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演历史的活剧——2009年中国戏剧述评
http://www.cflac.org.cn    2010-11-05    作者:黎继德    来源:中国艺术报

    献礼演出是2009年贯穿全年的戏剧主题,而无论是哪种主题的献礼,能够你方唱罢我登场热闹经年,当然离不开丰富而优质的戏剧创作。再现历史,缅怀革命;关注社会,反映时代;探讨人性,剖析人生……中国戏剧工作者以种类齐全、题材多样的创作为中国戏剧的2010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09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也是中国文联、中国剧协成立60周年。在这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年里,献礼演出成为贯穿全年的戏剧主题。中宣部、文化部举行了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献礼演出,110台优秀剧(节)目演出400余场,观众达30余万。文化部3月举行了第六届全国儿童剧优秀剧目展演,21台剧目参演;5-6月举行了第四届昆剧艺术节和“向祖国汇报——第三届全国地方戏优秀剧目展演”,13台昆剧和45台地方戏分别亮相。解放军总政治部5-10月举行了第九届全军文艺汇演,上演了49台剧(节)目。11-12月,中国剧协在厦门举办了第11届中国戏剧节,共有大陆、台湾的28台剧目参演。此外,各地也举行了不同类型的献礼演出,如北京曲剧优秀剧目演出季、第五届中国黄梅戏戏剧节、首届中国曲剧节。这些演出,名家云集,精品荟萃,种类齐全,观众参与踊跃,形成了规模宏大的献礼热潮,既表达了戏剧工作者的赤子之心,也展示了戏剧创作的丰硕成果。    

    好作品传达时代

    涌现出了一批描写革命历史题材和当代重大题材的优秀作品。总政话剧团的政论体话剧《毛泽东在西柏坡的遐想》描写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的思考、心境和情感,时古时今,时中时外,大开大合,大智大情,堪比前苏联名剧《前进!前进!前进!》。总政歌剧团根据茅盾文学奖获奖小说《我在天堂等你》改编的歌剧《太阳雪》,描写一支女兵运输队进军西藏的艰辛过程、崇高精神和动人爱情,充满了英雄主义气息和浪漫主义色彩,尤其在音乐上将原生态、流行、民族、美声多声种混为一体,在歌剧音乐创作方面进行了成功的尝试。安徽省话剧团的《万世根本》描写小岗村包产到户的农村改革,以厚重的思想分量和精湛的艺术质量触动人心。浙江绍剧团的《生命的飞翔》用古老剧种演绎邱光华机组的英雄事迹,锐意出新,反响强烈。此外,话剧《红星照耀中国》《红帆》《小萝卜头》《英雄战士》,越剧《红色浪漫》,闽剧《别妻书》,黄梅戏《徐锡麟》,豫剧《天雪》,音乐剧《未来组合2008》《一路寻找》,音乐舞蹈诗剧《5·12——不能忘却的记忆》等,或描写领袖人物,或描写革命志士,或描写解放战争,或描写抗震救灾,均激动人心,可圈可点。

    涌现出了一批关注社会、关注时代的优秀作品。苏州市滑稽剧团的《顾家姆妈》通过一个人平凡的一生抒写了人间的真善美,以小见大,举重若轻。齐齐哈尔话剧团的《风刮卜奎》通过一家人的坎坷命运折射出新旧社会的变迁,内涵厚重,风味独特。重庆万州歌舞团的《三峡人家》通过一群人的日常生活描写了平民百姓的草根情怀,麻辣爽口,清香扑鼻。河南省话剧院的《宣和画院》通过一个画院的变化凸显了新旧文化的激烈冲突,直面当下,发人深思。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的秦腔《大树西迁》通过一所高校的西迁历史,刻画了知识分子的情感命运,老树新花,古调今弹。石家庄市河北梆子剧团的《女人九香》通过一个女人的当家风波,描写了农村传统意识的改变,清新活泼,机 趣盎然。武汉话剧院的《古丢丢》和中国福利会儿童艺术剧院的《灿烂的阳光》,通过一个或一群智障儿童自我超越的故事,反映了弱势群体的教育问题,角度独特,感人至深。

    涌现出了一批探讨人性、剖析人生的优秀作品。北京人艺的话剧《知己》描写三位古代知识分子的友情,揭露了人性的弱点,歌颂了人性的光辉,一咏三叹,入木三分,为近年来少见的力作。北京人艺的另一出话剧《窝头会馆》通过北京南城一个破落院落里几户人家的恩恩怨怨,描写了人在金钱面前的异化,揭示了人的生存困境和精神困境,幽深冷峻,沉雄厚重,是难得一见的佳作。北京蓬蒿剧场演出的话剧《赛纳河少女的面模》以诗人冯至内心独白的形式,抒发了美好的情怀,批判了人性的丑恶,哲思邈邈,诗意葱葱。    

    荣誉与困境并存

    2009年举行了一系列重大戏剧奖项的评选。除了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奖、第三届中国戏剧奖·小戏小品奖之外,值得提及的是文化部优秀保留剧目的评选和第二届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第24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的评选。前者强调剧目立得住、传得开、留得下,因而以演出场次为重要标准,评选出改革开放30年来的优秀保留剧(节)目18台,具有导向性和示范性;后者改变了评奖机制,首次增加了现场决赛的环节,使梅花奖评选更加激烈、更加透明。此外,中国戏剧梅花奖艺术团10月成功出访美国,扩大了中国戏剧的世界影响,是对外民间文化交流的新成果。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2009年度第二届北京青年戏剧节。该节由北京市文联、中国国家话剧院、北京市剧协联合主办,从9月8日至27日在北京蜂巢剧场、东方先锋剧场、人艺实验剧场等10个剧场空间上演了22个剧目,举办了多场剧本朗读会、戏剧论坛、戏剧音乐会和戏剧展,数万青年观众走进剧场观看演出和参加活动。该节是继大学生戏剧节之后创办的以青年为主的戏剧节,不仅先后推出了邵泽辉、黄盈、赵淼、白爱莲等一批青年编导,培养了大批青年戏剧爱好者,为中国的戏剧注入了新的活力。

    2009年的戏剧创作取得了相当的成绩,同时仍然存在问题。当前,中国戏剧的健康发展需要做到“六个进一步重视”。一是进一步重视剧本创作。目前剧本创作现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创作队伍严重萎缩,编剧人才青黄不接,部分省市已没有专业编剧;剧本创作缺少资金、缺少机会、缺少扶持、缺少保障。2009年8月,中国剧协在北戴河举办了全国剧本创作和剧作家信息交流会,10月在常州举办了中国剧协首期编剧读书班,就是加强剧本创作的具体举措。希望将来加大政策和资金的力度,提高编剧的社会地位,保障编剧的各种权益。二是进一步重视农民戏剧。长期以来,我们对农民戏剧缺乏认识、缺乏扶持、缺乏引导、缺乏管理,许多地方的农民剧团、农民戏剧正逐渐消失,这将危及戏剧(尤其是戏曲)生长的土壤,也不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建设。希望继续推进“百县千乡农民剧团”工程,适时举办全国性农民戏剧节。三是进一步重视大众戏剧。大众戏剧包括校园戏剧、社区戏剧、企业戏剧、民间职业剧团等范畴。建立各种机制,扶植各类剧团,促进戏剧市场的有序发展,是戏剧生态建设的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四是进一步重视少数民族戏剧。少数民族戏剧是中国戏剧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加强对少数民族戏剧的扶持和研究,这对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五是进一步重视戏剧理论评论。要加强戏剧理论研究,提高戏剧评论水平。对戏剧理论要创新,对戏剧评论要“打假”。六是进一步重视戏剧国际交流。积极贯彻“请进来,走出去”的方针,不仅派团出访和邀请访华演出,还要更多地举办国际性的戏剧节、戏剧奖和会议,进一步扩大中国戏剧的世界影响,提高中国戏剧的国际地位。