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文艺理论评论 催生文化名家大师
http://www.cflac.org.cn     2011-01-26     作者:董耀鹏     来源:中国艺术报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适应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文艺理论评论,催生更多人民喜爱、社会欢迎的文化名家大师,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提升认识高度 凝聚广泛共识

    文艺是民族精神的火炬、人民奋进的号角、社会发展的灯塔。文艺工作是党和人民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文艺理论评论是文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基础性工作,是我们党领导文艺的基本方式。我们党始终重视并努力发挥文艺理论评论工作在促进文艺创作、引领价值取向、介绍优秀作品、探索艺术规律、提升审美趣味、营造良好氛围、建设精神家园、推动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强调,革命的文艺必须重视文艺批评的重要作用。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指出:“作品的思想成就和艺术成就,应当由人民来评判。虚心倾听各方面的批评,接受有益的意见,常常是艺术家不断进步、不断提高的动力。”江泽民同志强调:文艺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文艺理论的指导和文艺评论的促进。优秀的文艺创作和科学的文艺评论,杰出的作家、艺术家和杰出的文艺评论家,仿佛孪生兄弟。他把文艺创作与文艺评论形象地比喻为车之两轮、鸟之双翼,并指出要重视理论评论工作,适应时代特点和结合实践要求,努力加强文艺理论建设,积极开展文艺评论,大胆进行文艺理论和文艺评论的创新,为我国文艺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正确引导。胡锦涛同志在第八次全国文代会上明确要求各级党委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充分发挥文艺评论的作用,为繁荣社会主义文艺营造良好氛围。这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我们切实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文艺理论和评论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注入了动力。

    面对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新特点,面对社会文化生活多元、多变、多样的新态势,面对国家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对精神文化需求的新期待,我们必须从全局和长远的高度,不断深化对文艺理论评论重要性的认识,努力把党和政府有关职能部门、从事文艺理论评论的团体、理论评论工作者、高等院校社科研究机构等各领域的力量凝聚起来,并采取切实有效的举措,推动社会主义文艺理论评论健康发展,最大限度地发挥文艺理论评论在创造民族文化的新辉煌、增强我国文化的国际竞争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这一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作用。这是伟大时代的要求、党和人民的召唤、历史赋予的使命。

    把握正确导向 坚守精神品格

    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的作家、艺术家,也同样呼唤伟大的思想理论家和评论家与之相伴。鲁迅说:“文艺是国民精神所发出的火光,也是引导国民精神前行的灯光。”郭沫若讲:“文艺是发明的事业,批评是发现的事业。文艺是在无之中创造有,批评是在砂之中寻出金。批评家的批评是在文艺世界中赞美发明的天才,也正是赞美其发现的天才。”近年来,经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文艺评论工作在探索中前行,在改进中加强,在创新中发展,改变了一度薄弱和失语的窘境,发生了积极可喜的变化。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相对于文艺创作和群众要求,文艺评论显得比较滞后,评论界存在两种不好的倾向:一种是进行市场化、商业化炒作,“人情”评论、“红包”评论大行其道,一味吹捧、过度包装,甚至出现低俗、庸俗、媚俗的现象;一种是所谓的“酷评”,目空一切、语出惊人、不分青红皂白、一棍子打死,颠覆和解构主流价值标准,缺乏基本的理论支撑。前一种是“捧杀”,后一种是“棒杀”,都是对大众审美的一种误导、对健康文化环境的一种损害、对文艺事业的一种阻碍。对此,不能听之任之,必须正视并努力加以改变,以恢复文艺评论的本来面目,增强文艺评论的公信力,树立文艺评论的良好形象。

    开展文艺评论,必须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唱响代表时代发展方向、体现社会进步要求的主旋律。必须站在群众的立场上,扎根生活的沃土,关注人民命运、体察人民愿望、赞颂人民奋斗、激励人民前进,为人民呼吁、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放歌。必须坚守应有的社会良知和责任,严肃认真地考虑自己言行的社会效果,倡导和谐精神、营造良好氛围、积极履行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神圣职责。必须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科学文化素养和文学艺术学养,耐得住清贫和寂寞、克服心气浮躁、摆脱名缰利索、恪守职业道德、弘扬职业精神、树立职业形象、努力攀登思想高峰和学术高峰。必须坚持历史的美学的标准,科学说理、充分说理,以理服人、以德服人,是其所是、非其所非、坦诚相待、共同进步。总之,艺术只有贯注了思想、蕴涵了精神,才具有价值和意义。正如一位哲学家所讲:思想有一个秘密,即思想只能往好处想,否则就不用想了。只有往好处想,世界才有希望、阳光和温暖。

    建设和谐生态 创造良好氛围

    文艺工作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人的思想领域、道德领域、精神领域搞建设,是一项塑造人们心灵的战略工程、希望工程、基础工程、命脉工程。因为活生生的、具体的、现实的人们,不仅需要建造美丽的生活家园,而且需要建设文明的精神家园。文艺事业是党的事业、人民的事业,也是一项极具复杂性、创造性的精神劳动,“绝对必须保证有个人创造性和个人爱好的广阔天地,有思想和幻想、形式和内容的广阔天地”(列宁语)。因此,建设和谐融洽的文艺生态,培育和弘扬科学说理的评论风气,营造健康向上、趋善求美的艺术氛围,对于催生一批又一批的名家大师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推动作用。创作过《长征》《解放》《延安颂》《八路军》等作品的著名编剧王朝柱、创作过《蒋筑英》《生死牛玉儒》《离开雷锋的日子》《建国大业》的著名编剧王兴东以及创作过《大工匠》《闯关东》《家有九凤》《北风那个吹》的著名编剧高满堂,他们在总结创作经验时一致认为,客观公正、科学说理的批评和评论是他们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否则他们的作品不可能得到观众的认可,更不可能获取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开展文艺评论,建设和谐文艺生态,必须坚持“二为”方向、“双百”方针和“三贴近”原则,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守望精神家园。必须坚持重在建设,正确认识和处理政治问题和学术问题,在重大原则和是非问题上立场坚定、旗帜鲜明、毫不含糊,在艺术创作上提倡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自由发展,在艺术理论上提倡不同观点和学派的自由讨论,使文艺百花园里异彩纷呈,防止和克服单调刻板、机械划一的公式化、概念化倾向。必须充分发扬学术民主和艺术民主,坚持社会责任和创作自由的统一、弘扬主旋律和提倡多样化的统一,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必须弘扬创新精神、激发原创能力、唤发创造激情,博采众长、厚积薄发、不断推陈出新,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向上的力量。必须重视发挥党员作家艺术家的示范作用,团结和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牢牢把握现阶段我国文化工作的主题,朝着繁荣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的方向一道前进。无论是作家、艺术家,还是理论家、评论家,抑或是读者、观众、听众,都应当平等相待、坦陈己见、允许批评和反批评,在交流中取长补短,在比较中共同进步,在合作中创新发展,齐心协力共建文艺生态、共享文艺生态,为推出时代和人民需要的名家大师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

中国音乐专刊
中国舞蹈专刊
中国民间文艺专刊
中国书法学报专刊
重大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