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展演点亮乡村文化 最美婺源喜迎八方宾朋
http://www.cflac.org.cn     2010-11-12     作者:     来源:中国艺术报

非遗展演点亮乡村文化 最美婺源喜迎八方宾朋

    中国文联、中国民协、江西省旅游局、江西省文联、上饶市人民政府、婺源县人民政府联合举办首届中国农民艺术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暨2010婺源·中国乡村文化旅游节

民间艺术让婺源更美

罗杨(中国民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

    金秋婺源“正是橙黄橘绿时”,一派美不胜收的美景,一片与美难解难分的土地。地美、山美、水美、人也美是婺源的天生特质。欢快的歌声、优美的舞蹈又拉开首届中国农民艺术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暨2010婺源·中国乡村文化旅游节活动的帷幕,这将会使美丽的婺源美上加美。

    悠久的历史使婺源自古文风鼎盛,灿烂的文化使婺源历代名人辈出,淳朴的民风使婺源社会和谐,优美的生态使婺源令人向往。婺源因美而驰名,被誉为“中国最美的乡村”。难怪多情的人感叹,“看过美丽的婺源,死也值了。”看了后又感叹,“看了这么美的婺源,更加留恋这个世界,再也不想死了。”我想这大概是来过婺源的人的共同感慨吧。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依托,民间艺术是婺源的底蕴,婺源是民间艺术的舞台。自然之美固然可以令天下之游人趋之若鹜,而真正能令人流连忘返的则是要有有特色的文化内涵。山水是形,村庄是神,文化是魂。漫步在神秘的山野村庄,有悦耳山歌的指引你就不会迷路;荡漾在幽静的乡间小路,有淳朴民风的相伴你就不会孤单。只有当文化的力量始终蕴含在旅游活动中,婺源才能表现出更大的魅力和更加持久的生命力。

    在当前旅游节会众多的环境中,婺源乡村文化旅游节立足时代发展需要,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充分发掘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把民间艺术与旅游相结合,展现出一幅令人陶醉的乡村画卷,描绘出一幅妙趣天成的文化景观,开辟一条如诗如画的文化风景线。来自全国的民间艺术家将在这里展示具有五千年文化底蕴的非遗项目,从而令人感悟古老文化的博大辉煌,表演婀娜多姿的民间艺术节目,用激情演绎文化的多彩和力量。我们听到的将是天籁之音,我们看到的将是羽衣霓裳,我们品味到的将是千古绝响。让我们用动听的歌声诠释民间艺术的奔放情怀,让民间艺术在婺源山水间意气风发起舞,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天地大美中留下壮美诗篇。    

为建设最美的乡村做贡献

廖其志(上饶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初冬时节,“中国最美乡村——婺源”又增添了一道成熟醉人的景色。首届全国农民艺术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暨2010婺源·中国乡村文化旅游节既是婺源人民的盛大节会,更是上饶人民的盛大节会!

    上饶是旅游资源大市,拥有三清山和龟峰两处世界自然遗产地等众多国内外知名品牌。今年,上饶市委、市政府决定全面提升旅游产业发展水平,把上饶建设成为全国旅游强市,实现由旅游资源大市向旅游经济强市的跨越。婺源是深受海内外游客喜爱的旅游胜地。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婺源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旅游立县,着力推进旅游产业提质提速,打造国内著名的旅游目的地,经济社会发展一年一个台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

    2003年,婺源县把丰富的旅游资源、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现代的时尚潮流相结合,成功举办了第一届国际旅游文化节。从此,婺源·中国乡村文化旅游节成了一年一度的旅游盛会,成为扩展“中国最美乡村”知名度的最好平台。通过举办乡村文化旅游节,迅速提升了婺源的“地气”,凝聚了“人气”,吸纳了“财气”,扩大了“名气”。不到十年时间,婺源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山区小县,变成了全省唯一的“全国旅游标准化试点县”、国内外知名的“首批中国旅游强县”。今天,站在新的起点,我深信,婺源·中国乡村文化旅游节一定能坚持创新,提升规模,不断扩大品牌效应,为婺源旅游经济的腾飞,为建设“中国最美的乡村”和“世界文化生态大公园”,提供更加强有力的支撑;为把上饶建设成为全国旅游强市作出更大的贡献。

大力弘扬乡村文化

林显君(中共婺源县委书记)

    金风送爽,秋兰飘香。首届中国农民艺术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暨2010婺源·中国乡村文化旅游节在这里隆重开幕。在此,我谨代表中共婺源县委、婺源县人民政府和全县人民,向光临婺源的各位领导、嘉宾、艺术家以及各展演队表示热烈的欢迎!

    婺源,是一颗镶嵌在赣、浙、皖三省交界的绿色明珠,被外界誉为“中国最美乡村”。全县森林覆盖率达82.5%,境内空气、地表水、噪声质量均达国家一级标准。婺源素有“江南曲阜”和“书乡”、“茶乡”之称,是南宋理学大师朱熹和中华铁路之父詹天佑的桑梓。走进婺源,但见蓝天碧水青山、粉墙青砖黛瓦、小桥流水人家,犹如走进一个文化生态大公园,是一个四季皆景、老少皆宜的休闲旅游胜地。

    婺源乡村文化绚丽多彩。有被誉为“古典舞蹈活化石”的傩舞,京剧的“老祖宗”徽剧,工艺精湛的徽州三雕、歙砚制作技艺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优美典雅的茶道,别具情趣的抬阁、板龙灯,还有特色鲜明的各类历史遗迹、明清古建等,它们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婺源因生态而美丽,更因文化而生动。我们将以此次文化旅游节为契机,大力弘扬乡村文化,进一步加强生态保护,把婺源建设成为“文化与生态珠联璧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发展与保护齐头并进”的“中国最美乡村”、“世界文化生态大公园”!

    首届中国农民艺术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举行

    本报讯 11月8日至10日,首届中国农民艺术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暨2010婺源·中国乡村文化旅游节在江西婺源举办。中国民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罗杨,江西省文联主席刘华,中国文联国内联络部副主任周雪静,江西省旅游局局长王晓峰,上饶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华北,副市长汪霞、廖其志,婺源县委书记林显君、县长贺瑞虎等有关领导出席开幕式。罗杨、廖其志、林显君分别讲话。开幕式由贺瑞虎主持。

    开幕式上,刘欢、潘玮柏、何洁等演艺明星的联袂演出为广大游客和市民献上了一场视听盛宴。展演中,来自河北、内蒙古、贵州、青海、吉林、广西的6支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队带来了井陉拉花、欢乐草原、滚山珠、藏族弹唱、美阿里、古岳铿锵等非遗表演节目。活动期间还举办了全国知名媒体摄影师聚焦“中国最美乡村”摄影大赛、“走进最美乡村,体验农家欢乐”驴友大赛、招商引资暨旅游推介会等活动。此外还将流动展演徽剧、傩舞、抬阁、茶道、地戏等婺源当地独特的民俗风情和民间艺术。

    此次活动由中国文联主办,中国民协、江西省旅游局、江西省文联、上饶市人民政府和婺源县人民政府承办。位于安徽、浙江、江西三省交界的婺源以古文化、古建筑、古树群、古洞群著称,被誉为“中国最美的乡村”。

婺源的人文之美

涧 石

    有这样一首歌:这里峰峦叠翠,处处开不尽四季山花;这里溪涧横斜,每每荡漾着粉墙黛瓦。这里的村落,老屋里雕满了琴棋书画;这里的民风,醇厚中散发出淡淡的儒雅……

    这里,就是被人们誉为“中国最美乡村”的婺源,一片迷人又神奇的土地。

    婺源,公元740年建县。在千余年的历史中,这里创造了灿烂的文明,留下了丰厚的文化积淀。今天,我们从一行行文字、一枚枚碎片中寻找文明的足迹,发现有两大文化现象一直伴随着婺源的前行,甚至改变着婺源的命运,那就是这里世代沿袭的重教兴文之风和经商服贾的习俗。

    是的,千余年来,这里一直崇尚读书。特别是在思想家、教育家朱熹之后,其故里婺源理学蔚起,儒教昌行,文风茂盛。资料记载,除官办的县学外,全县先后创建书院数十座,社学、义学、蒙塾160余所。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学校遍布乡野,书声不绝于耳。在这里,宗族是构建这一教育体系并支持它不断发展的重要社会力量。各氏族尤其是大姓旺族,出于自身发展的需要,无不大力兴学办学。他们不仅倡导所有族人尊儒学、明义理,而且普遍推行各种励学措施。并在宗祠设立“学田”,鼓励和帮助氏族子弟读书穷理、科举入仕。因此,宋以来,全县有500多人登科,2600多人仕宦,还产生出一大批学者及医学、科技、文艺等领域的专家。在婺源历史中,“耕读传家”是一道永不消失的人文风景。

    然而,由于山多田少,农耕难以养活越来越多的人口,婺源的先民很早就开始走出山外。他们有的将山上的木材和种植的茶叶卖出去,有的将粮食和其他日用品贩进来,靠经营谋生,从而找到了另一种生存的方式。随着贸易的逐渐活跃,一代又一代婺源人纷纷踏上经商服贾的道路。他们或少小离家、佐父经营;或抛妻别子、弃学从商。面对生存的危机和外出经商的长年飘泊,人们义无反顾,“以营生为第一生业”,并把它视为除科举外最好的人生选择。到明代中叶,守信、勤俭、精明的婺源商帮,不仅把传统的木业、茶业越做越大,而且涉足盐、典当、制墨、粮、布、瓷器等行业,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他们以宗亲和乡谊为纽带,走游天下,雄踞一方,成为“徽商”的一支劲旅,并共同创造了明清时期长达400年的商业辉煌。

    徜徉婺源千年岁月,我们看到,正是“重教兴文”和“经商服贾”书写了婺源历史的辉煌篇章。在这里,它们互为促进,相得益彰,不仅本身扮演了历史文化的主角,而且广泛地影响着其他各种文化的创造、传承和发展。

    历史上,婺源文化是“徽州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作为一种地域文化,自然环境、历史变迁和社会结构无疑是其形成和流变的重要因素。这点,“徽学”的研究者们已经弄清楚了很多问题,取得了不少学术成果。研究表明,徽州是个开发较晚的地区。几千年前,这里一直生活着史称“百越”民族的越人族群(一称“山越”人)。春秋战国时,群雄争霸,烽烟四起,吴国率先成了这片土地的主人。之后,楚、越又先后征服这里,使其变成它们的属地。可以想见,吴、楚、越长达数百年的统治,必然会对土著山越人的早期文明产生重要的影响。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开始了征服“百越”的战争,50万中原人浩浩荡荡南下戍守,与越人杂居。在此后的数百年里,中原逐鹿,王朝更迭,但对越人施行的屠迁和同化并未停止。同时,中原文化也因汉、晋时的衣冠南渡而北风南渐,一次又一次地冲击、改造着山越文化。到隋唐时期,南北分裂已告结束,婺源也正式建县,大批中原士族又一次涌到这里,强大的汉文化及儒家思想也因此成了这一地区文化的主体。从此,汉越的融合、朱熹理学的浸润、宗族社会的严密结构、徽州“一府六县”格局的长期稳定,以及“山限壤隔”这样一个狭窄封闭的地理空间,在1000多年的沧桑岁月中,共同孕育出了这片地域特有的徽州文化。

    因此,从建县起就一直属于徽州(原歙州)的婺源,其文化无论是源流、形态及内核,都与徽州文化在整体上有着太多的共性。这点,当然无庸置疑。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婺源的地理位置处于徽州的最南端。其东北与邻县休宁之间,高耸着一片海拔千米以上的崇山峻岭,从而使得通往州府的道路更加艰辛。这片群山更是新安江和乐安河的分水岭。凡是山以北以东的水皆趋钱塘入东海,而山以南以西即婺源境内之水则注鄱湖再汇进长江。其中,婺水是干流,源出县西北古坦香油尖和大鄣山诸峰,沿途汇入段莘水等数十条支流,最后由西南进入乐安河。这是婺源重要的天然通道,既可经鄱湖溯赣江到广州,又可出鄱湖下长江去南京、上海。千余年来,这里的木材、茶叶等物产,外埠的粮食等许多商品,大多是借这条水路才得以实现货畅其流的。同时,婺源的西南面地势渐趋平缓开阔,与曾是“干越人”居住地的饶州接壤,之间的联系也十分紧密。其频繁的商业贸易、人员往来和文化交流等,对婺源文化所产生的影响,无疑会给今人留下许多思考。

    当然,任何地域文化都不可能是“孤岛文化”,都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其他地区文化的影响。婺源文化也不例外。为官四海的士子、走游天下的商帮,他们带回许多他乡异地的文化,或移植、嫁接,或借鉴、改造,从而使得婺源文化更具多样性,其地域的差异性也更加凸显。今天,我们从婺源大至民风品性的养成,小到习俗仪礼的形式中仍然可以找到它们的踪影。由此可见,地域文化的形成其实也有一个兼收并蓄的过程。只有这样,它才能成为一种个性突出、传承有序,真正具有生命力的文化。

中国音乐专刊
中国舞蹈专刊
中国民间文艺专刊
中国书法学报专刊
重大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