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马戏表演遭遇“大地震 ”
http://www.cflac.org.cn     2010-11-12     作者:孟祥宁 云菲 李亮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新近出台文件,全面叫停动物园里的各类动物表演。一石激起千层浪,这边厢,动物保护组织和爱心人士极力赞成;那边厢,马戏界申辩激烈。马戏界对人与动物的关系自有解读且不无道理。动物园中的动物表演该不该“被禁止”?众多马戏杂技家签名上书提出异议——

我国马戏表演遭遇“大地震 ”

    近日,一则涉及到动物园中的动物表演“被禁止”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动物园管理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公布,立即引来与自身利益息息相关的多家马戏团和众多马戏从业者的极大关注,同时也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热议——动物园中的动物表演到底该不该“被禁止”?

    让吃饱了就睡觉还是做动物明星,谁更尊重动物?

    《意见》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10月18日签发,其中规定,“动物园不得进行动物表演,避免让动物受到惊扰和刺激”,同时要求“各地动物园和其他公园要立即进行各类动物表演项目的清理整顿工作,自本意见发布之日起3个月内,停止所有动物表演项目”,并将“全面清理各类动物表演项目”。

    其实,这一规定并非空穴来风。今年7月底,国家林业局就发布通知进一步规范野生动物观赏展演行为,要求立即停止虐待性动物表演等不当行为,同时从7月30日起至12月31日,暂停受理以观赏展演为目的的驯养繁殖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和引进野生动物种源的行政许可申请。只不过该通知限定了表演方式和动物类别,而《意见》则要求动物园彻底停止一切动物表演,强调让动物园回归公益属性。

    至于此项政策出台的初衷,《意见》中指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一些地方政府和动物园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偏离了动物园的公益性发展方向,出现了把动物园变成营利性机构、利用野生动物进行表演、违规经营野生动物产品等情况,导致动物保护和动物园管理水平下降,动物非正常死亡、伤人等事件时有发生,给野生动物保护和社会公共安全带来了隐患,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为“切实保障动物福利,保证动物健康”、“促进动物园健康、可持续发展”,“这些与动物园的公益性质和中心任务相悖的行为必须坚决禁止和取缔”。

    《意见》一出,在马戏界无疑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河北省吴桥群艺马戏团团长于金生最近在北京参加中国杂协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时候,就忍不住与参会代表进行了热烈讨论:“动物园中的驯兽表演确实存在动物非正常死亡、动物伤人、虐待动物等问题,但那只是极个别的现象。作为马戏团,我们的驯兽和演出活动是由国家文化部门和林业部门正式批准的,具有正规的法律手续。”这样的观点得到了很多同行的认可,在他们看来,对于动物而言,在动物园中被关在笼子里吃饱了就睡觉、供人观赏同样是一种摧残,而通过训练和马戏表演,让它们学会技能、登上舞台,就成为了动物明星,这对它们是有益的和有价值的。为了让更多马戏界人士和杂技艺术家共同关注此事,于金生特意写了一份倡议书,河北省杂协副主席、河北杂技集团魔术团团长侯国经,河北省杂协副主席张伯伦,河北省杂协秘书长张宽,吴桥国际杂技节沧州组委会办公室主任雷武,吴桥县勇进马戏团团长齐玉强,河南省杂协副主席、周口市杂技马戏团团长张金贵,四川省杂协副主席、德阳市杂技团团长周小衡,四川省杂协副主席、遂宁杂技团团长童飞等纷纷在倡议书上留下了自己的名字。

    然而,与马戏从业者们的激烈质疑截然相反,一些爱心人士对《意见》却表示极大赞同。“动物们在被迫接受训练时一定会受到训斥和打骂,被人类驱使去赚钱甚至被逼着表演危险动作很不人道。”一位曾观看过动物表演的女士道出了她的担忧:动物表演的确很精彩,舞台上的它们也很聪明,但这并不是它们需要并能够有权利选择的生活。“人们去动物园参观并不是为了观看驯兽表演,而在于学习自然知识。以前没有此类表演时,大家看到动物们‘原生态’的天性一样很开心。真正喜爱动物,就要善待它们。”

    寒冬来临,表演性动物生死未卜

    其实,人们的议论主要来自于疑问。《意见》中的相关规定是保护动物的重要举措,但在现行的动物表演中,有多少属于虐兽行为?如何来界定?如果说,叫停动物表演只限于动物园,在其他场馆进行的商业演出是否可以继续?又是否存在虐兽现象?不少专家与民众都认为,对于动物表演是否属于虐兽,应该进行深入讨论。为保护动物下禁令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对动物没有伤害的表演既可以让它们展现技能,同时也可以让游客从中获得快乐,况且驯兽师对他们所驯养的动物都具有深厚的感情,不能算是虐待动物,而是人类与动物和谐相处的一种体现,因此要有所区分,不能一概而论。至于动物表演过程中发生过的一些动物伤人和动物非正常死亡的事件,是马戏团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及时有效的治理。当然,有的民营马戏团确实存在驯兽方法过于原始、动物生存条件差、为了演出赶场不顾动物健康等问题,确实应该及时改正,但并不能因此以点否面、以偏否全。

    东莞香市动物园总经理朱安柱认为,现在全国的马戏表演约有80%是在动物园进行的,《意见》要求停止动物园内的动物表演,会让马戏无处可演,也会使游客到动物园游玩的兴致大减。“这个文件出台的初衷是为了保护动物,整顿动物园的秩序,但是出台之前应该考虑得更全面,不能因噎废食,要有针对性。马戏不能在动物园演,还能去哪儿演?众多马戏从业人员怎么办?动物怎么办?当然,虽然面临着一些问题,但我们会遵照有关法律办事,执行相关规定。”

    动物园方产生的疑问,正是马戏从业者必须面对的难题。“如果停演,马戏团将失去收入来源,我们驯养的动物的生存将失去保障,谁来养活它们?离开动物园它们又将在何处安身?尤其是最近马上就要过冬了。”谈起将要面临的困境,于金生和张金贵都忧心忡忡。张金贵说,国家林业部门规定,珍稀动物不能买卖、不能宰杀,可是失去了演出场所不能演出就丧失了经济来源,“一只老虎一天要吃十几斤肉,一天花费达200元,一个月就是6000元,一年则是72000元,谁来掏钱养活它们?要养多长时间?卖不能卖,杀不能杀,养死了还不行,到底该怎么办?”他表示,只是一味全面叫停,后续问题没有给出答案,显然最后人和动物都要面对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没有出路,也没有退路,只有死路。

    虽然言辞中有几分过激,但他们认为,相关部门不能仅仅说“不”,而是要考虑到由此带来的后果并提出解决办法。河北省杂协副主席、中国杂技理论研究会副会长周良田认为,《意见》虽然以保护动物为出发点,但这种规定显得有些过于简单,措施不够完善。众多专家纷纷表示,应该成立马戏行业协会,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进行行业自律,同时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在进行广泛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出台有针对性的有效可行的政策。

    有“风险”也有“机遇”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之所以很多马戏团会进驻动物园表演,是因为与以马戏闻名的俄罗斯有50多个马戏馆相比,我国进行此类演出的场地十分稀少,而动物园的专业性和巨大客流则是他们更为看重的。“10年前,在动物园中表演动物节目的团体还非常少,近些年越来越多。”周小衡说,动物园有专业的动物饲养技术,有优良的驯养环境、专业的医疗条件和表演场地,而人们到动物园看完动物再看动物表演是件很自然的事情,也是一个与动物开展交流的独特机会。上海市杂协副主席、上海杂技团艺术顾问周良铁表示,一些动物园自己也会训练动物进行马戏演出以满足人们的观赏需求。“上海野生动物园每天要演出两场,我曾经去看过,他们自己建有专门的训练场和演出场,驯养条件和演出条件都很好。”他认为,动物园的动物种群多,这本身就是一种资源,如果不去开发就是资源的浪费。

    此番规定虽然没有禁止马戏表演,但让动物表演离开动物园,对于很多马戏从业者来说,他们更为担心的是中国马戏面临失去其生存空间的困境。在谈到《意见》对马戏界的影响时他们说,马戏团如果到其他场所表演,演出条件根本得不到保障,势必会增加演出无秩序所带来的风险。

    但是,“风险”往往与“机遇”共存。在我国,马戏表演逐渐从国家级的杂技团体中淡出,民营马戏团已占据了绝对的主体地位并不断发展壮大,为我国马戏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不过不可否认的是,比起西方国家我们在训练方式上还相差较远。因此,一些业内人士也表示,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意见》的出台,也许能够起到进一步提高中国马戏水平的作用——马戏界应该以此为契机,正视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改变陈旧的驯兽方式,让马戏由单纯驯化动物向与它们共同表演转变,从强迫性训练向启发引导式过渡,从训练技巧向启迪智慧探索。“我觉得应该推崇世界动物保护组织秉持的保护理念,借鉴他们采取的措施,规范动物训练的方式方法。前些年在世界动物保护组织的干预下,西方的驯兽师已不再拿着棍子或鞭子来驱使动物,而是戴着礼帽和它们一起表演,通过肢体语言与动物交流,使马戏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周良田说。

    本报还将对此进行追踪报道。

中国音乐专刊
中国舞蹈专刊
中国民间文艺专刊
中国书法学报专刊
重大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