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清技术引发的影视审美变革
http://www.cflac.org.cn     2011-01-17     作者:李兴国 张贞贞     来源:中国艺术报

    2009年,美国电影《阿凡达》在全球创造了一个奇迹:仅仅上映17天,全球票房即超过10亿美元,一跃成为全球电影票房历史排名的第一位。

    中国的电影市场,毫无意外地保持了“阿凡达现象”的热度。持续几个月的“一票难求”使《阿凡达》不仅成为中国电影市场上的“重磅炸弹”,更在中国的影视创作与研究领域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阿凡达》的成功秘诀在哪里?是什么元素激发了全球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观众统一的审美认知?一个全新的影像时代,是否即将到来?

    美国皮克斯公司的创始人之一约翰·拉塞特将影视创作领域中艺术与技术的互动关系概括为:艺术驱动科技的革新,科技激发艺术的灵感。回溯影视艺术的发展历史,无数的光影瞬间都印证了艺术与技术这一复杂的发展规律。从电影的诞生,到有声电影的出现,彩色影像的生成,数字电影的发生,每一次技术的改革,都会带来一次影视史的革命。很多年前,我们已经意识到在影视技术方面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但直到《阿凡达》的出现,才真正地让这种理论上的差距变成了可触摸的真实画面。技术的进步已经推进了新的审美意识的生成,一种艺术上的新的创作观念呼之欲出,并迫在眉睫。

    虽然梦是虚幻而无形的,但是电影艺术所要挑战的,就是将无形的梦变得可观、可听、可感

    高清技术:艺术对技术的终极挑战

    影视艺术自诞生之日起,即被冠以“造梦机器”的称号。电影与生俱来的“梦幻特质”,吸引了一批又一批影视工作者前赴后继,在银幕后面“造梦”;电影也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电影观众,面对黑暗中孤独发光的银幕,一次又一次地“做梦”,但愿长醉不愿醒。

    虽然梦是虚幻而无形的,但是电影艺术所要挑战的,就是将无形的梦变得可观、可听、可感。电影技术的发展,一直以来延续的方向,就是不断增强电影的“造梦”功能。

    高清技术的出现,将电影的“梦幻特质”彻底放大。电影艺术第一次如此清晰地呈现出梦幻的画面,甚至使人们模糊了幻觉与真实的区间,产生出要伸手摸一摸梦境所在的冲动。

    《阿凡达》中对于“飞翔”的真实体验让人久久不能平静。由于声画的处理,使人们在瞬间体验了飞翔的速度、刺激、自由和失重感。观众坐在荧幕前不动,而这种感觉却如此真实。高清技术已经把胶片逐格拍摄和高速摄影融为一身,使画面在最高速的运动中也可以形成细节无限清晰的画面质感,摄影机镜头无限拉近了与人眼本身技术层面的距离,甚至已经在某些方面超出了人眼的局限,从而使观众可以体验超越过去视听观念的新的美感。

    高清带来了一种互动,一种声画与观众心灵间的互动,它来自技术层面,来自视听的感官,却发自心底,物我合一,体验真实,并产生瞬间的纯粹的美。这震颤心灵的真实之美,科学家称它为化学反应,我们叫它“怦然心动”。它真实存在着,却又无法具体地言表,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觉,一种心灵的感动和由于感动而生发出来的对温暖与美好的向往,一种至美的境界。

    “潘多拉”星球正是在这种亦真亦幻间,带领着我们走进它,感受它,闻到它,甚至触摸它。那被踩到的柔软的草,那被触碰了的灵动的花,远处的虫鸣,近处花瓣的谢落,每一丝微小的细节都被真实感知,影视空间的局限性被技术的进步打破了,高清使视听的幻像被最大化地延展。在城市中生活了太久的人们,终于在影像的世界里寻找到了远古时代原始森林的魅影,真实地感受到了一种不加修饰的原始的美。高清技术的实现,使艺术表现手段达到了“无以复加,登峰造极”的程度。

    高清技术的进步,使影像技术本身固有的视听障碍正在减少,为观众带来了穿越银幕的酣畅淋漓之感

    高清艺术:技术革命驱动下的艺术创新

    高清技术所带来的这种全新的视听真实感对于电影创作影响巨大。在传统的视听语言运用中,是借助艺术的表现手法达到一种情感上的真实性,这是对于真实的间接地表现。而今,对于真实有了新的阐释:高清画面,已经无限地接近人眼的视界,并超越人眼的局限,本真自然地捕捉,记录,展现了原始自然的生物状态。这是对于真实的直接的展现。

    由此,技术的进步不仅仅改变了创作者的表现手法,创作思路,甚至可以改变创作者的价值观。技术的最大化是什么?创作者是否可以提出更高的要求,而不是被动地被技术的变革牵着鼻子?究竟技术带来的种种可能性能为艺术的创作带来什么新的灵感?高清从诞生之日始已存在了14年,这么多年来一直在谈的一个问题是,高清技术带来的全新的创作观念是什么?

    以纪录片为例。一直以来,我们对于纪录片的真实要求甚高,而这种真实更多地是利用艺术的表现手法来获取,素材挖掘、长镜头、跟拍、采访方式、拍摄角度、再现手法等等,这些艺术形式不断地从创作和理论的层面深化,其目的无非是为了弥补传统拍摄技术的弊端,但一直以来对于真实的争论却不绝于耳。比如再现的手法,由于技术的障碍,总也无法达到那种深入人心、身临其境的真实感,荧幕就像一堵墙,硬硬地隔在观众与影像之间,无法抵达彼此心灵的最深处。高清技术的逐渐成熟无疑正在解决这一难题,它把很多场景、元素、细节真实地展现了出来,把许多物质生活中曾经存在的东西具象化了,使观众在这一视听新境界中寻求到了一种忘我的状态,一种视听的心灵满足感,美感就是满足。

    高清技术的进步,使影像技术本身固有的视听障碍正在减少,为观众带来了穿越银幕的酣畅淋漓之感。高清,已经成为这个时代人们审美需要的必然,成为一种对于影视视听技术的基础要求。    

    感性上要去享受由高清技术带来的视觉奇效,感受全新的艺术体验,感知真实的美、奇特的美。同时,在理性上要清楚,任何技术的进步都是为艺术服务的,在改变艺术创作方式的同时,也要始终保持创作者独立的思想和作品独立的品格

    变革进行时:高清大潮下的策略与反思

    念及此,我们与一些前沿的影片创作者和理论界的学者进行了多次对话,针对目前中国高清电影的发展态势,以及这种态势下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看法。

    问题一:拿着高清当标清用。

    在数字标清信号霸占中国影像市场几十年后,大家对于突然降临的高清信号显然还有些无法适应,或者说对于目前国内的高清市场,仍存在许多顾虑。影片创作者们也实在地感知着目前高清带来的利弊。高清信号的使用,意味着一系列投资额度的增加。而国内目前的播出平台仍然是数字标清,这限制着创作者的最后作品,只能又将高清信号转为标清才能在媒体平台传播。而在中国受众的家庭中,也只有极小一部分家庭将电视机的信号转为了高清接收信号。这种投资与收效的不相符,使得创作者对于高清的美好向往只能存在于理论层面,在创作中,仍然需要以标清的理念渗入创作的各个细节中。结果是,高清仅仅成为一句口号,成为了宣传语中的罢了。在实际的拍摄与制作中,并没有真正地转变思路。

    当然,我们也要认识到,这一现象是标清向高清的过渡转型期中必然出现的一个阶段。一方面,我们呼吁国内播出平台的配套产生加速进行,高清信号的全方位落地;另一方面,我们也提醒创作者认清这一态势,尽快转变自己的创作思路、创作手法,与全球先进的影像创作思路和技术水准拉近距离。

    问题二:技术与艺术在传统学科中的相对独立划分方式,是否已经不适用于高清作品?

    传统的教学中,技术与艺术在专业领域被划分为两种门类,而在实践的过程中,技术与艺术却会自然地综合在一起,两个专业相互补充,相互作用。这在高清作品的创作中更为明显。高清信号对于视听带来的全新的感受,使它迫切地需要有针对性地艺术方式的创新。而现今,仍是高清的推进阶段,高清技术上的许多关键元素仍处于探索期,这对于高清作品在艺术上的积累与提升产生禁锢。对于目前处于一线的高清主流创作人员而言,他们的高清技术构成与高清作品在艺术方面的成熟仍需要一段时间。

    上述状况的出现,也对大学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课题:在大学的相关影视艺术课程中,是否也需要加入高清相关技术的课程来提升专业人员的综合素质?高清技术对于艺术方式的改变与影响会落实在哪些细微之处?高清作品在艺术方式上还会有哪些新的突破?这一系列的问题,亟待解决。况且,高清制作的现状,也已经将影视艺术的复合性人才的培养提到了一个重要且紧迫的位置。

    问题三:对于高清技术,是否已经过分重视?

    新技术的改变引领我们视觉观赏方式的同时,我们有了这样的疑惑与担忧:人们是否已经太过注重形式的需求而忽略了内容本身的意义?高清信号的产生,原本是为内容服务的,内容的视觉传达才能真正影响大众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花却大量的精力和金钱,其目的不是被这技术束缚住,而是在技术的带动下创新思路,拓宽创作的空间,延展创作的灵感。要保持高清时代感性与理性间的制衡。感性上要去享受由技术带来的视觉奇效,感受由此带来的全新的艺术体验,感知由此产生的真实的美、奇特的美。同时,在理性上要清楚,任何技术的进步都是为艺术服务的,在改变艺术创作方式的同时,也要始终保持创作者独立的思想和作品独立的品格。

    问题四:在技术革新的时代大潮中,如何明确自我定位?

    数字技术是一种现代化的工业技术条件与形式,现代影像制作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和计算机特性中的存储、建模、贴面、虚拟、记录、压缩、特技、合成、预审、转换、复制、修描、编辑、制作、预置、采集、控制、传输等方式和程序,表现传统影像制作手段无法完成的画面视觉形象。在高清数字技术发展的过程中,与其相对应的更多制作环节应运而生,更多大胆的、打破常规的制作方式得以实现。在这一技术已经可以独立自主的时代大潮中,创作者更需要明确定位,确立重点。

中国音乐专刊
中国舞蹈专刊
中国民间文艺专刊
中国书法学报专刊
重大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