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蕾正在没落吗?
http://www.cflac.org.cn     2011-01-21     作者:詹妮弗•霍曼斯(美国)     来源:中国艺术报

    (接上期)

    今天,我们不再信奉芭蕾的理想追求。我们对精英主义持怀疑态度,因为这意味着排他,意味着凭借特权而获得某种知识或艺术上的专门训练,我们希望受众越多越好,任何人都可以是舞者。那些有着优雅举止仪态、倨傲贵族气息的芭蕾,那动人女子用足尖刻画出永恒的白天鹅,似乎逐渐显得有些不合时宜,即便是在对高雅艺术充满向往的20世纪,无论是俄罗斯还是西方,芭蕾的精英文化大门依旧没有向着大众敞开,仍然像路易十四时代一样是属于少数人的特权,票价不菲,剧院门前鞍马稀落。举个很小却很能说明问题的事例,为公众服务的纽约州立剧院最近刚刚更名为戴维·H·科赫剧院,用百万富翁的个人利益替代了公共资源。还不仅仅如此,遗忘公众的还包括学者、评论家、作家。舞蹈今天已缩水成了一个“超级专家”云集的晦涩世界,圈内人在自说自话(通常都是些充斥着难懂理论的文章),忽视公众的存在。结果便是令人遗憾的脱节:大多数观众都认为他们“懂得不多”而没法去评判一个舞蹈,这样疏离和区别于大众的文化将是无益的。我们已经习惯于生活在注重个人隐私的世界里,即使是虚拟世界亦如此。今天的虚拟世界可能具有全球同步性,却也有着超现实的特征,虚拟社区的群组建立在狭隘的个人兴趣而非普适性的价值观上,无论是实体的身体还是感性的世界,舞蹈不能行之弥远。

    芭蕾一直伴随着我的成长,我也为此付出一生来学习、从事、观察、理解它,我是那么地热爱这门艺术。当我刚刚提笔写此书时,我认为结尾将是个明朗的结局。然而近年来我发现芭蕾越来越令人沮丧,大多数表演都很沉闷、缺乏活力,剧院和观众无不为之头疼,我们正看着芭蕾离去,看着它在一天天地形销骨立。情况是否能扭转呢?至少目前很难。在西欧和美国,芭蕾不再拥有突出地位。而舞蹈的世界,正在两极分化:古典芭蕾是越来越保守和传统,而当代实验舞蹈则先锋得几乎无人能懂。而位于中间地带的我最初所见到的那种芭蕾正在萎缩。在俄罗斯,芭蕾的地位依旧很高,超过任何一个国家。但同样存在两极现象:芭蕾代表了压迫和循规蹈矩的国家记忆,因此,艺术家对西方前卫舞蹈格外向往。对于古典芭蕾来说,要想恢复昔日的主流艺术身份,还需要更多的资源和人才、礼仪和格调。芭蕾,它不仅仅是令人难忘的形体展示,更是一套道德准则,实际上它向来都是一门讲求秩序、等级和传统的艺术。

    如果我们够幸运,那么我是错的,古典芭蕾舞不会衰亡,而是像睡美人一样陷入沉睡,等待着被新的一代唤醒。纵览整个芭蕾史,不乏精灵和魂魄,有过百年的寂静,也有过数不清的梦想,《睡美人》可谓是芭蕾最忠实的伴侣也是最恰当的隐喻。在每个关键的历史节点上,睡美人都会现身。在路易十四的宫廷里,开始初见身影;在十九世纪后期的圣彼得堡,彼季帕、柴可夫斯基和符谢沃洛日斯基合力唤醒了它并提升到新的高度。1921年,佳吉列夫和斯特拉文斯基用非凡的想象再造其辉煌;而经济学家凯恩斯则曾试图借助它让英国从战争回归文明。即便是苏联也离不开《睡美人》,乔治·巴兰钦芭蕾生涯的开始和结束都与其挂钩,当他还是个孩子时,在圣彼得堡的首演是它,在纽约城市芭蕾舞团的谢幕告别演出还是它。

    如果艺术家们确实能找到唤醒这门沉睡的艺术的方法,那这关键的一吻很可能不是来自芭蕾自己的王子,而是远方一个意想不到的客人:有可能是流行文化或戏剧、音乐,或其他某种艺术形式,有可能是来自外来文化的艺术家或某些国度,我们从而能找到新的方式重塑古典芭蕾的信心。

    (全文完,摘自《阿波罗的天使:芭蕾舞史》)

    相关链接

    2010年12月1日,《纽约时报》评出2010年十佳图书,詹妮弗·霍曼斯所著的《阿波罗的天使:芭蕾舞史》(APOLLO’ S ANGELS:A History of Ballet)荣登榜单。《纽约时报》评价其是目前为止最完整和可靠的古典芭蕾舞史。从法国文艺复兴到冷战期间美苏舞台上有关芭蕾舞的故事,跨度四个多世纪,霍曼斯细致入微地重现了所有这些时代,描述了芭蕾舞技法的演变,同时将遗失已久的舞蹈娓娓呈现,在她的笔下,人们意识到这种艺术对于国家的社会文化身份是多么重要,然而她也提出一个至关紧要的问题:“21世纪了,芭蕾还能幸存下来吗?”霍曼斯给出了并不乐观的答案,从而引发了专业舞者和评论员、观察员的不同意见。

    莎拉·考夫曼(Sarah Kaufman),《华盛顿邮报》舞评家和普利策批评奖得主,她认为这本书的论点确实说出了“最近任何一个芭蕾演出给大家普遍的感觉”,但她把问题更多地归咎于经济原因,而非艺术自身的衰落,“由于票房因素,为了某些市场需求而启用某些演员,种种压力让艺术总监们会做出看似并不明智的选择。”

    今年在纽约创立吉尔西·科克兰古典芭蕾舞学院的舞蹈家夫妇吉尔西·科克兰(Gelsey Kirkland)和迈克尔·切尔诺(Michael Chernov)表示,芭蕾还不至于奄奄一息,但也确实发现公众对芭蕾的兴趣正在减退。他们认为评论家和艺术家在得出结论或提出解决办法时应该持谨慎态度。“一百年前的人们拼命想找到一个新形式去解决芭蕾的问题,”切尔诺说,“但艺术的本质不是形式而是内容,如果内容自身是深邃的,那么适当的形式自然而然就会出现。”

    爱德华·维来拉(Edward Villella),曾经的纽约市芭蕾舞团演员,现在的迈阿密市芭蕾舞团艺术总监。他表示,美国芭蕾的主要挑战是金融和教育。在有些国家,国家剧院享有充裕的国家预算支持,芭蕾就不会消失。然而在美国,舞团必须自己筹集资金,而且“我们基本上一直都在竭尽全力培育观众群体,从而得以生存。”维来拉还补充道:“现在的公共电视有助于缩短舞蹈与观众的距离,但还十分有限,即便是我们有那么多的节目,例如‘舞林争霸’、‘与星共舞’,可这些都与解决我们古典芭蕾的棘手难题毫无关系。”

    詹妮弗·霍曼斯(美国) 唐坤 编译

中国音乐专刊
中国舞蹈专刊
中国民间文艺专刊
中国书法学报专刊
重大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