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列入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
http://www.cflac.org.cn     2010-11-19     作者:张 悦     来源:中国艺术报

    北京时间11月16日晚,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传来好消息,经过24个成员国共同审议,由北京市文化局代表全国京剧传承机构和流布地区申报的京剧成功入选2010年“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据悉,今年共有29国47个“非遗”项目申报。除京剧外,中医针灸也申遗成功。

    “京剧申遗成功意义重大。”中国剧协主席、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尚长荣表示,“此次京剧申报的顺利通过,既表明了包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内的国际社会对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度认可,同时也是对中国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方面的信任与肯定”。在中国国家京剧院院长宋官林看来,“申遗”成功对于京剧艺术的发展具有战略意义。他认为,“京剧作为‘国粹’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关注,社会关注度也非常高。而此次京剧‘申遗’成功,更多的是体现了国际视野和国际影响力,通过‘申遗’将其记录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这在京剧200多年来的发展历程中是具有标志性的重要事件,对于京剧艺术发展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得知京剧“申遗”成功的喜讯后,甘肃省京剧院院长杨成伟非常激动,他对记者说:“京剧‘申遗’成功,对于地方的京剧院团来讲是个好消息。能使更多的人关注京剧、扶持京剧,最大程度提升它的社会影响力,相信这对于不少地方京剧院团的生存状况也将有所改变,只有提高生存能力才能更好地传承与发展。”

    对于“京剧需不需要申遗”的争论,京剧项目申遗方代表、京剧艺术传承人、京剧传承机构负责人都给出了肯定的答案。据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千容介绍,与昆曲抢救式的保护不同,京剧“申遗”不是因为它日渐衰微,而是为了更好地对其进行发展和保护,2001年昆曲成功“申遗”到现在的发展,成果也是有目共睹的。尚长荣认为,“京剧虽然没有昆曲的历史长,但却是一种融会贯通、雅俗共赏的大众艺术,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一种标记和共有的‘经脉’,只要二胡拉起,西皮唱响,这条‘经脉’就能被触动、被接续。”“在京剧的传承上我们一直在努力。”宋官林说,“国家京剧院每年都要联合重要院团一起做流派经典剧目的传承,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把经典剧目教给学生,让京剧的精髓不走味儿地传承下去。”

    京剧“申遗”成功之后如何发展?据了解,北京市文化局将于今年11月到2011年2月组织举办《国粹生香》——京剧票友段位评授季、“椿树杯”历届获奖者展演、《梅兰芳华》京剧驻场演出和梅派新人选拔、京剧传承发展论坛等系列活动,借“申遗”成功的东风,推动京剧的进一步发展。从2010年到2014年,文化部等相关部门将逐步完善京剧传承机制,提高代表性传承人待遇。每位国家级传承人每年获得2万元人民币的传承活动补贴。而京剧艺术的资料整理工作也已全面开展。各地保存的京剧文献、文物,如总纲、总讲、身段谱、工尺谱、串头、单头等将陆续归纳分类、影印出版。京剧唱片、音像资料等则将进行数字化管理,建立京剧艺术数据库。中国艺术研究院也将整合中国戏曲学术力量,全面启动“中国戏曲表演理论体系”工程,编纂《京剧大典》《京剧百科全书》。2011年至2013年,北京市戏曲艺术发展基金会将完成中国京剧艺术博物馆的建设工作,预计投入费用3000万元人民币。

    尚长荣表示,长期以来中国剧协为京剧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京剧申遗成功,也包含着对广大戏剧工作者执著追求的肯定。中国剧协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京剧艺术的传承与发展继续努力。

中国音乐专刊
中国舞蹈专刊
中国民间文艺专刊
中国书法学报专刊
重大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