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优秀作品向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献礼 “唱响中国”知名词曲作家创作推动会在京召开
http://www.cflac.org.cn     2010-11-23     作者:郭娟 绳长杰     来源:中国艺术报

    11月5日,由中国音协、中央电视台联合主办的“唱响中国——群众最喜爱的新创作歌曲”征集评选活动知名词曲作家创作推动会在京召开。中宣部文艺局、中央电视台、中国音协等4家主办单位的领导和阎肃、羊鸣、印青、甲丁、付林、陈哲、宋小明、王晓锋、小柯等30余位老、中、青三代著名词曲作家参加了会议。

    “唱响中国——群众最喜爱的新创作歌曲”征歌活动是由中宣部等相关部门批准,作为音乐界、文艺界以及整个宣传文化系统向建党90周年献礼的一项重点活动,不仅要创作和推出一批老百姓爱唱的新歌好歌,而且要让这批新歌好歌真正在群众中传开、唱响。征歌活动的总原则就是要“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各族人民好的主旋律”,赞美讴歌美的东西,展现人民群众昂扬向上的精神斗志,歌颂党、歌颂祖国、歌颂改革开放、歌颂伟大时代。参评作品要求是2009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期间新创作的歌曲,要求主题鲜明、风格多样、时代感强、易于传唱,报送作品应为歌曲小样。同时,此次征歌活动在参与程序上也做了一定的创新和改进。活动组委会首次采取了“点对点”的评选办法,即词曲作者直接面向组委会投稿,从而避免了以前逐层把关、历经多重标准后,反而将有新意的好作品遗漏的缺憾。评选活动分为初选和终评两个阶段,初选是在征集活动结束后,对所征集作品由组委会组织相关专业人士进行评选,拟选出30首作品进行推介;终评阶段则是对初选出的30首歌曲,由组委会组织专业人士重新编曲,请有知名度的歌手重新演唱。组委会将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加强新创作歌曲的推介力度,在宣传推介的基础上,由网民、300名群众评委及30名专家评委同时进行终评,组委会对评选结果进行统计后,确定票数最多的10首歌曲为本次征集评选活动的获奖歌曲。

    中国音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徐沛东主持推动会,他首先介绍了此次会议的有关情况,并对活动进展情况给予了充分肯定,强调“唱响中国”既是当前音乐界的一项重点工程,又是进一步活跃音乐创作、建设“文化惠民”工程的大好契机,希望广大音乐家和音乐工作者积极参与,创作出一批优秀主旋律歌曲,为建党90周年献礼。中国音协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韩新安和来自中央电视台的房莉分别介绍了中国音协和中央电视台的工作开展情况。会上,围绕主旋律歌曲创作的主题,与会专家就如何更好地开展“唱响中国——群众最喜爱的新创作歌曲”征歌活动进行了深入的讨论,献计献策,各抒己见,提出很多具体的建议和意见。

    与会专家在对活动前期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的基础上,首先就前期征集作品中出现的“唱响中国”主题不清晰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印青明确提出了是要唱响“中国”,还是要在中国“唱响”的疑问。进一步明确了“唱响中国”就是要创作出根植于时代和民族,有根、有情、好听、好唱的好作品,不能以空对空,要接受历史的教训,尽量减少形式主义,提出好作品是唱出来的,而不是宣传出来的。羊鸣深有感触地说:“好听,这两个字需要一辈子来悟,悟出来了就能创作出好作品了。”而作为主办单位的中国音协也明确表示,将按照中央有关活动的通知精神,对征集评选的各个步骤环节、阶段和目标进行总体把控。既要保证活动有序开展,又要突出此次活动的亮点和特色,切实把它打造成一项在人民群众中间有较大影响和较好评价的音乐惠民工程。

    会上部分专家还指出征歌活动要有所为,就必须要遵循音乐创作的规律性和周期性,集中组织专业词曲作家参与创作,并对近年已有群众基础的作品再加工,他们认为,音乐创作有自身的规律性和周期性,群众征歌的意义更多的是发动非职业音乐作者,给他们提供一个展示的平台,但最终还是需要专业团队的创作保障。阎肃等几位专家建议采用传统的创作方式,组织专门词曲编辑班子进行集中创作,从而推出一两首既饱含时代激情、民族情感,又有很高艺术价值和群众基础的利于流传的主旋律歌曲。陈哲更是结合自身创作有感而发:“在创作中要拒绝违背艺术规律、违背真情实感的报告性音乐语言和盲目创作,要说真话、动真情,要培育一种创作氛围,要建设一种健康的创作环境,要尊重一种创作规律和创作积累,要深入中国民族、民间作品,进行实实在在的创作,心情到、状态到、时机到,好作品就出来了。”

    除组织专家集中创作之外,与会专家更强调了征歌活动要遵循艺术创作的规律,尊重它创作、推广、流传的周期性和规律性。他们认为,好的作品不一定是一次征歌活动就能征出来的,它需要很多因素的共同作用,历史上行之有效的办法往往是组织上的“顺水推舟”,将已有相当群众基础的作品,在重大活动和重点晚会上再次进行集中推介,从而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和传唱度,要重视现有资源,将其聚合在一起,不要拆分力量,不要期望另起炉灶。甲丁提出,近两年来有重大修改的好作品,是否能作为特例进入征集,其中一些是已经经过实践和展示的作品,并不是未发表的新作品,这些作品在技巧和手法上已经日趋成熟,并且经过不断地完善,又有一定的群众基础,在一个合适的时机,借助此次活动媒体宣传平台重点推出,将为征歌活动的成功提供一个有力的保障。他还认为,在此同时要组织著名词曲作家对有“前途”的群众作品进行重点扶持。印青也表示活动前已报送的500首作品中,尽管业余的很多,却不乏在音乐上和词作上有很好想法的作品,但表现得还不太成熟,只需要对它们进行些“帮扶”,就能成为质量很好的作品,如果最终评选出的30首作品里面有1-2首业余词曲作家创作的作品出现,这应该是举办活动取得的重大成功。

    随着社会的发展,音乐创作已经进入一个多层面、多角度、多元化的发展阶段,与会专家普遍认为创作不要定型,要积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发展创新,改变固有思维模式和方法,避免概念化创作,更大胆地尝试新时期主旋律歌曲创作。王晓锋、小柯强调主旋律歌曲的创新问题,认为要尝试新的创作方法、创作思路,主旋律歌曲可以尝试打破固有模式,改变以往的宏大描述,尝试“以小见大”的创作思路,创新需要冒险,需要下功夫。在具体的创作问题上,付林建议,老歌新唱是一种办法。同时现在主旋律歌曲创作在选择题材和角度的问题上不够新颖,旋律上没有突破,而且出现了“红歌像个筐,什么都往里装”的发展趋势,建议在范围的界定上不要过于宽泛,在旋律上要回归简单,创作老百姓最易唱的作品,在创作手法上要“跨界”组合,形成不同的组合形式,到达艺术形态的多样性。结合现在的各种征歌现象,与会专家还谈到了创作假、大、空的问题,宋小明认为,概念化、口号化创作的始作俑者,很多都是职业作者,他倡议要引领健康的创作风气。同时提出除了创作上的创新外,还要更多地将有才华,有新思想、新气象的年轻人团结纳入到社会大环境中进行创作,为主旋律创作带来新气象。

    互联网、手机的普及引领我们进入一个多媒体时代,传统的推介手段已经难以完全满足推广的目的,此次征歌活动的推广渠道还是比较传统,主要以在央视各主要频道的轮流播出和最终晚会的集中推介为主。为此,甲丁特别强调新作品的推介平台要进行更新,要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传播渠道,可以依托彩铃、手机报等形式进行作品推广。

    中国音协主席赵季平对会议进行了总结发言,认为本次会议从创作方法、创作思路、传播渠道等方面进行了创作的广泛交流,是一次成功的会议,面对文艺发展的大好形势,藉以与大家共同勉励,由心而发,在新的时代,发出新的种子,谱出新的作品。徐沛东则表示,以后将以中国音协这个“家”为基地,不定期搞些创作沙龙,请大家到“家”里来坐坐,畅所欲言,用激动的心写出好的作品。

    中国音协作为此次征歌活动的主办方之一,在活动前期,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了大量工作。发挥系统优势,通过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音乐家协会,对全国的音乐家进行了广泛的动员,并根据中宣部的具体指示,先后组织了国内知名词曲作家60余人次,赴革命圣地百色、延安、井冈山、遵义、韶山、西柏坡等地进行创作采风活动。据初步统计,委约新创作品约50余首,将于11月末收集完毕。其中,已经录音、由名家演唱的约10首。此外,中国音协作为活动主办方具体负责华东、华南赛区前期作品的发动、征集、报送工作,并在第一时间对以上两个地区的十余个省市进行了工作部署,各省反应强烈,作品的组织、征集、筛选工作都在紧张、有序的进行当中。11月22日将在广东中山召开“唱响中国”华东、华南创作推动会,各省区宣传部文艺处及音协的相关领导将出席会议、汇报情况并报送作品。两个赛区组织报送的全部作品将于12月初交送组委会办公室。

中国音乐专刊
中国舞蹈专刊
中国民间文艺专刊
中国书法学报专刊
重大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