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离开北京整整100天,纽约多元化的文化品质深深吸引着我,在这里每一种文化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包容与发扬,民族、宗教、传统等在这里被理解、被发酵,焕发出别样的光彩。作为现代舞的发源地,纽约这座城市确实有许多舞蹈艺术的传统值得我们尊敬与学习。作为访问学者前往美国,不仅是学习,也带着我们的文化去交流并融入多文化对话的大熔炉中,在吸收与输出的过程中更准确地反观我们自己的文化艺术传统。
12月12日,我去纽约的CITY CENTER看了阿尔文·艾利舞团的演出,此次舞团的演出季长达一个多月,有20支不同结构的舞作,其中阿尔文·艾利在建团初期创作的作品《Revelation》(《启示录》)(50年纪念演出)是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个舞蹈作品可以演50年,而且可以肯定未来还会被延续下去,原来一个作品的生命可以这样延伸,随着时间的流逝,舞者的更替,作品的生命好像血液一样被不断的更新添加,岁月的沉淀让作品变成了茶与酒的混合体,那个黑皮肤民族的历史与苦难在舞蹈语言中被深刻而感人地诠释了。这样的观看体验也许在中国的舞蹈作品中很难找到,因为我们创作的速度太快,忘却淘汰的速度也太快,引起我们反思的不是作品的数量,而是作品真正的质量!“艺术作品的生命力”这个问题也许现在在中国提出是一个很好的话题,也是一个必要的时刻,我们也许可以从“舞蹈,先编好看了再说”开始向“舞蹈,怎样才有生命力?”大步迈进。
几十年来,我们的舞蹈文化中流行的是各种比赛和大型晚会,而与之同时生产出的新词就是“舞蹈的快餐文化”,舞蹈确实好看了,热闹了,可是否打动我们,作品本身是否具有自己的生命力呢?
今天,当我们在分享纽约的舞蹈艺术传统时,我们也有责任去反问自己可以做什么?是不是可以也为我们的现当代舞蹈的传统中加入星星点点的火花,用我们舞动的身体和时刻反思的大脑去建构一个新的身体的世界与传统。就是在这样的感触下,我在纽约的访学变得更加充满意味;而纽约,也为我的创作注入了新的血液,多元、开放、包容,在纽约大学的艺术土壤里我初步完成了我的第一个跨文化的表演文本:《身体博物馆系列之一:人类动物园》(BODY MUSEUM SERIES:HUMAN ZOO)。
纽约大学TISCH艺术学院人类表演学系研究生Sarah Bess Rowen观看演出后说:“这个作品带来的震撼,首先表现在作品的结构上,观众的空间与表演者的癫狂舞蹈全然拼接在了一起,观众迷惑了,分不清谁是演员,谁是观众。同时,史晶歆作品特有的节奏变化带来的巨大能量深化了观众的艺术审美‘惊讶’。最后,作品空间要素的变化与表演者不断呈现的各种肢体演绎进一步增强了‘陌生化’。”
从厦门大学到纽约大学古典研究中心做访问学者的丁晓君也谈了她的观后感:“在整个戏剧过程中,群众舞者癫狂的舞蹈,3位女性舞者反复出现的带有象征含义的舞蹈动作,她们喃喃的回声语言,投影在她们身上的灯光,神秘胜利者的诡异力量,‘动物园’里的电影屏幕上上演的戏剧,墙上的那些文字与图表,再加上我们这些对这个动物园似乎一无所知的游客心里怀揣的震撼与无措,确确实实构成了一个变态的‘人类动物园’。我们的经历是如此复杂,如此多声部地展开,然而我们又是那样同一,承受着人类的相同命运。我们只是不愿意呆在这个动物园里。‘妈妈,我们逃走吧?!’这是同去的我女儿的稚嫩声音。只不过孩子有胆量承认对癫狂的恐惧。”
现在,每天回家的地铁上,脑子里被不同的新想法充斥着,那种创作的冲动让人觉得很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