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文联是建设社区文化的有效组织——首届全国社区文联工作研讨会发言摘登
http://www.cflac.org.cn     2010-12-10     作者:     来源:中国艺术报

    “猫眼看世界,相逢不相识,老死不往来……”这是时下对现代都市邻里关系的形象描述。社区是最基础层面的社会单位,一个冷漠的社区无助于实现有效的社会整合与社会稳定。社区文化的发展关系着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和生活质量。如何努力激活社区文化发展的自组织资源?近年来一些社区文联的成立及其工作的有效开展,为此提供了有效的答案。日前,由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中国文联国内联络部、湖北省文联主办,武汉市文联承办的首届全国社区文联工作研讨会在武汉召开。各方面专家在会上对于社区文化建设和社区文联发展进行的深入讨论交流,势必进一步促使文联工作对目前和谐社会建设做出新的贡献。——编者

繁荣社区文艺 共享美好生活

刘永泽(湖北省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

    湖北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一县一品”文化品牌创建活动和推广百步亭社区文联工作经验,进一步加强了全省基层文艺组织和队伍建设,为基层文艺事业的科学发展搭建了良好平台。武汉、宜昌、襄樊、荆门等地将“一县一品”创建工作向城市社区和农村乡镇延伸,积极探索在社区和乡镇建立文联组织、开展文艺工作的新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武汉市文联的各项工作在全省文联系统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他们以“一县一品”文化品牌创建为抓手,以点扩面,整体推进,初步形成了全市“一区一品”、“一企一品”、“一地一品”的创建格局,并在抓好城区“一县一品”文化品牌创建的同时,积极推动百步亭、南湖、常青等超大规模社区文联组织建设和文艺事业发展,在政策保障、宣传推介、活动开展、文艺人才引进、队伍培训等方面提供了有力的指导和帮助,在社区文联建设方面取得了成功的经验。目前湖北省和武汉市文联正在进一步总结推广该社区开展文联工作的成功经验,努力开创全省社区文联工作的新局面。

加强基层文联建设成武汉共识

李传德(武汉市政协副主席)

    随着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的生活空间逐渐向社区转移,社区环境和氛围对社区居民的工作生活发挥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去年召开的武汉市第九次文代会上,武汉市委书记杨松同志提出,要着力加强区级文联、社区文联、企业文联等各类文联机构的组织建设,构建上下呼应、互为补充、完整有序、共同进步的文联组织网络。发挥社区文联在构建和谐社区、推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已经成为全市上下的共识。

    目前,全市组织体系完善的社区文联有2家,常青等10余家社区文联正在筹建中。其中,百步亭社区文联是湖北省和武汉市的第一个社区文联,服务于社区居民文化生活,群众基础良好;南湖街社区文联在推动基层文联机构建设、服务人民群众文化生活需求方面,走在了全市社区的前列。与此同时,全市还有2000多支社区文艺团队活跃在社区、街道、广场。

    社区文联是文联事业发展中的新生事物,需要不断总结经验,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

社区文联是促进社区管理的基本手段

王波(武汉市江岸区百步亭社区文联主席)

    百步亭社区是全国文明社区示范点、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是荣获首届“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的唯一社区。社区占地3平方公里,居住和生活着12万多人。在上级的大力支持下,突破传统的区街行政管理体制,不设街道办事处,由江岸区委区政府直接领导。按照“社区靠群众、群众靠发动、发动靠活动、活动靠文联”的群众文化活动思路,近年来,百步亭社区积极探索社区文化建设的新机制,成立湖北省第一个社区文联,发挥文联职能作用,优化文化服务环境,在推进社区文化建设方面开辟了新的领域和途径。

    社区文联是和谐社区建设的客观要求,是占领文化阵地的有效方式,是促进社区管理的基本手段,社区文联是推进社区服务的重要载体。2008年,百步亭社区成立了湖北省第一个社区文联——百步亭社区文联。在武汉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何祚欢、优秀京剧表演艺术家陈幼玲等文化名人的带领下,在社区党委的领导下,组建了文学协会、书画协会、戏曲协会等9个协会,发展了歌咏队、舞蹈队等160多支群众性的文化活动队伍。依托社区党组织和居民自治组织,建立起了百步亭社区文联——文艺协会——居委会工作站——文艺队伍的四级组织机构,形成了横到边、纵到底的文化工作组织网络,极大地增强了社区文化工作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百步亭社区文联拥有6000多平方米的文化活动场馆和1000多平方米的文化活动中心,拥有4万平方米的中心绿化广场;兴建6万平方米的百步亭游园;开放1万多平方米架空层活动场所。在居民文化素质培训资源方面,拥有6所幼儿园、4所小学、2所中学和1所老年大学,以及党校、市民学校、家庭教育学校等。良好的文化设施和活动场所,为社区文联开展活动提供了有利条件,搭建了社区文化活动的重要舞台。

    社区文联充分发挥联络、协调、服务和指导的作用,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不但为群众提供了观看、欣赏艺术的机会,同时也为他们参与表演、展示才艺搭建了平台。社区文联还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承办中央、省、市的一些重大文化活动,让居民近距离感受到优秀的文化的魅力,提升了百步亭文化工作的国际影响力。

    社区文联充分凸显社区文化特色,积极打造文联工作品牌。打造了“亭文化”景观品牌,社区规划建设亭文化博物馆,已建成200多个亭子,一亭一景,一亭一处文化。居民以亭为载体开展文化活动,找个亭子、搭个班子,歌友、棋友、书友会聚一亭,成为亭文化的一道亮丽风景。打造“年文化”活动品牌。百步亭社区以“万家宴”和“元宵灯会”为年文化的载体,做足和谐社区大文章,打造“文艺工作者社区采风”工作品牌。社区文联组织会员深入社区,以社区和谐建设的火热生活为表现主体,创作出许多居民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

    通过开展社区文联活动,极大地促进了百步亭和谐社区建设。一是社区有了更加和谐的文化氛围。文化活动走进苑区、走进楼栋、走进家庭,共育邻里亲情,人际关系不断融洽,家庭生活保持和睦,营造了守望相助的大家园式的温馨、和谐氛围。二是居民有了更加积极的精神面貌和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更多的人走出家庭,在文化体育活动中找到了乐趣,在与人的沟通交流中找到了自我,远离生活陋习,崇尚文明生活。三是文艺工作者有了更加广阔的施展舞台。一些艺术家经常进社区为居民演出,省、市书法家协会的书法家们更是经常进社区为居民写春联、送春联。

从文化参与走向社会认同

徐中振(上海市社区发展研究会常务副会长)

    发展社区文化,首先应发挥社区优势和特点,全面拓展社区文化的丰富功能。应保证发展社区文化与满足人们日常生活多样化需求相结合;发展社区文化与满足人们广泛的社会交往和参与相结合;发展社区文化与满足人们自觉的社会互助相结合;发展社区文化与满足人们走向社会化的协调整合相结合。其次,培育主体性参与,发展以社会资本为基础的社会支持系统。同时,完善组织与体制,实现公共文化的社会认同价值。社区成员利用自身的资源和能力,把社区建设成生活丰富、成员和睦的地域社会,是实现对自身和社会价值的认同。最后,应确立社区文化的公共性领域和社会化机制。社区建设就是在共同体意义上构建对社区的“认同”,使各种社区要素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以整个社区的发展为目标。

    目前,深化社区文化建设面临着基层社区的存在是为了谁的“需求”、居委会和街道层面文化设施的巨大差异、对社区文化中文化团队的重视度不够、社区文化设施运行行政化还是市场化等问题及挑战。从武汉和全国社区发展的典型先进经验来看,进一步深化社区文化建设,必须确立社区文化的公共性领域和社会化机制。

    在社区文化建设中,应重视维护居民群众的主体性地位及居民群众的组织化参与和体制化认同。真正做到努力满足居民群众的多样化需求,切实具体地实现党的群众工作的要求。

有针对性地发展社区文化

夏建中(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

    社区文化包含物质条件和产品、社区团体或者组织、社区精神和居民行动四项基本内容:其中物质条件指的是社区文化活动等硬件;社区团体或者组织主要是指进行各种活动的实体和组织保证;社区精神可包括两部分:一是观念层面的,包括价值观、人生观、审美观等,另一是制度层面的,包括社区规范、风俗习惯等;居民行动是指居民在社区空间中进行的各种文化活动,是社区文化的表现载体和形式。

    建设社区文化有利于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能够提高社区居民的综合素质,有助于增强居民的参与和培育社区社会资本。

    有意识地培育和平衡发展我国的社区文化,首先应加强政府投入,提升社区活动的硬件。其次要进一步促进文体活动的组织和社团的发展,在注册和备案方面放宽条件。同时应鼓励各年龄层各种文化程度的居民参与文化活动,重视道德精神的培育,加强社区制度、规范的建设。

都市文化的土壤和归宿

于长江(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

    “都市社区”中的社区文化一般具有以下功能。1.人文精神。现代都市生活的总体趋势是高度经济理性和功利的,而在社区中,人们回归到非利害的状态,它是保持都市人文精神和关怀的一个堡垒。2.都市化缓冲和再社会化。中国目前正在经历城市化的狂飙,大规模城市化和移民浪潮正在从沿海一线城市向中西部二线城市扩展。通过发展都市社区文化,营造“乡村-城市”缓冲带,在城市化中承担外来者培训和调适的角色,是再社会化的过程。3.新都市文化与亚文化。在社区环境中产生的文化或亚文化,相对健康通融,可较好地支持和成长为主流文化。在中国相对不够稳定的社会转型和跨越式城市化过程中,这种相对中立、稳健的文化保障机制很必要。

    同时,在“都市社区”的文化创新过程中也具有一些独特之处。首先,应深刻领悟现代、后现代都市文明特征。现代都市中,新生代人口生成的种种新的生存状态、表达交往方式、组织形式等,体现出都市人口不断演进的新人格和人文特征。其次,构建创意社会。有生命力的社区文化需建立在各种“创意”的基础上。而社区也是各种创意得以实践的良好平台。中国目前所缺乏的正是形成一种社会化的创意体系。此外,社区文化应更多吸收和针对都市社会的新生代。而新社会群体、民间团体和社会组合方式也有助于形成新的社区形态。

社区文化建设急待机制完善

于燕燕(北京社会科学院城市所所长)

    新时期中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迅猛发展,不仅反映了城市社区广大人民群众渴求当家作主、积极参与有关事务管理的迫切要求,而且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本质。作为城市基层自治组织建设的城市社区建设及其重要内容社区文化建设,已成为我国各地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发展的突破口和切入点。在新的形势下大力加强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不仅有利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还有利于国家与社会价值理念的整合,为政府的合法性提供强大的文化支撑。

    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必须通过系统的谋划,有步骤分层次地逐渐推进。社区文化要纳入城市社区发展建设总体构想,建立机制,规范化运行,建立和完善社区文化建设机制,使社区文化建设有序、有效地开展,是发展社区文化建设的重点工作。

“联资、联办、联谊”

 植中原(广州市珠海区南石头地区文联秘书长)

    南石头街位于广州市海珠区的西南部,1992年9月8日,南石头街成立了南石头地区文联,是广州市最早的街道地区文联之一。18年来,街道地区文联人取得了累累硕果。

    南石头地区文联在广州市文联、海珠区文联和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关心支持下,完善组织机构,充分保障工作阵地,加强与内外部的沟通协调,多渠道争取各类政策、措施和资金的扶持力度;社区文化建设不仅要注重普及性,还要注重专业性,我们把服务、扶持文艺家,提升社区文化品位作为工作重点抓实、抓好,多办法全方位为文艺家提供服务;人才无处不在,南石头地区文联走出一条“联资、联办、联谊”三联共建的新路子,即引入地区单位资源和社会热心人士资金,主动沟通服务,增进共识和友谊,发挥文联人才优势,提供策划、组织、实施服务,地区文联和各合作单位产生了“1+1>2”的效应,实现了可持续共同发展的“双赢”局面,促进了和谐社区建设。

“送文化”变为“种文化”

于志珍(南京市雨花台区文联常务副主席)

    雨花台区文联做到文联组织在街道全覆盖,并向行业、企业、社区等基层组织延伸,在南京市率先成立街道文联、系统行业文联、民营企业文联的基础上,又成立了全市第一家社区文联、第一家开发区文联,使文联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社区文联使“大家”有了舞台,充分发挥辖区内“大家”、“专家”的特长,使他们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并体现自己的作用,推动社区文化活动形式不断推陈出新,基层文联被社会的方方面面想得起、用得上、离不开了。

    社区文联使大作被了解,把大作传播开来,让大作更广泛地为群众所熟知,影响得到扩大。每年各基层文联都投入5万-20万元,用于创作、展示、对获奖作品的奖励。

    社区文联使大众动起来,全区各社区基本建有6支以上文化队伍,有3至5名专(兼)职文化骨干。社区文化骨干积极动员、联络、组织本社区的文学艺术人才,在全区形成了拥有200多人的、相对稳定的社区文化辅导员及一万多名文化艺术爱好者,天天练、周周演、月月赛、季季评。各种活动的开展,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不仅增进了居民间的了解与交流,建立了良好的人际关系,加强了先进文化的自主建设和健康文化的大众践行,使社区文化成为社区居民陶冶情操、热心公务、建设和谐家园的精神支柱,从而有力推进了和谐社会建设。

提升社区文化软实力

潘家林(南京市江宁区东山街道文联副主席)

    东山街道文联成立于2008年11月,下设7个协会。两年来,东山文联以“文艺之家”为载体,培育文艺人才,服务基层群众,引导文化东山建设,促进文化软实力的不断提升。

    健全组织,着力打造“文艺之家”平台。街道以“三个固定”为抓手,不断加强文联建设,实现了固定场所、固定人员、固定经费,形成了完善的文联运行机制。

    服务群众,不断提升居民文化艺术品位。文联成为东山文化建设的主力军和繁荣先进文化的主导力量。一是引领学习活动深入开展。二是深入生活创作精品。三是积极组织承办各类文艺活动。四是开展“三下乡”活动。五是培育艺术人才。街道文联整合辖区资源,打造“东山文艺之家”品牌。一是充分展示东山文化魅力。二是有效发挥联络联动作用。三是不断壮大文艺人才队伍。四是建立文艺创研奖励激励机制。

科学发展社区文化

路平(武汉市武昌区南湖街社区文联主席)

    武昌区南湖街是武昌区大型居住新区。南湖街社区文联下设9个协会,以邻里文化活动为载体,致力于发展南湖街社区的文学艺术事业,繁荣居民群众文化生活,为南湖文明示范区和和谐南湖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我们坚持开展丰富多彩的邻里文化活动,2003年,南湖街在全市首创邻里文化节活动,8年的邻里文化活动深入人心,成为团结带领广大居民建设和谐南湖的一股“精气神”,有力推动了社区文化的蓬勃发展。我们充分发挥各协会的优势和作用,为社区文艺的繁荣创造了良好条件,为社区文联发展增添了艺术活力。我们充分利用各单位丰富的文体设施和艺术人才,积极整合辖区单位文体资源,实现共驻共建共享共赢的良好局面。我们紧抓社区文体基础设施建设,目前,辖区拥有各类文体活动场所38处,文体活动场地类型多面积大,为社区文联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必要的阵地保障。我们一直加强自身建设,一是街党工委、办事处高度重视社区文联工作,对社区文联各项工作以及开展的各类活动都给予了大力的支持。二是社区文联不断加强自身组织建设,努力把社区文联建设成为文艺工作者的温馨之家和人才的摇篮,为广大文艺工作者施展才华,奉献社会搭建平台。

中国音乐专刊
中国舞蹈专刊
中国民间文艺专刊
中国书法学报专刊
重大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