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访学记(五)]二进纽约
http://www.cflac.org.cn     2011-02-18     作者:史晶歆     来源:中国艺术报

    2月14日,离开北京已经整整158天,从东方到西方,从现代舞刚刚兴起的柬埔寨,回到现代舞的发源地纽约,这中间的距离不仅是地理的尺度,更是精神的跳跃与触动。更令我感受强烈的是,第二次进入纽约,不禁感触到这里真正的魅力不是高楼大厦,不是百老汇秀,而是自由。艺术、文化、种族、宗教的多元化创造了自由的言语环境,而艺术家作为各自语言的创造者将这种自由的意义无限度延伸了。那么,此刻让我们站在起点上一同回味2010-2011年的纽约艺术饕餮大餐。

    一、比利时——当代舞(2010年10月20日在曼哈顿-JOYCE THEATRE)

    第一次看LES BALLETS C DE LA B的现场演出,这是一个来自比利时的当代舞团,亚洲、欧洲和中东的舞者为主,因此舞台上呈现的质感也相当的饱满,不同的肤色、不同的身体形态、不同的运动方式、不同的文字语言,所有的不同为作品本身添加了跨文化的魅力与深度。作品叫《OUT OF CONTEXT FOR PINA》,是为了纪念皮娜·鲍什的去世而创作的。整个作品除了独特的舞蹈动律与戏剧性的表现方式外,最感动我的是舞者呈现的表演状态,我能够清晰的感受到“人”的真实气息,他们的个性与魅力已经超越了舞者的身份,而是作为“自己”在舞台上,是“艺术化的自己”。这时,技术与风格的存在都不重要,这种理念也可以体现在他们的节目单上,舞者被称为表演者和创作者(Performance and Creation),这种集体创作的工作方式在欧洲或说西方已经十分盛行,并成为一种常用的创作方式,当然这种方式对于舞者作为艺术家的挑战也是很大的,没有体验与想象力的人将怎样在舞台上呈现最真实的自己呢?

    二、德国——舞蹈剧场(2010年11月5日在布鲁克林音乐学院-Howard Gilman Opera House)

    第一次看Sasha Waltz & Guests的现场演出,这是一个来自德国柏林的当代舞团,当然也无法逃脱皮娜·鲍什舞蹈剧场风潮的席卷影响,在作品《Gezeiten》中从舞美设计到演员的表演方式,大量戏剧性、剧场性的元素融入,对人的精神状态的探寻取代了对故事的讲述。在这里,编舞不再只是单纯地编排舞蹈动作(同样是节目单上标注的导演+编舞),更多是上升为一个导演的身份与视角去全方位地把握整个作品建构的完整性,并且随着创作元素与媒介的交叉融合,作为编舞的我们更多是一个整体艺术的把握者,从创作素材的选择到结构的起伏铺排,饱有创造力的同时,更是对艺术掌控力的考验。当然作为女性编舞,这种考验就变得更有意味了。整个作品最有趣也是最令人吃惊的处理,就是整个演出的舞台空间变成一个写实的、但又充斥着各种抽象色彩与形状的室内房间,蓝色的墙和棕色的、充满质感的木地板,但到最后演出结束时,整个空间竟然变成了一片废墟,木板全部被撬开折断,整个后面的墙面被大火燃烧成为黑色,燃烧的瞬间真实到剧场里充斥着木头烧焦的味道与干柴的崩裂声,那一刻不得不赞叹德国人的强悍与大胆,也正是这种大胆打动了我。

    三、英国——环境装置表演(2010年12与6日在布鲁克林艺术区-Invisible Dog Art Center)

    第一次看Yanira Castro & a canary torsi的现场演出,这是一个来自英国的艺术家的团队与作品,也是纽约Dance Theatre Workshop艺术机构的长期合作的艺术家。作品是环境装置的表演形式,有4个舞者,舞台是一个巨大的环形空间,里面铺满了黑色的、被粉碎的橡胶颗粒。因此进入空间时先是强烈的橡胶味扑鼻而来,然后就是那种深深的踩入橡胶堆里的独特质感,橡胶堆一直覆盖到脚腕,很有趣的室内演出空间。整个作品注重演员与环境、演员与观众之间的互动关系,有很多与观众即兴互动的创作成分,这也是环境作品的主要特点。

    四、美国——歌剧中的中国舞(2011年1月在林肯中心-The Metropolitan Opera)

    第一次看《尼克松在中国》(Nixon in China)的现场演出,也是第一次看国外的编舞重新演绎中国芭蕾的经典剧目《红色娘子军》,当然也是第一次看到毛泽东的形象在舞台上被另类演绎。Mark Morris 作为全剧的编舞在芭蕾舞语汇的运用上自然娴熟,他的作品主要以芭蕾语言为主要风格,然后将其当代化、戏剧化。整个观看的体验,有趣的是首先是选用了日本舞者来跳红色娘子军的舞段,那种勉强做出的模仿中国式的革命状态有些做作;第二,编舞在整个主要舞段的处理中将尼克松夫妇也加入了编舞中,等于是舞剧中的故事和歌剧中的现实场面被打破、融合了,使得两个故事的情节在《红色娘子军》的舞蹈中被同时推进了,并充满了视觉的趣味性。

    从比利时到德国到英国到美国的作品,太多的“第一次看”,在感到自己的视野贫瘠时,也庆幸自己的幸运,能够来到纽约站在这个“艺术全球化的起点”去充实并反观自己的文化与艺术。这四个团队共同的特点是艺术不再“单纯”:1.现在的艺术创作不再执着于对单一舞蹈动作语言技术的开发,而是以更加包容的心态与视野去融合其他的表现媒介,运用拼贴、结构、变奏等创作技法去探寻新的语言与表现形式。2.表演的空间不再局限于镜框式的舞台,对空间意义的创新与大胆突破。这也令我想到在艺术全球化的风潮开始席卷中国时,无论是国外作品的引进,或是我们自己中国创造的艺术输出,在保持开放心态的同时,我们也应始终坚持自己民族的审美,不崇洋媚外,是古话、老话,却句句真理,这也是我到纽约后最深刻的感受。

中国音乐专刊
中国舞蹈专刊
中国民间文艺专刊
中国书法学报专刊
重大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