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深藏地下暗河的活力
http://www.cflac.org.cn     2011-01-07     作者:张格源     来源:中国艺术报

    郑晓华,1963年出生于浙江缙云。1983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95年考入首都师范大学书法研究所,师从宿欧阳中石教授,攻读书学博士学位。1998年毕业获博士学位,为我国首届书法专业博士学位获得者。

    现任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中国人民大学东方艺术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入选“北京市新世纪百人工程”、“北京市文艺人才百人工程”,为第九届全国青联委员、中国书协理事、北京书法院副院长。2007年,入选上海《书法》杂志“2006全国十大年度人物”。2007年荣膺第二届“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称号。2010年主讲20集电视系列讲座:《中国历代书法大师——影响中国书法发展的二十位历史人物》并出版光盘。

    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展览,并被人民大会堂、中国美术馆、中央电视台等机构收藏。著有:《颜筋柳骨》《中国书法史话》《翰逸神飞——书法艺术的历史与审美》《书法艺术欣赏》《古典书学浅探》《艺术概论》。

    论文《第三条道路——张怀瓘书学理论初探》获“全国第五届全国书学研讨会”论文二等奖;《全球化:是危机、是挑战、更是机遇》获“第五届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一等奖。

    1963年,郑晓华出生于美丽的江南小城,家乡如诗如画的环境孕育了他的艺术细胞。他从小就对文学、对艺术产生了无限的憧憬和向往。1979年,他以全县文科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1983年,他毕业留校工作。这之后,他遇到了对他艺术生涯影响最大的两位老师:著名书法家刘炳森先生和博士生导师欧阳中石先生。

    刘炳森先生是郑晓华从小景仰的大书法家。中学时,他就收藏了刘炳森先生写的《隶书鲁迅诗》字帖。大学时,学生书画社经常邀请名家来开讲座,他与刘炳森先生的交往,就从那时候开始。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人民大学要出版一本大学书法教材,邀请刘炳森先生担任主编,郑晓华协助他工作,愉快的合作让他们成为忘年之交。

    1991年,欧阳中石先生招收首届硕士生,郑晓华就得到欧阳中石先生厚爱,获允到首都师范大学的欧阳中石先生书房听课。他真正理解书法的笔法,也是从那时开始的。1995年,欧阳先生招收首批书法专业博士研究生,郑晓华有幸考入,正式成为欧阳中石先生的弟子,系统学习研究书法理论。3年博士学习生活中,欧阳中石先生对勤奋好学的他偏爱有加,经过悉心教授,博士毕业时,郑晓华不但在学术理论上获得了很大的进步,同时在实践方面也有了飞跃性长进。

    2001年郑晓华调到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工作后,在书法教育方面做了很多有益探索。2004年,艺术学院建立书法硕士、博士学科。第二年成立本科中国书画专业。在推进全日制书法本、硕、博学位教育的基础上,艺术学院联合书法组织,搭建起了在职书法家知识素养“升级”的平台。艺术学院和中国书协《中国书法》杂志社联合主办书法高研班,旨在提高我国中青年书法家的综合素养和创作水平。两期高研班总计已有100多名学员毕业。2006年,艺术学院和韩国驻华文化院合作,开办 “中韩书法名家邀请展”。此展至今已成功举办三届,规模不断扩大,合作逐渐加深。它已经成为中韩书法界交流的重要平台,为沟通两国书法家发挥着积极作用。目前,人大艺术学院正在积极拓展与日本、欧美书法界的交流。

    郑晓华常说,作为现代书家,要善于把握艺术规律,与时俱进,适应时代的新需求,在这个视觉感官强化的时代,艺术品给人的视觉冲击力非常重要,要让观众“一看就喜欢”。他赞赏艺术家适应社会时代的变化,追求艺术形式的外露,使传统艺术形式与现代美学需求实现对接。

    他的行书法乎“二王”,从《集王圣教序》入手,学习了米芾、王铎等人雄健有力的书风,沿袭了其导师欧阳中石先生雅致洒脱的气韵,线条中活跃着纯真灵动之美,叙述着继承和创新,充满了笔情墨趣。他的隶书以汉碑为宗,融合篆书、汉简、楚简,作品中既有小篆的秀丽线条、汉碑蚕头燕尾的字形、汉简楚简提顿有力的笔意,还融入了行书连带的技巧。这种“半隶半篆”的创新形成了他鲜明的隶书风格。

    他形象地做了一个比喻,历史传统如同暗河一般穿行在大地深处,它在不同的地方能冒出泉水来。有创造力的艺术家能够挖掘到一定深度,让泉水喷涌出来,迸发出艺术的活力水花。

中国音乐专刊
中国舞蹈专刊
中国民间文艺专刊
中国书法学报专刊
重大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