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古村落民间文化遗产 建设美好的民族精神家园
http://www.cflac.org.cn     2010-11-19     作者:     来源:中国艺术报

保护古村落民间文化遗产 建设美好的民族精神家园

——由中国文联、中国民协、广东省委宣传部等主办的中国古村落保护与发展研讨会在广州市花都区举行

    10月29日,由中国文联、中国民协、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文联主办的首届中国农民艺术节系列活动之一 ——中国古村落保护与发展研讨会在广州市花都区举行。中国民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罗杨,中国民协副主席曹保明,广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明办主任顾作义,广东省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白洁,广东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曹利祥,广东省民协主席罗学光,华南理工大学民居建筑研究所所长、住建部历史文化名城专家委员会委员陆元鼎教授,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陆琦、唐孝祥,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民俗学专家叶春生、刘晓春,著名民俗摄影家李玉祥等20余位知名专家与近10个省市区的民间文艺工作者出席开幕式。这是中国民协继浙江西塘、江西婺源之后,第三次主办关于中国古村落的专题学术研讨会。

    与会代表重点考察了揭阳市长美村,普宁市泥沟村、德安里村为代表的潮汕民居与广府民居广州花都区的塱头村、茶塘村。研讨会上,大家畅谈考察的收获。同时,就各省古村落保护的现状与危机,古村落布局的文化意象,文化传承人是村落文化的保护者等议题进行了研讨。经与会专家学者的一致认同,形成并通过了本次研讨会的学术备忘录。会议同时推出了涵盖中国数十种村落样态的古村落摄影展。

给古村落一个美好的未来

罗 杨(中国民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

    五千年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史,留下许许多多遍布祖国锦绣山河的村落。作为农耕文明演绎变迁的见证,这是祖先馈赠给我们的丰厚遗产,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得以流传的血脉以及给我们留下美好记忆的精神家园。在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汹涌而来的今天,守护和保护好每一处古村落就意味着守护好我们的精神家园,这是民族赋予民间文艺工作者的历史责任。

    每个古村落是一个自然的社会单元,也是物质与文化的综合体,是民族民间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完整的古村落应包括民宅建筑、桥梁、庙宇、祠堂、古树、亭台楼阁、古戏台、碑廊等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同时还应包括与之密切关联的各种民俗、生产生活、婚丧嫁娶、民间信仰崇拜以及民间神话、民间故事、民间谚语和歌谣等口头的、无形的和民间艺术、民间戏剧、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工艺制作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解古村落就可以理解中国文化的民族密码和历史细节,读懂古村落就可以读懂民间文化的百科全书。中国文化遗产的丰富性留存在古村落里,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华闪烁在古村落里,中国文化的多样性散落在古村落里,中国民间文化的独特魅力汇聚在古村落里,中华文化的根脉深深扎在古村落里。冯骥才先生曾说:中国最大的物质遗产是万里长城,最大的非遗是春节,最大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古村落。

    人类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曾经付出过惨痛的代价,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很多美好的东西只有当失去时才发现它的宝贵。在城市化的过程中,我们曾经失去了很多充满温馨、充满诗意的村庄,是鳞次栉比的水泥森林重新唤醒了人们对古村落的宝贵认识。古村落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是祖先长期适应自然、利用自然的见证。它如同一部历史教科书,记录和镌刻着我们民族的文化基因和历史记忆;如同一条历史长河,至今滋养着中华儿女的心田。我们在渴望享受现代城市文明的同时,也渴望留住那些曾经养育了我们祖辈温暖了我们心灵的原生态、多样性的古村落。

    古村落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体,有自己的外形和内核,有自己的精神和灵魂。保护古村落,并非是被动地对抗岁月的磨蚀,其中也包含着对古村落人文生命的挖掘与扬弃。因此,对古村落的保护、建设和开发一定要按规律办事,切忌在开发和建设中造成不可补救的破坏,从而让在历史浩劫中幸存的古村落在开发中死去。保护与开发永远是一对矛盾,对古村落是作为文化基因完整地加以保护,还是作为生财之道尽快地开发赚钱,这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各级政府应本着高度的文化自觉,以历史的情怀、超前的眼光、长远的规划、持之以恒的决心,积极开展对古村落的保护,既注重对古村落的活态传承,又防止过度的开发,正确地面对历史与现实,正确地处理经济与文化,正确地看待遗产与利益,正确地评判政绩与公益,寻找出一个适合中国国情的古村落保护与发展的两全之策,逐步建立起科学有效的古村落传承保护机制,从而不断增强古村落的魅力和生命力,给古村落一个和谐美好的未来。

朝鲜族古村落研究

曹保明(中国民协副主席、吉林省民协主席)

    我国的朝鲜族是近代从朝鲜半岛迁移过来的少数民族,在全国56个民族中人口数量居第14位,主要分布在吉林、黑龙江和辽宁三省。朝鲜族古村落最突出的特点是它的村落房式,一般都是房屋和院套布置整齐,围绕着房子建有宽宽的大院套。院套的前后都留有宽宽的空间,但往往是前院要比后院宽大,院墙的材料也各不相同。

    仅以上泉坪来看,此村落一共有80户人家,140多口人,如今,老房子只剩下23间了。在我们提出保护古村落口号之前,延边州委已提出3年摘掉“草帽子”(指草房)口号,不知3年之后,这23间还能剩下几间。院落,是一个古村落的重要外观。而典型的朝鲜族村落的院墙院套一般都是采用木材锯破的木板长条,底部插在土中来用,称为木板杖子。这种木板杖子一般1.5米至2米高,10厘米至20厘米宽,立在地上,底部插在土中为杖子。既挡风,又美观。他们常常把这种杖子刷成白色。会使院子更加美观。当地的汉族村落,也用这种木棍夹杖子。这是一种文化的风俗,一土一风、一地一俗就是这样形成的。

    房子有房子文化。脊头,就是重要的房文化。在下泉坪古村落,房屋的脊头是这种文化的主要代表。朝鲜族房屋的脊头,往往长出房子屋墙两米到两米半,这是因为,朝鲜族往往靠房屋的屋墙来走人和晾晒一些东西。在盖这种房子时,脊和房屋的架构要事先组合起来,使得这里能承受住巨大房草堆压的重量。在一般的情况下,脊头选木要结实和粗大。因为,如果一般的房檐下的房木要承受100斤的重量的话,而脊头要承受500斤左右的重量。

    火炕是东北民族生存历程中的最重要创造,而朝鲜族屋内的火炕更有自己独特的形态,我们从《北盟会编》(卷二)中见有这样的记载:“依山谷而居,联木为栅,屋高数尺……环屋为土床,燃火其下。与寝食起居其上,谓之炕,以取其暖。”《大金国志》亦称“妇家无大小,皆坐炕上”。在这里火炕的形状和在居室内的位置已极清晰,同时搭建的方式也出来了。东北古村落中朝鲜族的火炕就是这种“环屋为土床”的房式,也是朝鲜族在生活的历程中不断地总结北方各民族的生活经验而形成的一种生活方式。

    朝鲜族古村落,房居的烟囱很具特色,都是木制。烟囱本来是走烟走火的,而这里的烟囱却用怕火的木,这真是一种奇特的景观。一般是一米为一节,用铆或钉子固定。另一个特点就是在朝鲜族古村落中房屋的烟囱都非常高大。住房人家的烟囱往往要比房子本身高出一倍。这种大烟囱,使得朝鲜族古村落显得很独特。从远处望去,村子里最鲜明最显著的特点就是那高高的烟囱。朝鲜族古村落中这些烟囱的高大是因屋内的火炕太大,矮了就带不动风,抽不出烟。而且,烟囱的高,使得烟囱避开了树影。在北方,住房人家最怕树挡住烟囱的风,这样火炕就不好烧。

    在人类久远的生存历程中,窗是房子的“眼睛”,门是“嘴”。朝鲜族村落对门窗的要求极其讲究。据著名的朝鲜族民俗学家、中医专家吴正默先生介绍,朝鲜族房子的门蕴含着深深的文化内涵,因为,房子的门是从朝鲜族文化中的文字关系基础上产生出来的。门上的造型如果出现圆形或三角形,就说明这家的主人是搞贸易的;而花纹多的人家,就是当官的官宦人家。门,不能随便填造花纹,不能随便“打扮”自家的门,不然就会不幸。所以在朝鲜族古村落里,大家都小心翼翼地选门、造门,不敢独出心裁地造花样,宁可按照从前以往的古老习俗去生活。

    我们从古村落的门文化中,可以看出人们生存观念中浓重的文化气息。原来,人是生活在“文化”之中。从这一点上看,村落是传承文化的重要的载体,村落是一种活生生的真实的文化,村落文化是人类最本质的文化。那是一种不需要人们去装饰和打造的文化。它的价值就在于它的真实和实用,也是最为生动和丰富的文化,其实这是最为珍贵的文化。

古村落保护开发利国利民

顾作义(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

    广东古村落既有中国古村落的共性,又有岭南文化的鲜明特质。广东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经济迅猛发展,在城市化的浪潮中,古村落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当前,结合新农村建设,积极推动古村落的保护工作,对于传承和弘扬岭南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城市与农村经济、社会、文化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其一是传承岭南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二是民族民众心理认同价值。其三是具有深远而又潜在的经济开发价值。其四是具有提升地方形象的品牌价值。总之,作为广东各大民系居住生衍的家园,广东古村落凝聚着包括建筑文化、工艺美术和民俗风情等要素在内的丰富的岭南文化,保护和开发古村落,是推动广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有助于维护岭南文化的多样性、促进岭南文化的传承发展,对广东经济社会发展中坚持现代与传统相融合、经济与文化相统筹、自然与社会相和谐也具有很强的示范效应。

    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保持文化多样性的呼声不断高涨,研究和保护好文化多样性的古村落,已成为国际文化遗产保护发展的重要课题。其中一个明显的特点是古村落保护,从强调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再到建立文化生态保护区,国际国内文化遗产保护观念的广度和深度都在拓展。

    广东是改革开发的前沿阵地,在迅猛发展的城市化进程中,注重抢救、保护和利用历史悠久、日趋稀少的古村落,成为广东实现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应该说,广东省委省政府对保护古村落一向高度重视,各级宣传文化部门的古村落保护意识也很敏锐,特别是在中央有关部门的指导及专家学者倡导下,广东在新农村建设中加强古村落保护,成绩比较明显,广东的主要做法是:

    一是保护第一,全面加强全省性的普查和认定工作。二是挖掘内涵,丰富内容,提升古村落的名誉度和知名度。三是以命名促保护,各地政府加大了保护、建设的投入。四是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利用。总体来讲,针对我省古村落保护和利用工作各地多管齐下,整体进展良好,达到了政府满意、群众高兴、社会认同的效果。

    广东古村落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从总体来看,广东古村落保护工作形势依然面临较大压力,部分古村落遭受破坏、走向消亡仍在继续。对此,广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在今年7月出台的《广东省文化强省2011-2020年规划纲要》,已明确把广东古村落工作保护列入广东省文化强省建设十项工程系列,确定建立文化生态保护区对包括古村落在内的文化区进行整体保护。

    根据《广东省文化强省2011-2020年规划纲要》的要求,保护和发展古村落,我们的目标是建设具有岭南特色的古村落群。实现古村落与新农村建设和谐发展。要达到上述目标,我们将努力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以法律为依托,充分发挥基层政府保护古村落乡土文化的主导作用。第二,加大古村落文化资源调查力度,摸清历史和现状。第三,多层次、多种方式筹措保护资金。第四,加强保护人才队伍建设。第五,探索科学开发利用模式,发挥村民主体作用。

    总之,古村落保护开发利国利民,功在当代,泽被后世,广东将在文化强省的建设过程中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改革创新,充分调动群众参与建设的积极性,凝聚各方力量,努力把全省古村落保护开发利用推向一个新的水平,推动我国古村落保护开发利用不断前进。

古村落是历史的见证

覃海深(广州市花都区委宣传部部长)

    花都位于广州的北部,是广州市和珠江三角洲通向内地的北大门。这里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作为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的故乡,是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策源地,在中国近代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里还孕育了末代探花商衍鎏、文字学家商承祚等历史才俊,可谓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花都作为中原通向南越的咽喉之地,还是中原文化与岭南文化的交汇点,特殊的地理条件和人文环境承载了厚重的历史文化。

    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花都区委区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把花都打造成广州市北部副城区、先进制造业基地和广州北部现代航空物流中心的发展定位,积极探索新型工业化道路,形成了汽车、空港物流、皮革皮具、珠宝四大支柱产业。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花都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十分重视,先后开展了两次文物普查,取得重要成果,发现文物线索近600处,其中古村落有20多条,编纂出版了《广州市文物普查汇编·花都卷》,去年还获得广州市“文物普查先进单位”称号。从2008年起,我们把文物维修经费纳入了财政预算,对所有的文物单位进行了挂牌立碑保护,对茶塘村、塱头村、藏书院村、三华村等古村落的文物建筑进行了修缮,对塱头村、高溪村、制定了保护的规划,古村落的保护得到了较大的推进,文物资源得到了较好的利用,不少村子利用修缮后的祠堂、古建筑建成了文化站、农家书屋或老年活动中心。去年,我们还邀请了几十位来自世界各地的民俗摄影家来到茶塘村,举办民俗摄影采风活动。炭步镇的塱头村、茶塘村、藏书院村和新华街的三华村、花东镇的高溪村也被省文联、省民协评定为“广东省古村落”。

    中共广东省委十届七次全会已经吹响了建设文化强省的号角,花都区委区政府将深入学习贯彻会议精神,努力实现创建全国文化先进区的近期目标和建设文化强区的中长期目标,进一步丰富和满足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花都的软实力。古村落是一个地区文明历史的重要见证,也是体现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生活方式、建筑艺术的最直观载体,它包含的文化内涵博大精深,是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

    近百位专家在花都共商古村落保护与发展大计,这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机遇,我们花都区将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加大工作力度,建立长效机制,大幅度增加经费投入,促进我们区古村落保护与发展迈向一个新的台阶。

浅谈广东古村落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发展

汤国华(广州大学岭南建筑研究所所长、教授)

    广东古村落历史建筑的形态,一是靠近城镇的古村落,二是远离城镇的古村落。

    靠近大中城市的古村落,随着城市化的迅猛发展,其农业用地已经基本被征收用作城市建设发展用地,村民的生活来源主要靠在自己宅基地拆祖屋而建起多层住宅出租给外来工的租金,这些多层住宅多是“握手楼”、“接吻楼”。造成了传统民居大量被湮没,剩下的是公产的祠堂、寺庙和个别华侨屋。而这些建筑是古村落的精华。

    目前,越靠近城市有开发价值的城中村就越面临全村拆除的命运,农民住进了与现代城市高层住宅一样的新民居,而祠堂、寺庙也被拆除集中重建,如广州的猎德村。这种城中村改造,将使除了受国家文物法保护的文物保护单位外所有有价值的历史建筑全部消失。

    远离城镇的古村落,也因城市化的发展,吸引农村中较多的青壮年劳动力转移到大中城市去。农村剩下中年妇女、老人和小孩,他们勉强担负起农村的农业劳动。只有到了清明、春节等大节日或结婚大事,因故乡情结的原因,大多数出外谋生的青壮年才回到故土,在祠堂聚会。在这些村落,除祠堂和庙宇外,还保存大量古民居。不过由于财力和人力的不足,这些历史建筑基本难以保护。除非村里某人在外发财了,捐些钱来修葺祠堂和庙宇。

    面对古村落的迅速城市化和空心化,我们应如何面对?首先必须对古村落有正确的认识。一方面,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我国农村城市化和空心化已经不可避免,这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另一方面,我们也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认识到古村落是中国社会的根,是中国城市的根。我国是人口众多、资源不足的发展中国家,我们不可能没有农业,不可能没有农民,也不可能没有农村。我国的城市化不可能像发达国家达到很高的比例。因此,发展农业,建设新农村,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仍然是我们长时期的国策。而古村落就是我们实行国策的基地。

    我们要以古村落为基地,建设新农村,发展多种经营的农业生产,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农村城市化不是把农村变城镇,不是把农业变工业,不是把农田变工厂,不是把农民变工人,而是使农民的各种经济和文化生活水平接近城市的标准。只有保护好古村落,才能保住实行国策的基地。

    如何保护古村落历史建筑呢?

    首先要明确保护什么,要知道保护什么,就要知道古村落现有的家底,有什么好家底?这就叫“资源与价值评估”。古村落的资源就是构成古村落的物质元素和精神元素。物质元素就是古村落的农田、水系、桥梁、牌坊、村门、村墙、巷门、祠堂、庙宇、文塔、更楼、街道、民居、后山等物质文化遗产。精神元素就是村民的社会关系、民风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牌坊、村门、祠堂、庙宇、文塔、更楼等历史建筑,由于量少,且尚有使用功能和观赏价值,所以对它们进行保护的共识容易形成。而大量传统民居的保护却是我们面临的难题。因为众多的传统民居构成了古村落的主要形态,如果这些传统民居都拆除改建为新民居,古村落就没有了古味。

    另一方面,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工作形态也不断改变,旧村落的形态也必然发生改变。最初,除个别村民原地改造自己的祖屋外,多数村民不愿意拆除祖屋,他们到古村附近的宅基地建新房,建筑材料和建筑结构都与传统民居差别很大,如用红砖而不用青砖,用钢筋混凝土而不用木结构,用平屋顶而不用坡屋顶,建三层而不建一层,这些都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很可惜,这在农村民居形态转型时没有得到合理的统一规划和精心设计,使新民居留下很多遗憾,使古村落得不到健康的发展。再往后,靠近城镇的村落的主要劳动力到城镇落户,新村出租,老村弃置。如今,若要把所有弃置荒废的古村落都保护起来已经是不可能了。

    我们要在第三次文物普查基础上,认真地科学地把登记的成果进行评估,特别是对古村落。

    对于文物建筑,是“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无论保护和利用,建筑内外都不能改变文物原状。

    而对于历史建筑(文物价值未达到文物保护单位标准的受保护建筑),着重保护整体历史风貌和历史格局,而建筑内部要随着历史发展适应时代要求,改善使用者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古村落历史建筑既承传中国几千年的农耕社会文化,也要适应和体现现代社会的发展。古村落的可持续发展也是必然的趋势。通过我们的努力,使古村落在处于优越于城镇环境的田园风光中,再加上现代化的生活标准,令越来越多的城镇居民羡慕和向往。在我国目前迅猛发展的城市化过程中,我们不要遗忘,不要丢弃:在希望的田野上伴随着发展的古村落,这是人类最美满的家园!

广东汉民系古村落的文化精神

唐孝祥(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岭南在历史的发展和交融中,逐渐形成三大民系。三大民系有着不同的方言和习俗,其形成有着历史的原因。

    广东汉民系,包括三大民系,即广府民系、潮汕民系和客家民系。广东汉民系古村落是岭南文化的活化石,透射出岭南文化的基本精神,表征了岭南文化的价值系统、思维方式、民众心理和审美思想,反映了岭南文化的哲理观、宗法观、环境观和审美观。

    岭南文化是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的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祖国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枝奇葩。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最具特色和活力的地域文化之一的岭南文化博大精深。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价值系统。孔子的“未能知生,焉能知死”(《论语·先进》)、庄子的“六合之外,存而不论”(《庄子·齐物论》)都强调以人为本,肯定人的个体价值,强调人性尊严。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涵盖四大主要方面。这就是: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价值系统,自强不息、豁达乐观的民族心理,观物取象、整体直觉的思维方式,超越宗教、天人合一的审美理想。就价值系统而言,中国文化表现了突出的以人为本的实用理性精神。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本主义不是脱离自然的人类中心主义,也不是脱离社会群体的个人中心主义,而是儒家“道德的人本主义”与道家“非道德的人本主义”的融合互补,是天人合一、群己和谐的人本主义。

    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民族心理是中国传统文化得以生生不息的动力源。它表现在以无数志士仁人为代表的对崇高理想的正义追求和对事业前程的坚定信念;表现在人们对悲喜炎凉的人生采取乐处达观的态度及豁达大度的胸襟情怀;同样表现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兼容并包的和合特征及融合功能。

    思维方式是文化精神和民族智慧的重要方面。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具有两个突出特点:直觉体悟的直观性和观物取象的象征性。这种整体直观的思维方法表现在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在于直觉体悟而不是明晰的逻辑把握。这在古代居室文化、民俗文化中有着广泛而多样的表现。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理想和最高境界。天人合一为儒道共同推崇。

    中国传统民居可谓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透过中国传统民居,我们可以形象而深切地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资源和基本精神及其深广影响。中国传统民居的哲理观、宗法观、环境观、思维观等等,从各个不同层面反映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高明智慧。

    岭南又有南越、南粤、峤南、岭表、岭峤之称。“岭南”之名最早见于司马迁《史记》:“山东食海盐,山西食盐卤,岭南、沙北,固往往出盐,大体如此也。”唐太宗元年(627年),分全国为十道,五岭以南地区设置“岭南道”,自此成为官方正式定名而长期广泛使用。东汉后期岭南开始便逐渐缩小,现已成广东的代称。

    岭南民俗文化是在南越土著文化的基础上,融汇了中原文化和西方文化,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鲜明时代色彩和地域特征的区域性文化。

    岭南传统村落的文化精神,从价值系统说,经世致用、开拓创新的价值取向;从民众心理说,开放融通、择善而从的社会心理;在思维方式上,经验直观、发散整合的思维方式;在审美理想方面,清新活泼、崇尚自然的审美理想。

从温州雅庄古村发展规划谈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

刘杰(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副教授)

    传统村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建筑空间环境,充满着迷人的魅力。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传统村落因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而面临严峻挑战。

    如何在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的基础上兼顾现代发展?如何在两者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以下即以雅庄村开发为例对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问题展开探讨。

    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我们在位于浙南山区的文成县积极展开了运用绿色与文化资源以进行生态旅游与经济发展的规划策略,以改善偏远边陲山区较为迟滞的社会与经济发展,故而有“雅庄”历史聚落保存规划项目的浮上舞台。

    由于基层政治模式的限制,规划制定和落实的组织者习惯了计划经济时代的自上而下的管理和经营模式,其结果一是由政府单一投资,往往投资力度不够;二是不切实际;三是一刀切现象;四是没有照顾农民的利益,造成农民积极性不高;五是对自然和社会生态的破坏。

    由于国内村级民主制度的平稳实行,有可能使村民和基层政府平等合作开发村落自然与人文资源成为可能。主要有五点:一、由政府的单一投资,改变为政府、村民和有意愿的投资商联合投资;二、投资主体的改变,也将一切从实际出发,制定和落实村落规划;三、只要从实际出发,就不会出现一刀切现象;四、充分考虑到投资者的利益,也就兼顾了农民的利益,会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五、各方面利益的均衡,有利于对自然和社会生态平衡的维护。

    关于雅庄村落资源及其评价。经过一定的实地访查,并配合文献,我们发现,历史乃是雅庄村落相当重要的资产,是构成聚落空间性相当重要的成分。

    经过历史积累,深具丰富自然及人文资产的雅庄,其历史建筑及整体文化地景,见证了人文在骚乱中转化自然为一处安居之处、却时刻处于威胁之中,而祈求心灵安居的历史深义,是我们进行规划设计至为珍贵的宝藏。此外,乡土建筑、气候条件(三面环山,冬日无雪)、自然地景等也是雅庄村落重要的资产。

    雅庄给我们哪些启示呢?

    在本次雅庄保护发展规划中,于总体布局上,将雅庄分为里村和外村两部分:里村以保护为主,整体保护历史建筑和村民生活环境,保存村落主体部分的风貌特征,并将游客的参观主要限制于老宅附近;外村则迁出现有居民,在原有建筑基础上进行改建,坚持小范围精致建设,以满足现代服务需求;在两者结合部分用廊道、池塘、村落文化展示建筑和山体景观作为自然的联系和分割。

    同时,在实体保护的基础上,对藏于雅庄村落内部的村落精神进行深层次发掘,将其作为村落保护更新规划的基础和指导原则;而不仅仅是建筑层面的保护,甚至不局限于环境、功能、经济或意识形态等领域。

    村落是一个与当地居民或游客进行直接对话的主体,在这样一个认识的基础上,才能更为深刻地理解整个村落的历史脉络,形成对村落保护的新的认识。

    关于保护与发展措施,主要有五点:

    第一,恢复与保存雅庄原有的空间环境和建筑形式;第二,保存传统的生活方式;第三,改善基础设施条件;第四,充分挖掘村落资源,创造新景点;第五,发展旅游住宿及相关产业(生态农业、生态农林产品加工业、传统手工业)服务。

闽中土堡建筑

戴志坚(厦门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教授)

    2005年至2009年,我受福建省建设厅委托,带着我的学生,对省内的58个国家级(省级)历史文化名村(镇)进行保护规划的编制,集中调查了70%约40个村(镇),得出结论:古村落是很难延续的!

    为什么说古村落是很难延续的?主要有四点:

    第一,古村落代表的是农耕社会的意识形态和文化思维,今日社会很难认同;

    第二,古村落建筑的材料是土木结构,今日是钢筋水泥结构,建筑材料很难相通;

    第三,各级政府的急功近利思想和开发商的推波助澜,使矛盾更加激化;

    第四,老百姓急于改变生存现状,出现了大量空心村和城中村。

    在调研走访的过程中,痛心地看到土堡的破坏十分严重。闽中地区历史上曾经留下了3000余座土堡,现在保存下来的不足十分之一,较为完好的更是不足百分之一,而且数量还在不断地减少。

    但愿土堡能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得到应有的保护和利用。

    除了抓紧进行古村落的调查、测绘、录像、摄影等工作,留下基础资料,还要确定一些重点古村落进行重点保护,其余的进行改造。此外,要积极参与,对新民居建设进行指导。提炼建筑元素在新建民居的平面布局、立面造型、材料和构造上使用。

    闽中土堡的平面形式可以分为四类,一是前方后圆形,二是方形,三是圆形或椭圆形,四是不规则形。前两类占了绝大多数。

    前方后圆形土堡的这种形制受古代哲学中“天圆地方”思想的影响,大多数土堡都是这种类型。前方后圆形土堡不少是依山而建,层层升高,显得气势恢宏。如大田县桃源镇的安良堡前后落差高达10余米,十分壮观。

    方形土堡也是常见的一种堡,这种土堡类似江西的围屋,也有人拿其形制和汉墓明器“坞堡”相比,认为是土堡围屋的前身。但是围屋多用砖包砌,而土堡则是用土、石为主要材料。方楼一般在四角设炮楼,也有在对角或者三个角上设置的,依据射击点设计。也有不设炮楼的方堡,如德化县三班大兴堡和大田县济阳乡的凤阳堡。.

    圆形土堡和椭圆形土堡是受土楼的影响产生的形制,数量较少。如大田县栋仁圆楼,一进大门,通过左右对称的楼梯可登上圆形的走马道。大田建国村的琵琶堡可以说是不规则形土堡中外形最美丽最特殊的土堡了。

    除了安贞堡等大土堡,一般土堡中除了中间的建筑比较宽敞之外,大多数房间由于是临时居住,所以空间比较狭小紧凑。从大门进入后一般有一个天井或者前院,堡内建筑与堡墙之间的口字型外院有些被分成大小不一的天井,或者是保留完全畅通,并设有明沟、水井。方便人们生活与交流。中心的天井面对着的是正厅或祠堂,这是全族或者全村人最重要的公共空间,所以较为宽敞开阔。这种中心意识和家族意识,提高了族人的凝聚力,对于人们团结一致抵抗外敌是非常有好处的。

    土堡内部的建筑风格因受到地域的影响,所以各不相同。比如泉州永春的巽来庄,堡内建筑就是典型的闽南做法,墙体和地面为红砖的拼贴,既有柜台脚、裙堵、腰堵、耳堵、顶堵,也有不少石作。

    土堡的建造除了讲究风水之外,还特别注重实际需要。土堡常见的建造地点一般有三种,一是依山而建或者建在山头上。山高险,易守难攻,于是有了安全感。二是在平地建造,此时周围一定要空旷,利于观察敌情。三是与自己的住宅建在一起,平安太平的时候就在原来的住宅居住,不安定的时候搬进土堡暂住。

中国古村落保护与发展研讨会(广州花都)备忘录

    2010年10月26日至29日,中国古村落保护与发展研讨会在广州花都举行,全国古村落研究领域的20多位专家学者,对揭阳市长美村,普宁市德安里、泥沟村,广州市花都区塱头村、茶塘村等5个古村落进行了实地考察,并在研讨会上分别就古村落的建筑特征,文化意象,节日空间,文化精神,民间文化传承人,古村落的保护、开发与利用等议题,开展了论述与研讨。

    会议认为,应积极发挥社会各界保护古村落的积极性,保护群众热爱古村落、传承古村落文化的热情,充分发挥相关领域专家学者的智慧,为古村落的保护与发展献计献策。会议形成了古村落保护与发展的六点共识:

    一、通过科学的程序保护古村落,通过实地调研认识古村落,通过高端论坛提升对古村落特征和理念的认识,完善古村落保护与开发的经验,探索古村落保护与开发的规律,实现古村落的科学保护与发展。

    二、努力保护古村落的文化多样性。在保护与开发过程中,注意避免古村落文化开发的“泛文化”现象。注意寻找、挖掘、保护各个古村落的个性和差异性,使古村落保持自己的本真性和自然个性。

    三、注意防止古村落的博物馆化倾向。提倡以人的居住实现活态保护。对无人居住的古村落如形成博物馆,要以搜集和展示本村、本地域文化和工艺品为主,以加强古村落自身的历史厚度。

    四、要在全面保护古村落地表文化遗产的同时,努力挖掘静态美背后的活态美,并努力实现对活态美的展示和表述,如村落老手工艺作坊、工艺传承人的传承过程展示。活态地恢复村落的生成过程,给文化传承人一个立体的展现空间。

    五、努力挖掘古村落特有的节日文化。通过带有村落自身内容的民俗节日、仪式活动,展示村落历史、民俗、名人、信仰和观念,展示古村落活态的文化生命和村民们的情感。

    六、杜绝和防范对古村落的过度开发。要在保护和恢复古村落原样原貌的基础上,实现保护性开发。对不具备开发条件的,可暂时原状保留,以保持古村落的原生美感和生存能力。

    会议认为,古村落是我们共有的精神家园。我们要用真情,使真劲,下大工夫和力气,对祖先传承下来的珍贵遗产予以科学保护和传承,把古村落拥有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留给今天,留给未来。    

    中国古村落保护与发展研讨会组委会

    二○一○年十月二十九日于广州花都

中国音乐专刊
中国舞蹈专刊
中国民间文艺专刊
中国书法学报专刊
重大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