内涵,成立全国第一个剪纸幼儿园、第一个剪纸特色小学、第一个剪纸职校和第一个剪纸剧团,提供交流的场所,搭建研究的舞台,提供理论的指导,加强文化产品的研发,推动文化产业的深层次发展。
项目带动,积蓄后劲 项目是文化产业发展壮大的有效载体,思路必须落实到具体的项目上。我们紧紧依托丰富的文化资源,努力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精心包装实施十大文化产业项目,特别是结合新农村建设,加快“三名”、“四古”保护与开发和暖泉古镇保护开发项目,完成树花广场改建、王敏书院续建等工程,正以全新的姿态向世人开放,打树花由过去政府买单,变成了市场化运作,活动由一年一次发展成了一周一次;实施了总投资超亿元的国际剪纸艺术中心暨蔚县州衙复建项目,推进亿元四季度假(滑雪)小镇、十八堂景区开发等重大项目,谋划了飞狐峪、仙佛峪开发等项目,为文化旅游产业的繁荣发展积蓄了后劲。
突破选准,强力推进 坚持把优势发挥到极致,选准文化产业的突破口,确立主攻方向,突出打好“六张牌”。剪纸牌:放大世界非遗品牌效应,勇做世界剪纸主人,坚持“小题大做”,“六小”见“六大”,让小窗花蕴涵大世界,让小剪纸铸就大品牌,让小作坊走向大市场,让小产品打造大产业,让小作品做出大文章,让小推介产生大影响,叫响“世界剪纸看中国·中国剪纸看蔚县”品牌;年节牌:超前谋划,精心组织,延伸内涵,扩大影响,打造“北方年节之都·春节民俗名片”;古建牌:坚持名城、名镇、名村开发并举,吸引大企业、大集团参与,建设“千年蔚州·九朝古城”,包装全国历史文化名镇——暖泉古镇;民俗牌:挖掘优势,广泛宣传,独创特色,打造精品,演绎“中国式狂欢节”;生态牌:彰显小五台“一山在四季,咫尺不同天”、“金河古寺、准提祖坛”、“飞狐古道、空中花园”特色,提升小五台·金河、飞狐峪·空中草原景区档次,申报省级乃至世界级地质公园,打造休闲旅游胜地;健康牌:围绕养老、休闲、度假、交流,谋划建设健康城和艺术家园。
文化注入,产品提档 突破传统发展模式,不仅开发文化产业,而且推动产业文化,例如蔚县剪纸成为全国铁路客运站台票图案,赋予传统农业、工矿企业文化旅游内涵,为企业发展注入文化元素,为农产品注入文化符号,把企业文化建设与发展旅游结合起来,新辟燕云酒厂酿酒工艺展示、定方机械火车配件制作过程展示一日游,发展杏花节旅游观光、采摘园旅游观光、烤烟工艺旅游观光、剪纸制作过程观光、古代工艺再现观光、新型铸造生产流程观光,发展餐饮文化、餐桌文化、业态文化等,提高产品的附加值。2010年,全县文化产业产值达到2.6亿元,占到全县GDP的4%。
多方推介,扩大影响 采取多种形式、多种途径加强宣传,扩大国内外影响力。先后在旅游卫视播放《文明中华行——蔚州印象》专题片,在《乡土》栏目播放《疯狂的铁水》专题片,在中央电视台10频道大型电视文献片《古县探秘》中播放《蔚县剪纸戏中来》专题片,在中央电视台11频道《戏曲采风》栏目播放蔚县秧歌的传承与表演,在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远方的家》栏目播放暖泉打树花、蔚州小吃“八大碗”、西古堡古建、蔚县特产“黄糕”等内容,在中央电视台2频道《淘乐进行时》栏目播放《小小剪纸也值钱》专题片;在《中国艺术报》《北京晚报》《北京青年报》《北京娱乐信报》《新京报》《北京晨报》《燕赵都市报》等新闻媒体进行文化产业报道,提升蔚县文化产业的知名度。特别是成功举办首届中国剪纸艺术节新闻发布会,蔚县剪纸相继亮相国家大剧院、河北美术馆、北京农业展览馆、世博会,新编秧歌民间故事剧《剪纸谣》,在“洪生杯”第八届河北省戏剧节上一举夺得优秀剧目一等奖。2010年8月,首届中国剪纸艺术节盛况,中央电视台包括一套《新闻联播》在内的8个频道进行了报道,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用汉语、日语、意大利语、印尼语等30多个语种进行了播出,在北京等地举行大蓬车巡回宣传,全国“中华文化游”河北省启动仪式在蔚县举行,2011年春节黄金周接待游客10万人次,进一步扩大了蔚县的对外影响力,树立了蔚县良好的形象。
引领转型 “文化立县”前景广阔
随着全国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十二五”期间,我们将积极融入环首都经济圈,促进文化的进一步发展繁荣,强力打造全国文化先进县、全国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中国剪纸艺术之乡、中国剪纸艺术研究基地、中国中小城市最具投资潜力百强县,将文化产业真正培育成为县域经济的第一主导产业。
明思路引导 以规划为引领,以项目为支撑,以活动为载体,以剪纸为龙头,坚持文化与旅游相融互促,建设“两群”(基地群、博物馆群),打造“三名”(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四古”(古村堡、古寺庙、古戏楼、古居民),叫响“空中草原·民俗蔚县”大品牌,着力建设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和休闲旅游圣地。目标是到“十二五”末年,接待游客达到2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超过10亿元,文化产业产值达到12亿元以上。
大空间构建 以蔚州古城为核心,按照“山、城、堡、矿”一体化的产业布局,构建蔚县文化产业发展体系。沟通联系国家、省、市文化部门,搞好春节民俗文化活动、首届蔚州国际剪纸艺术节“两节”,进一步扩大蔚县的知名度,对外影响力,对内聚合力。本着互为客源地、互为推介、互相影响、互惠共赢,拓展京晋冀“11+3”区域旅游合作,积极融入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打造区域旅游黄金线路,构建区域旅游大格局。
宽领域整合 整合蔚县自然的、生态的、人文的、非物质的文化旅游资源,挖掘其原真性、独特性、差异性,通过文化整合与创新,打造全国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世界剪纸文化基地、世界摄影基地、北方影视基地、登山户外运动基地、农家乐休闲基地,构建创意产业集群,建成文化产业园区。
高品位开发 围绕“休闲、运动、体验、养生”等主题,以滑雪、壶流河改造、五星级酒店等重大项目为引领,坚持老景点抓提升,新景点抓开发,着力实施古建博物院、博物馆群、生态景区、公园建设、冬季滑雪、配套服务、矿区开发七大类项目,加快精品景区建设步伐;精心包装《打树花》《拜灯山》等系列民俗表演精品,让蔚县民俗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强力打造京西旅游目的地和中国文化旅游经济强县。
硬措施保证 坚持强化队伍建设、完善产业政策、推进产品研发、发挥协会作用、抓好城市管理、健全运行机制、提高全民素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八大措施”,走出一条“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文化产业发展路子,形成齐心协力推进文化产业发展壮大的浓厚氛围,促进蔚县文化产业发展繁荣,引领转型发展上档升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