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视野下的创新与突破——2009年中国杂技艺术述评
http://www.cflac.org.cn     2010-11-05     作者:郭云鹏     来源:中国艺术报

    2009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喜庆之年,也是中国杂技艺术谱写华章的一年。回顾2009年,中国魔术耀眼夺目,杂技主题晚会突破创新,滑稽艺术迎头奋起,整个中国杂技艺术呈现出昂扬向上的发展态势。

    “魔术”是2009年最为耀眼的两个字眼。魔术从未如此被关注过,魔术从未有过如此巨大的社会影响力,中国魔术也因此迎来了从未有过的发展契机,必将载入中国魔术发展的史册。

    “魔术”成最耀眼字眼

    春晚捧红刘谦,中国掀起魔术热。2009年央视春晚,来自中国台湾的魔术师刘谦凭借高超的魔术手法、独具一格的表现力、独特的魔术理念、青春时尚的外形一炮打响,并迅速红遍中国,由此在中国拉开了魔术热的帷幕。在接下来的几个月中,魔术迅速升温,魔术热潮席卷全国:各类魔术表演空前繁荣,魔术演出需求大幅增加,演出报酬明显增长;魔术道具店成为年轻人的时尚去处,道具店客流陡增,道具销售量节节攀升;魔术班招生火爆,青少年、大学生、公司白领甚至退休人员都纷纷拜师学艺,希冀有一天能在亲朋面前露一手;魔术书籍开始热销,在当当网、卓越网,魔术类书籍的销售量曾升至休闲游戏类书籍的榜首;魔术博客、魔术论坛人气大升,网站访问量迅速飙升,发帖、留言、讨论呈白热化程度……

    世界魔术大会登陆北京,魔术热潮达到顶峰。国际魔术联盟每3年举办一次的世界魔术大会有着“国际魔术界的奥林匹克”的美誉。2009年7月26日至31日,第24届世界魔术大会在北京成功举办。来自世界66个国家和地区的2500多名魔术师、魔术爱好者、魔术道具展销商参加了大会。这是国际魔术联盟成立61年来,第一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世界魔术大会。本届大会共有98个魔术节目参赛,进行4台舞台魔术和3台近台魔术比赛,8个类别的单项冠军又角逐出世界魔术大会舞台魔术和近台魔术总冠军。在舞台魔术和近台魔术3场嘉宾表演中,在世界上享有盛誉的魔术大师分别表演了黑色魔术、电影魔术、大型幻术、手彩魔术、喜剧魔术、飞行魔术等原创作品和获奖节目,各门类魔术精品集中展现,真正体现了当今世界魔术界的最高水准。此外,10位在国际魔术界取得辉煌成就、享有极高声誉的世界级魔术师进行了14场魔术讲座;来自世界24个国家和地区的70多位道具展销商携带世界最新魔术道具、魔术书籍、魔术DVD等参展;魔术大师罗扣举办了个人专场演出,魔术大师杰夫·麦克白开设了魔术大师班,近台魔术大师胡安·达马利兹领衔的魔术沙龙表演,掀起一个又一个魔术的狂潮。北京世界魔术大会的主题为“魔幻盛典、快乐共享”,除魔术专业人士参加的世界魔术大会之外,还开展了一系列魔术展演活动,如在北京保利剧院举办的中国金奖魔术节目展演、在北展剧场举办的世界著名舞台魔术大师展演,让普通百姓能够有机会共享世界级魔术表演带来的欢乐。北京世界魔术大会内容之丰富、种类之齐全、水平之高端,成为一席珍贵的魔术饕餮盛宴,同时也将后春晚时代的中国魔术热潮推向了顶峰。

    电视魔术热播,新闻大量报道,媒体关注力度空前。春晚过后,中国魔术迎来了井喷发展的局面,中央及各省区市电视台也纷纷进入“魔术时代”。在黄金时段播出的各类魔术节目有:央视的《魔法传奇》、湖南卫视的《金牌魔术团》、江苏卫视的《我的魔术猜想》、安徽卫视的《星光魔范生》、四川卫视的《魔星高照》、浙江卫视的《跟刘谦学魔术》、星空卫视的《魔星刘谦》、广州少儿频道的《翁氏达魔》……更有甚者如东南卫视,每周设置了3档魔术类节目——周一至周五重播湖南卫视的《金牌魔术团》、每天5分钟的街头魔术表演《魔客风暴》以及周六的《全民大魔竞》。打开电视,各种类型的魔术节目不时映入眼帘,大有叫人目不暇接之势。此外,在北京世界魔术大会举办前,组委会多次召开新闻发布会、新闻通气会、媒体见面会,各大媒体对组织活动及魔术艺术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报道。在大会期间,新闻中心举办了7次新闻发布会,78家新闻媒体的200余名记者参加了报道,其中,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国内媒体64家,美国、西班牙、法国、日本、加拿大、英国等境外媒体14家,共发出新闻2000余条(次),创下世界魔术大会举办以来媒体报道之最。

    2009年魔术热潮推动了中国魔术迅猛发展,体现在3个方面:

    一是提高了群众对魔术的认知度和认可度。电视和网络等现代传媒具有传播速度快、涉及面广、画面生动的特点,不同类型、风格迥异的魔术通过媒体广泛传播,极大地宣传了魔术。广大观众通过欣赏魔术节目,明白魔术道具的精准制作、科学原理的合理应用、魔术效果的巧妙构思、表演流程的逻辑处理、现场表演的娴熟手法,无一不是魔术师智慧的凝结与体现,对魔术有了一个较为全面和专业的了解。在普及魔术和提升观众欣赏水平的同时,也解除了以往一些人认为魔术就是骗人钱财的误解,对树立魔术艺术的正面形象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是推动中国魔术走向世界。在北京世界魔术大会上,中国共选拔出2个近台魔术、3个舞台大型魔术、4个手彩魔术和5个一般类魔术参赛,这是中国参加世界魔术大会历史上参赛节目数量和门类最多的一次。最终,中国青年魔术师傅琰东等人表演的《青花瓷韵》获得舞台幻术类第二名,马妍妍表演的《芭蕾牌技》获得一般类魔术第二名,这是中国魔术师参加世界魔术大会比赛获奖最多的一次,也是第一次获得舞台幻术类和一般类魔术奖项。此外,大会期间国外魔术大师的经典表演,让中国魔术师开阔了视野,找到了差距与不足,对于掌握世界魔术的创作潮流和未来走向、学习借鉴国外魔术先进的创作理念,其意义和作用都是不言而喻的。

    三是增强了打造中国魔术明星的信心和勇气。虽然中国魔术有着悠久的历史,也有魔术师在国际大赛中摘金夺银,但是长期以来,一直鲜有让人耳熟能详的名字,缺少自己的魔术明星,这也成为制约中国魔术发展的一大短板。刘谦魔术的原创性、互动性和感染力,很好地将魔术与电视相结合,在推动魔术娱乐化、商业化的同时,使刘谦魔术形成鲜明的品牌认知,刘谦也成为家喻户晓的魔术明星。刘谦的成功表明,依靠魔术一样可以打造明星,魔术师也可以和歌星、影星一样成为少男少女追逐的偶像。

    近些年来,中国杂技主题晚会一直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2009年,在这一良好发展态势得以延续的基础上,杂技艺术家又大胆创新,敢于突破,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创新主题晚会。

    主题晚会凸显“混搭”与“叙事”

    河北省文化厅等创编的《黄粱梦》,是一部以河北省地方戏曲——平调落子为核,兼容魔术、杂技、交响乐、舞蹈等其他姊妹艺术为一体的大型魔幻舞台剧。本剧以“魔幻”为名,一是因为该剧由民间神话故事《黄粱美梦》改编而成,充满魔幻色彩;二是诸多魔术在戏中的大量运用,极大地渲染魔幻气氛,增加了节目的观赏性。多种艺术手段的融合是该剧鲜明的特点。在剧中,观众不仅可以看到传统戏曲,更有魔术、咏叹调、合唱、RAP、杂技等诸多艺术品种。“混搭”不光搭得好看,而且搭出了自己的风格,将老故事演绎出了新传奇,赋予了鲜明的时代特色。

    成都军区战旗杂技团的新编杂技主题晚会《茶秀》,挖掘博大精深的中国茶文化,大胆借鉴章回体小说的结构、影视蒙太奇的表现手法,以杂技为主体,并与魔术、武术、歌剧以及戏剧、茶艺的独活绝技相融合进行创作。在编创中,大胆颠覆自我,为杂技铺陈出语境,赋予杂技一定的“叙事”功能;面对传统杂技最为忌讳的多个杂技节目混杂演出时,编创者创新求异,大胆将多个杂技节目加以组合,如《单手倒立》《柔术》与《网吊》的组合、《转毯》《手技》与魔术《变脸》的组合等,多节目、多语言、多视觉、多场景的演绎繁而不乱、多而不杂,而且最终的审美形式还是落在了高难的技巧之上。敢于违今背典,最终成就了这一台优秀剧目,并应邀在上海世博会期间参加展演。

    纵观这些创作成果的优秀剧目,我们可以得知:在娱乐媒体多样化、观众需求多元化的今天,只有这种大胆的突破创新,多时空、多点式的表演才更可能占领市场,从而在激烈竞争的演出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滑稽艺术是中国杂技艺术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是多年来,中国滑稽艺术的发展严重滞后于中国杂技的整体发展水平,在杂技晚会中,滑稽艺术逐渐被边缘化,成为可有可无的角色。从业人员少,创作队伍萎缩,使中国滑稽艺术陷入窘境,但2009年这一情况有所改观。

    滑稽艺术力解“边缘化”窘境

    2009年9月26日,由中国杂协、江苏省文联主办的美式滑稽培训班在南京举办。来自全国10个省区市杂技团的27名学员,在美国旧金山马戏中心滑稽表演艺术家戴耶、兰尼、乔纳的精心教授下,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培训学习。学员们在老师的帮助下完成了杂技技巧和滑稽元素的结合,并融会贯通使之合理协调。通过与老师沟通交流,学员们的奇思妙想被源源不断地挖掘出来,角色把握能力和创作技能有了明显进步。在10月31日召开的第12届中国吴桥杂技艺术节上,4名来自滑稽培训班的小丑携带他们自编、自导、自演的滑稽节目精彩亮相,成为该杂技节举办22年来,首次出现在赛场上的中国小丑。新一代的中国滑稽艺术新星正在冉冉升起。

中国音乐专刊
中国舞蹈专刊
中国民间文艺专刊
中国书法学报专刊
重大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