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学术性地揭示民间文化的特性和意义,树立文化自信,坚持文化个性,尊重民俗主体,避免长官意志,把民众的主体性、现实境遇和要求切实地考虑进来,真正把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变成一项发自民众又服务于民众的事业。
2009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大喜大庆之年,也是国际金融危机继续蔓延使我国经济面临重大挑战与考验之年。中国民间文艺事业充分发挥提振信心、和谐社会、活跃市场、丰富生活的积极作用,在营造生动活泼的社会氛围、繁荣文艺创作、激发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的活力、传承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方面,取得了可圈可点的业绩。
节日是民间文艺传承之根基
节日是民间文艺呈现展示的舞台和生存传承的根基。清明、端午、中秋列为法定假日,不仅是国家假日制度的重大调整,也是民间文艺发展的空前机遇。在中宣部、中央文明办的倡导下,“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蓬勃开展,对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丰富文化生活、拉动节日经济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2009年,我们迎来了最富传统年味的春节,各地传统与新兴的春节庙会一派红火。郑州商都民俗庙会、上海传统庙会、北京各大公园庙会、南京夫子庙会、福州南后街庙会、厦门海峡春节焰火晚会、河北正定大庙会、山西太原龙城庙会、深圳印象中国狂欢、湖北武当山庙会、长春“寻找年味大庙会”、长沙“九州庙会”、张家界“狂欢张家界”、合肥三河古镇民艺节、陕西三原花馍节、天津“万民赛灯会”、浙江桐庐千人腰鼓会、四川绵竹年画节、河南浚县古庙会等等,既有传统内容,又有时代新风;既有民俗规制,又有创新发展;既有娱乐狂欢,又有节日市场、假日经济。据不完全统计,2009年从大年三十至正月初六,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00亿元,比上一年同期增长13.8%,实现旅游收入509.3亿元,增长23.6%。全球金融危机阴影下发生的经济奇迹,是我国成功应对危机一揽子政策措施的结果,这其中包含了传统节日文化的突出贡献。
2009年的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期间,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组织全国民间文艺工作者在陕西咸阳举办了全国花馍艺术节,在山西介休绵山举办了第二届中国清明寒食文化论坛,在广东东莞石楼举办了全国龙舟文化节及端午文化论坛,在湖北咸宁咸安举办了嫦娥文化论坛。这些活动,发掘与展示了独特的地域节日文化,研讨了节日文化现代转型的重大学术问题,推进了“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的深入持久展开,在全国产生了以点带面的辐射效应。
“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的广泛开展,进一步强化了节日的全民性、参与性,使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节日旅游、节日经济、节日市场进一步活跃,也使越来越多的优秀节日传统和独特文化振衰起颓、大放异彩,节日中蕴含的和谐、欢乐、喜庆、慎终追远、缅怀先贤、热爱自然、传统美德等得到弘扬和传承。
民间文艺须融入当代生活
在普天同庆中华人民共和国60华诞之际,中国民间文艺界在2009年也展示了各民族民间文艺的繁荣景象和辉煌业绩,装点了文艺百花园。
中国文联、中国民协于2009年11月在北京举办了“缤纷中国——中国民族民间服饰文化展”,展览囊括了56个民族最具代表性的服饰作品。其中,“缤纷技艺”板块展示精美民族民间服饰及其制作工艺,“缤纷服饰”板块展示各民族服饰的丰富意蕴、色彩、款式及其文化,“缤纷成果”板块展示各民族民间服饰文化的抢救、保护成果,“缤纷艺术”板块展示民间艺术创作作品。展览以传承人现场演示、珍贵服饰陈列、服饰歌舞现场表演、服饰习俗展现与解读、服饰影像展映、现代时装民族风走秀等全新展示方式,吸引了大批观众前来参观。展览充分展现了中华服饰文化的多样性与丰富性,折射出各民族服饰文化的深厚内涵以及蕴藏其中的民族精神,从而进一步反映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共同发展的伟大现实与辉煌成就。
在国庆节期间,中国民间文艺界还在江西婺源举办了全国鼓舞鼓乐展演。来自新疆、云南、贵州、江西、湖南、山西、河南等20余个省区市的民族民间表演队带来了民间鼓舞鼓乐,展示了手鼓、腰鼓、木鼓、铜鼓、花鼓、盘鼓、锣鼓等多姿多彩的鼓文化。鼓乐喧天,鼓舞蹁跹,表达了全国人民欢欣鼓舞的喜悦心情。
国庆期间另一项民间文艺盛事——第九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颁奖晚会在浙江宁波举行。本届山花奖共分民间表演艺术奖、民间文艺学术著作奖、民间文学作品奖、民间工艺美术作品奖、民间文艺成就奖、民俗影像作品奖等,获奖项目达百余项。民间表演艺术类获奖作品最突出的特点是多民族性、多地域性,有以原生态取胜者,也有以继承创新俱佳取胜者。民间文艺学术著作奖有一批重大学术成果获奖。《中国民俗史》是著名学者钟敬文先生领衔、历时十余年完成的填补学术史空白的大部头学术著作,《中原文化大典·民俗典》《浙江民间故事史》《中国花儿通论》等是地域民俗、专题研究的重要成果,《空间、自我与社会:天桥街头艺人的生成与系谱》《土家织锦》《中国民俗文化志·门头沟卷》是民间文化调研的具体成果。民间文学作品奖中的《喀左·东蒙民间故事集》(12卷)以汉语、蒙古语对照,具有双重的文化价值,《陆瑞英民间故事歌谣集》耗时数十年记录与整理,文本呈现全面、科学、经典的特点。民间工艺美术作品则凝聚着民间手工艺术的精华,题材丰富多样,技艺鬼斧神工,显示出民间匠人的巨大创作能力。民俗影像获奖作品体现了影像在记录、呈现民俗文化中的独特价值,是艺术性、观赏性、思想性统一的精品力作。
确保民间文艺的本真之美
2009年,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取得一批重大文化成果,中国的抢救经验受到国际学术界关注。中国学者时不我待地抢救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在其中发现问题,研究难点,破解难题,总结田野经验,关注保护问题,创新保护方法。
5月12日,在纪念汶川大地震一周年之际,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推出了一批重要抢救成果。例如《羌族口头遗产集成》,包括神话传说卷、史诗长诗卷、民间故事卷、民间歌谣卷,共计200余万字。这些散落的珍贵资料重新聚集,使遭受地震重创的羌族口头文学有了完整的档案,代表了当代羌族口头文学搜集整理的最新和最高成就。《濒危羌文化》则是全面调查羌文化震后受损情况并提出拯救对策的现场报告。《中国木版年画集·绵竹卷》为受灾的四川绵竹年画留下了震前的全记录。这些成果都被及时捐赠给灾区,对灾区文化的恢复重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6月9日中国文化遗产日之际,中、日、韩三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在天津召开了“田野的经验——中日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论坛”。三国学者交流了各国最新的保护措施、技术、方法、成果。中国的经验与成就引起日、韩学者的极大兴趣和高度评价。三国学者还达成了抢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术共识,包括:田野调查与记录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第一要义;田野需要理论,理论要指导田野;要以科学的方法与多样化的方法保护文化的多样性;在国际化、全球化、高科技化的时代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记录与存储传播要及时实现技术高端化;积极把握田野记录从学术性向保护性转向的学术方向。
2009年,民间文艺界专家学者还特别关注到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一些值得忧虑的现象,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
比如,非遗项目被盲目改造变形。一些地方唯恐当地的民俗歌舞太土或不美,添枝加叶,乡、县、省层层改造改编,到北京展示时已面目全非。苗舞成了霹雳舞,侗歌成了美声唱法,民间剪纸变成现代美术,木雕成了机器作业,木版年画改为丝网印刷等等。比如,商业化催生民俗变味,非遗成了旅游经济的工具,不问时间、地点和遗产性质,一味在景区搬演非遗项目,过度开发,民俗的虔敬和本真之美荡然无存。
为此,要学术性地揭示民间文化的特性和意义,树立文化自信,坚持文化个性,尊重民俗主体,避免长官意志,把民众的主体性、现实境遇和要求切实地考虑进来,真正把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变成一项发自民众又服务于民众的事业。
可喜的是,2009年里,更加具备学术理性的更大范围的全民性抢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运动也在强力推进。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法国电影学院(北京)、新浪网等联合主办了用影像记录民间文化遗产的“记录正在消逝的文化”活动,受到网民的热捧,一大批具有发现性、抢救性、保护性、艺术性的DV作品在网上热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还与国家教委大学生在线网站联合举办了“我发现、我记录、我传承”的大学生寒暑假文化行动。山东省诸城市民协开展了中学生假期采写民间口传文学遗产活动,万余名中小学生足迹到达全市村村户户,获得6000余份有效记录。全国众多的中小学校开始尝试将本地优秀民间文艺编成乡土文化教材,让青少年学习、实践、传承优秀文化遗产。专家学者也及时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中小学教育势在必行。
申遗与非遗研究齐头并进
2009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批准了第四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中国25个项目入选,总数已达29个,居世界各国之首。新一批入选的代表作包括传统桑蚕丝织技艺、南音、云锦织造技艺、宣纸传统制作技艺、侗族大歌、粤剧、格萨(斯)尔、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热贡艺术、藏戏、玛纳斯、花儿、西安鼓乐、朝鲜族农乐舞、书法、篆刻、剪纸、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端午节、妈祖信仰、雕版印刷技艺、呼麦,以及列为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羌年、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我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数量的增加,以及我国保护工作的迅速升温,使中国经验在国际上广受关注。我国已形成了纵向四级、横向各门类各部类联合的统一协调保护机制,形成了由代表作、传承人、生态区、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研究中心、学术中心、传承基地、教育基地构成的保护格局。
中国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国,全社会非遗热潮此起彼伏。在某种意义上,2009年也可以说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年。除了非遗申报获得重大进展外,本年度还有几件大事:15部委联合在北京举办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根与魂——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和“国风——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场演出”轰动台湾,广东与东盟开展非遗保护传承交流,西藏举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汇演以庆祝第二个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全国完成首次非遗普查,中国民族民间十大文艺集成志书全部近300卷完成出版,第二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论坛成功举办等等,为非遗热潮推波助澜。
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研究也同步跟进,各种专题学术讨论会、国际学术交流频繁举行,各大报刊纷纷设立专刊、专栏,国内重要学术期刊发表了大批学术论文,总量达数百篇。虽然学术研究中学术标准尚未统一、学术话语歧见叠出、学术概念阴差阳错、学科依据各执一词,显示出非遗学科的草创性、初始性和不成熟性,但发展势头强劲,参与人员众多,展现了生机勃勃的景象。
2009年中国民间文艺取得不俗成绩的同时,仍然面临许多突出问题:民间文化的消失和消亡依然在继续,保护性破坏、建设性破坏的新情况新问题也日益凸显,专业知识普及程度低、专业人才匮乏现象十分突出,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在理论与实践层面都有待深入把握,政府、专家、社会形成合力的有效机制尚未建构,民间文化资源、文化市场、文化产业有机整合的成功经验尚不多见,民间文艺学研究空白尚多等等。民间文艺界任重道远,还需努力再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