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民俗资源 打造文化名县
http://www.cflac.org.cn     2010-11-09     作者:孔艾华     来源:中国艺术报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上蔡县作为重阳节的发祥地,应该抓住历史机遇,挖掘重阳文化新内涵,做大做强重阳文化品牌,让文化产业“软实力”变成经济发展“硬实力”。

    立足优势,谋划品牌。上蔡县是重阳节的发祥地,这里自古就有重阳节登高、饮菊花酒、佩香囊、插茱萸的习俗,并影响深远。2003年10月4日,国家邮政局重阳节特种邮票首发式在这里举行;2005年12月1日,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正式命名上蔡县为“中国重阳文化之乡”,上蔡县从而成为全国38个文化之乡中第一个以节日文化为主题被命名的文化之乡;2006年重阳节民俗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由重阳文化衍生的担经舞、扁担轿等民俗节目和菊花酒、香囊、桃核扣等文化产品在上蔡民间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其中桃核雕花和茱萸绛囊工艺列入河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茱萸绛囊以其祈福吉祥的文化内涵,走出国门。东岸桃核雕花成为出口创汇的特色产业。

    近年来,上蔡县委、县政府提出了“文化立县、文化名县、文化兴县”的发展战略,确立了“文化资源大县向文化名县转变”的工作思路,打出了一系列做大做强重阳文化品牌的“组合拳”。

    抢抓机遇,树立品牌。一是进一步用好重阳文化资源。加大重阳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力度,力争桃核雕花、茱萸绛囊工艺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担经舞、扁担轿等成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二是进一步开发重阳文化产品。加大文化招商引资力度,拉长产业链条,打造重阳文化产业品牌。三是进一步弘扬尊老敬老风尚。我们连续举办“道德楷模、先进典型”年度评选活动,深入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创建“三进三争”活动,着力培育新型农民,让更多的尊老敬老模范人物涌现出来。

    借用外智,叫响品牌。自2003年以来,上蔡县已连续7年成功举办中国·上蔡重阳文化节。目前已开展了12场以“天下重阳源上蔡”、“尊老敬老与构建和谐社会”等为主题的理论研讨活动,结集出版了《重阳节发源地——上蔡》《天下重阳源上蔡》等书籍。特别是2008年举办的重阳文化理论研讨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河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的专家学者以及在重阳文化研究领域颇有建树的知名学者齐聚上蔡,展开交流,为上蔡进一步弘扬重阳文化指明了方向。

    重在提升,做大品牌。一是加大投入。修缮重阳登高处;彰显重阳文化元素;开通并建设好“中国重阳文化之乡”网站,全方位、多角度地宣传重阳文化。二是合理规划。我们将结合“两城一带六大功能区”制定城市发展规划,请专家“支招”,制定好重阳文化产业的中长期规划。三是以人为本。我们把群众作为文化建设的主体,在做好专业性人才培育和选择的同时,按照“政府主导、农民主建、市场运作”的发展模式,大力培育一批潜心研究和攻关的重阳文化专业队伍。目前,全县重阳文化专业协会会员近100人,民间文化组织达140个,为重阳文化的传承奠定了人才基础。

    在提升本县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发展水平,开展文化活动,打造知名文化品牌方面,文联及文艺家协会大有可为,这也是时代赋予文联的使命。希望文联等文化宣传部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密配合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落实各项文化措施,切实在弘扬主流文化,增强上蔡文化软实力方面作出积极的贡献。

    (孔艾华 中共河南省上蔡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中国音乐专刊
中国舞蹈专刊
中国民间文艺专刊
中国书法学报专刊
重大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