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型丰富 纹饰多样——专家支招“清三代”官瓷收藏
http://www.cflac.org.cn     2011-01-17     作者:李雪钦     来源:中国艺术报

    康熙青花福寿延年琵琶尊,器型奇伟浑厚,釉面光滑细腻,绘工细腻;雍正斗彩龙凤呈祥大盘,器型典雅秀美,瓷质坚密莹洁,青花描绘细腻,龙凤花卉等纹饰布局合理优雅;乾隆粉彩将军罐(对器),器型端庄规整,釉面莹润,色彩艳丽,画面布局疏朗有致;郎世宁绘《乾隆皇帝行猎图》珐琅彩大幅瓷板,画质精细,笔触遒劲,凝聚中西文化魅力于一体……88件“清三代”官窑瓷器于1月15日因缘际会,由中嘉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在京拍卖。这场专题拍卖让收藏界对“清三代”官窑瓷器的热度再次升温,而李辉柄、孙学海等资深专家日前为收藏爱好者们专门上的一节“清三代”官窑瓷器鉴藏课,更为人们支了一招。

    康雍乾时期,官窑、民窑俱盛,制瓷工艺突飞猛进,彩绘和色釉并茂,映射了中国瓷器业发展中的黄金时代。古瓷鉴定专家雷从云认为,清代是中国古陶瓷工艺最高水准大发展的时期。在继承前朝制瓷工艺的基础上,“清三代”瓷器又有了许多创新、变化和提高,不仅原料的选择和加工比以前讲究,而且品种丰富、题材广泛、造型多样。

    清朝皇室对瓷器的重视,更使官瓷工艺水平进一步发展。资深收藏家、评论家刘靖华表示,中国制瓷业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时达到历史顶点,无论质量、数量都为前代不可比拟,“清三代”官窑瓷器外观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首先,“清三代”瓷器器型最为丰富,既有仿古又有创新,各式装饰性瓷器较元、明两代大为增加。康熙时有观音瓶、棒槌瓶等;雍正时有牛头尊、四联瓶、灯笼瓶、如意耳尊等;乾隆时出现了各类精巧小器,如鼻烟壶、鸟食罐、仿象牙等。

    其次,“清三代”官窑瓷器的纹饰、内容、手法多种多样,且三朝各有特点。康熙朝的纹饰以山水花鸟、人物故事、长篇铭文等为特色;雍正朝的纹饰偏重图案化,盛行绘桃果、牡丹、玉兰、云龙等,纹饰线条纤细柔和;乾隆朝纹饰内容最为繁杂,但均以吉祥如意为主题,纹饰必有寓意,如百禄、百福、百子、福寿等。

    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官窑瓷器既一脉相承,又风格各异。作为朝廷窑口,官窑瓷器与皇帝的性格喜好有着密切关系。业内人士认为,“清三代”官窑瓷器体现出康熙的大度与豪迈、雍正的精致与静雅、乾隆的华贵与辉煌。康熙时代的官窑瓷器,器型古朴大方,凝重浑厚,体现了康熙皇帝的品格,尤其是大件器皿,更呈现出气魄雄伟、势吞山河的意境;据说雍正皇帝本人曾多次规定瓷器的造型、花纹图案,讲究轮廓的韵律和如诗如画的神采,使瓷器“秀”到位;乾隆官窑的一大特色则是仿古瓷的大量烧造,这与乾隆皇帝好古成癖的特性不无关系。

    谈及鉴赏“清三代”官窑瓷器,专家表示,要从“光、工、色、料、款”综合来看。首先是看光,有“‘清三代’官窑必有宝光”的说法。其次是断色。瓷器的“色”来源于矿物质料,火候则是颜料和色的中介,只有在恰当的火候下,矿物质料才能发出工匠想要的色来。一言以蔽之,只有从多方面综合体悟,才能感受到“清三代”官窑瓷器的精髓之所在。

中国音乐专刊
中国舞蹈专刊
中国民间文艺专刊
中国书法学报专刊
重大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